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倦長更,披衣出戶行”。這句詩詞記載了南唐后主李煜對失眠的無奈和惆悵,可見,失眠問題從古至今都困擾著我們。
小編推薦了四個養生穴位,平時常按一按,可緩解失眠。
神門穴
神門穴位于手腕內側,腕橫紋上方,尺骨頭與橈骨頭之間的凹陷處。
用拇指指腹按壓神門穴,力度適中,保持1~2分鐘,每天可以重復按摩幾次,感受到輕微的酸脹感為宜。
神門穴是心經的原穴,具有安神定志、寧心除煩的作用。
百會穴
百會穴位于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點處。
用手掌進行按摩,每次順時針方向和逆時針方向各按摩50圈,每日2~3次。
百會穴有“百脈之會”之稱,連貫周身經絡穴位,平衡人體陰陽,是防治失眠的必選穴位之一。
內關穴
內關穴在前臂前側,腕掌側遠端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拇指按壓內關穴,保持按壓1~2分鐘。每天早晚各一次。
內關穴是心包經穴位,常用于治療心臟、胸腹及情志等方面的疾病,有很好的寧心安神、調和脾胃、活血通絡之功。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在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
用拇指指腹按壓足三里穴,每天2-3分鐘。
“胃不和則臥不安”,人能否安睡與胃的健康與否密切相關,臨床上很多人胃口差,燒心反酸,胃脹,同時會伴有入睡困難,這時應該注意保養自己的脾胃,在治療失眠的穴位選取上也是考慮到這一點。
足三里穴有補脾和胃、調補氣血的作用。
參考資料:
[1]楊寶.失眠,別忘了神門穴.家庭醫藥(快樂養生),2009,12
[2]伏新順.按揉內關穴可降伏多種病痛.中國中醫藥報/2010年/1月/6日/第004版
[3]曾沛瑜.手上有6個養生穴.家庭醫藥, Home Medicine,2014,0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