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它秒變猛男,曾是無數中年男人夢中情衣的安德瑪瞬間不香了。
甚至有網友吐槽說“穿上它不但沒有了男人味,反而讓人覺得爹味十足”。
十年前的健身房,幾乎每個揮汗如雨的“猛男”身上都有一件安德瑪的速干衣。
這個以“硬漢鎧甲”自居的品牌,曾讓無數中年男人心甘情愿掏空錢包。
穿上它,仿佛能瞬間化身美國隊長,肌肉線條在緊身衣的包裹下若隱若現,連去菜市場買菜都自帶一股“健身房霸主”的氣場。
然而時過境遷,如今的安德瑪卻成了網友口中的“智商稅”。
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品牌凈虧損超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億元),總營收同比暴跌,連最忠實的中年男粉也開始動搖:“它怎么突然就不香了?”
從“硬漢鎧甲”到“老頭樂”
1996年,前美式橄欖球運動員凱文·普蘭克(Kevin Plank)因為受不了棉質運動衣吸汗后“重如沙袋”的糟糕體驗,創立了安德瑪。
他用一款速干緊身衣“The Shorty”橫掃市場,讓運動員們第一次感受到運動時衣服也能呼吸。
2005年上市后,安德瑪更是勢如破竹,靠著“科技感、專業性能”的標簽,硬生生在耐克和阿迪達斯的夾縫中殺出一條血路。
NBA球星庫里穿著安德瑪球鞋奪冠的照片,一度被印在品牌宣傳冊的首頁,連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都被拍到腳踩安德瑪運動鞋慢跑,徹底點燃了中年男人們的崇拜之情。
那時的安德瑪,是“猛男”的標配,一件基礎款速干衣動輒上千元,但男人們依舊趨之若鶩,畢竟,誰能拒絕“穿上就是健身房最靚的仔”這種誘惑?
有網友回憶:“當年攢了三個月工資買了一件安德瑪,去相親時女方盯著我胸口反光的logo看了整整五分鐘。”
也就是這樣一件被無數男人追捧的神衣,為何走到了被嫌棄的地步。
降價、打折、甩賣
然而,安德瑪的“硬漢神話”在近幾年迅速崩塌,為了清庫存,品牌開始瘋狂打折。
天貓旗艦店掛出“不止4折”的標語,線下奧萊店更是低至三折,曾經標價899元的經典款速干衣,如今88元就能拿下。
一位常逛折扣店的中年消費者吐槽:“以前穿安德瑪出門,別人覺得你是精英,現在穿出去,像極了健身房推銷年卡的教練。”
降價雖拉攏了一波“撿便宜”的顧客,卻徹底動搖了品牌的根基,原本以“中高端專業運動品牌”自居的安德瑪,漸漸淪落為“超市大賣場貨架常客”。
更尷尬的是,價格一降,質量問題也藏不住了,社交媒體上,無數消費者曬出剛買不久的安德瑪T恤,領口變形、logo脫落、線頭亂飛。
“花兩百塊買的衣服,洗一次就垮成抹布,這哪是鎧甲,分明是皇帝的新衣!”一位網友的諷刺評論獲得上萬點贊。
難道“猛男”老了,安德瑪也老了?
安德瑪的困境,在某種程度上和它的核心用戶群有一定的關系。
當年那群為庫里同款球鞋瘋狂的年輕人,如今已步入中年,身材發福,去健身房的頻率從一周五次變成一年五次。
他們依然愛安德瑪,但理由早已變了味,一位45歲的消費者坦言:“現在買它,純粹因為版型夠寬松,能遮肚子。”
而現在的年輕人追求的是李寧安踏,阿迪,他們對安德瑪一點興趣都沒有,就算是去買,也是為自己的父親或者爺爺買的。
他們嫌棄安德瑪的設計“土味十足”,面料“硬得像砂紙”,轉而投向lululemon的瑜伽褲或Hoka的潮鞋。
甚至有人調侃:“穿安德瑪的唯一好處,就是去公園和大爺撞衫時,能迅速找到共同話題。”
面對這樣的困境,安德瑪并沒有坐以待斃,他們也試圖轉型,但最終卻屢屢碰壁。
就算簽約流量明星、推出女裝系列、聯名時尚設計師……一頓操作猛如虎,結果銷量原地杵。
2023年,安德瑪因女裝設計過于硬核被吐槽“猛男跨界賣女裝,比鋼鐵直男涂口紅還違和”。
更致命的是,頻繁的CEO換帥讓戰略方向一片混亂,創始人凱文·普蘭克在2023年被迫重掌大權時,留給他的只剩一堆滯銷庫存和一群猶豫要不要“脫粉”的中年男人。
安德瑪跌落神壇,還有另外一個主要原因。
不是男人變心了,是你質量太扎心
如果說設計落伍還能用“經典永不過時”來挽尊,那么頻繁曝光的質量問題,則直接擊穿了消費者的底線。
2023年,安德瑪因生產不合格產品被上海市監局罰款45萬元,沒想到兩個月后,又因同樣問題再罰30萬元。
社交媒體上,“安德瑪投訴”話題下聚集了大量憤怒的消費者,—起球的運動褲、開膠的跑鞋、洗一次就褪色的緊身衣,每一件都是“猛男夢碎”的證據。
一位健身教練的經歷頗具代表性:“去年買了件安德瑪外套,第一次穿去帶學員,腋下直接裂了個大口子。學員憋著笑問我是不是改行演乞丐了。”
更扎心的是,當這些中年男人試圖找客服維權時,得到的回復往往是“建議您自行縫補”或“已過退換期”。
曾經的信仰,成了甩不掉的包袱。救場如救火,但救命稻草在哪?
面對頹勢,創始人凱文·普蘭克祭出“三板斧”:減少折扣、聚焦男裝、押注亞太市場。
然而,這些策略在消費者眼中卻充滿矛盾,既要維護高端形象,又指望靠降價沖銷量;一邊喊著“重回專業運動”,一邊又眼饞休閑時尚的蛋糕。
有業內人士尖銳評價:“安德瑪就像個中年危機的男人,既舍不得年輕時的輝煌,又學不會討好新時代。”
而在中國,這個被寄予厚望的市場,安德瑪的處境更加尷尬。
本土品牌安踏、李寧憑借國潮設計和高性價比瘋狂圈粉,lululemon靠“中產瑜伽風”穩占女性市場。
連曾經的“小弟”鴻星爾克都因捐款事件逆襲成網紅,反觀安德瑪,既放不下身段做真正的平價產品,又拿不出讓人眼前一亮的設計,最終卡在“上不去下不來”的尷尬位置。
如今的安德瑪,像極了它最忠實的用戶群,曾經意氣風發,如今在生活的夾縫中勉強維持體面。
或許,品牌和它的用戶都在等待一個奇跡,就像某位消費者在論壇里寫的:“我還是希望安德瑪能翻身。畢竟,衣柜里那些舊衣服提醒著我,誰沒年輕過呢?”
而市場給出的答案,可能比任何情懷都殘酷,當“智商稅”的標簽一旦貼上,再想撕下來,需要的不僅是時間,更是一場徹底的自我革命。
如果是你,你會安德瑪的衣服嗎?你覺得安德瑪還有翻身的機會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