前言
美國福特公司都無力挽救的汽車企業,一家剛剛嶄露頭角的中國車企真的能扭轉乾坤嗎?
2010年,吉利放出豪言壯語,決心不惜一切代價收購美國沃爾沃汽車公司。
當時,美國正經歷嚴重的經濟危機,沃爾沃也經歷了多次股權變更,陷入經營困境。
相比之下,吉利與這個擁有百年歷史的豪華品牌相比,顯得微不足道。
外界紛紛質疑,認為這是“小蝦米想吃大魚”,李書福自嘲說這是“農村小伙子想娶國際明星”。
盡管外界冷嘲熱諷,李書福還是背負了120億的巨額債務,成功啃下了這塊硬骨頭。
多年過去,這場大膽的賭注,李書福是贏是輸?沃爾沃又為他帶來了多少回報呢?
一、舉債豪賭
當2010年傳出李書福通過舉債湊齊120億元巨資,用于收購福特旗下的沃爾沃汽車公司時,幾乎所有人都覺得不可思議。
畢竟,李書福確實目光長遠,在1997年創立了中國首家民營汽車企業——吉利汽車集團,并在當時國內汽車產業中嶄露頭角。
然而,對于2010年的吉利而言,120億的收購資金仍然是一個天文數字。
為了完成這筆交易,李書福幾乎是傾盡全力。
從大慶到上海嘉定,再到民間借貸,從幾億到幾十億,吉利背上了沉重的債務負擔,但收購款依然有缺口。
甚至在國內借無可借的情況下,李書福還創造性地向福特借款兩億美元。
沒錯,收購福特旗下沃爾沃的資金中,部分竟然是從福特那里借來的。
最終,李書福東拼西湊,終于湊足了120億的收購資金。
那么,如果這次豪賭失敗,等待李書福的是什么呢?
后果不堪設想,多年的努力可能化為泡影,自己也會身敗名裂,背上天價債務,甚至永遠無法翻身。
不要以為收購外國現成的公司就能規避風險,事實上,這有時會更糟糕。
比如,上汽曾用40億元人民幣收購韓國雙龍40%的股權,但由于未能處理好工會關系和市場問題,這筆投資打了水漂。
還有北汽,花了40億買到了被淘汰的車型文件,教訓慘痛。
既然已有這么多前車之鑒,李書福為何還敢冒這么大風險呢?
二、孤勇逆行
按理說,李書福成功收購沃爾沃,標志著中國汽車產業終于擁有了自己的世界級品牌,應該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談成這筆生意后,國內輿論普遍不看好李書福。
原因很簡單:當時的沃爾沃已經日薄西山,連福特都沒能讓它起死回生,轉手賣給中國。
在這種情況下,人們自然對李書福的決定持懷疑態度。
難道你能比福特更厲害嗎?
其次,吉利能否等到盈利的那一天?
要知道,在收購沃爾沃之前,吉利雖然是中國排名前十的汽車品牌,但每年凈利潤不到九億元。
福特要價60億美元(當時折合人民幣約為400多億元),對吉利來說簡直是蛇吞象。
簡單計算一下,吉利需要四五十年才能賺回這筆錢。
再加上市場的不確定性和其他潛在風險,吉利的這次收購顯得過于冒險。
事實上,情況確實如此。
屋漏偏逢連夜雨,剛湊足巨款買下沃爾沃后,李書福就被告上法庭,因為吉利早期模仿其他品牌的設計,如日本豐田。
由此可以想象,當時李書福和吉利面臨的壓力有多大。
面對重重困境,李書福該如何破局呢?
三、風雨過后
或許大家不知道,家境普通的李書福能有今天的成就,靠的就是一股不服輸的精神。
經過五次創業,李書福遇到了不少危機,但他越挫越勇,一次次咬牙挺了過來。
這一次也不例外,面對無數質疑和現實危機,李書福保持冷靜,繼續推行雙品牌戰略。
即,吉利是吉利,沃爾沃是沃爾沃,兩者不是父子關系,而是相互扶持的兄弟關系。
這一決策證明是正確的。
他利用沃爾沃在歐洲的資源,成立了吉利在歐洲的首個研發中心,就近利用歐洲先進的技術和人才。
同時,李書福也沒有忽視國內人才培養。
2012年,他投資建立了湖南吉利汽車職業技術學院,為公司發展做長遠打算。
此外,李書福敏銳把握時代脈搏,早早布局新能源電動汽車領域。
吉利聯手康迪電動集團和新大洋,投入十億人民幣進軍電動車行業。
靠著長遠的眼光和精準的戰略,吉利在李書福的帶領下逐步走出困境,迎來了真正的騰飛!
首先被盤活的是沃爾沃。
事實證明,中國人在經商方面并不遜色于美國人,福特沒能搞活的沃爾沃在李書福手中煥發新生。
2022年6月,曾經瀕臨破產的沃爾沃市值飆升至197.9億美元,遠超當初的收購價!
隨著沃爾沃的重生,吉利也借助其引進的先進技術和渠道,逐漸打開國際市場。
此后,李書福不斷抓住機會,收購成熟汽車品牌。
十幾年過去,如今的吉利已今非昔比。
截至目前,該集團擁有倫敦電動汽車、荷馬、銘泰等諸多國際名牌。
連續11年進入世界500強,員工超過12萬,資產突破5100億元。
與15年前相比,吉利到底賺了多少?大家可以算一算。
曾經只能在中國汽車產業中排名前十的吉利,如今已成為全球汽車品牌排名前十中唯一一個中國品牌!
可以說,吉利已經成為中國國產汽車品牌的標桿,其背后的故事再次證明了中國人不比外國人差。
外國人做不到的事情,中國人未必做不成!
結語
雖然李書福的成功之路難以復制,但他的傳奇經歷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借鑒經驗,也是中國國民汽車企業由弱到強的見證。
本文信息來源:
- 【1】新華網,2009-12-25,“李書?;貞獮楹我召徫譅栁?讓中國車走遍世界”.
- 【2】界面新聞,2018-01-05,“外媒聚焦吉利入股沃爾沃集團 吉利的交易與中國的雄心”.
- 【3】中國新聞網,2013-03-26,“與康迪合資 吉利正式染指電動車領域”.
- 【4】證券時報網,“李書福談收購沃爾沃、入股戴姆勒…核心技術用錢買不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