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抗癌協會中西醫整合腫瘤學專委會創始主任委員,中西整合控瘤新藥專委會主任委員,杭州師范大學藥學院、溫州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學術院長謝恬教授當選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
據了解,英國皇家化學會(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簡稱RSC)成立于1841年,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化學學術團體,同時也是最具影響力的國際權威學術機構之一。根據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推薦,該學會每年遴選出在化學領域作出杰出貢獻的科學家、對化學領域產生重大影響的其他領域科學家,或對化學界作出重大貢獻的杰出人士,授予其會士稱號。
RSC會士的評選標準極為嚴格,候選人需要在化學科學領域取得卓越的學術成就,并對化學學科的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目前,全球RSC會士人數僅約1500人。“收到證書的時候才知道這個消息,覺得很榮幸。”謝恬教授表示,這不僅是對他個人科研成就的肯定,也彰顯了中國科學家在國際化學領域日益提升的影響力。
“因為父母身體不是很好,所以從小就下決心要學醫。”謝恬教授出生于我縣桐琴鎮,1978年全國高考恢復后,他參加了高考,并取得了武義一中應屆考生第一名的好成績。40多年來,謝恬教授團隊致力于中西醫結合防治腫瘤新藥研發,瀕危珍稀中藥鐵皮石斛和霍山石斛等人工繁育技術與生態栽培,“浙八味”創新藥物研發、綠色化學、脂質體納米制劑、治未病與健康管理等醫教研與轉化工作。
而謝恬教授
能夠當選RSC會士
離不開多年來
他在醫藥領域的辛苦耕耘
卓越的學術成就
謝恬教授在天然藥物研發、藥物化學、綠色化學及中西醫結合腫瘤學等領域的研究成果具有國際影響力,多項研究填補了國內外空白。
創新藥物研發與轉化
謝恬團隊創新提出中西醫結合“分子配伍”理論研發新藥,帶領團隊從“浙八味”中藥溫郁金成功研發原創抗癌新藥欖香烯脂質體(欖香烯乳狀注射液、欖香烯口服乳)等,欖香烯脂質體是全球首個分子配伍抗癌新藥,全球首個產業化的脂質體納米制劑,全球首個僅含碳氫元素的新藥,顛覆了藥物化學等教科書“無氮氧不成藥”的觀念。
國際學術影響力
謝恬團隊的研究成果在國際頂級期刊上發表,并多次受邀在國際學術會議上作報告,h-index 54,i10-index 178,總被引次數11700多次,提升了中國科學家在全球化學與醫藥學界的地位。
跨學科交叉研究
謝恬教授的研究不僅限于化學領域,還涉及藥學、中藥學、生物學、醫學及中西醫結合等學科,體現了跨學科交叉研究的卓越能力。
此外,作為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岐黃學者,謝恬教授還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項、中國發明專利金獎2項、教育部高校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3項,榮獲何梁何利科技獎、吳階平醫藥創新獎、樹蘭醫學獎、中國藥學發展獎創新藥物突出成就獎、杭州市科技創新特別貢獻獎等榮譽。
作為杭師大藥學院院長,為了給青年科教研人員創造更好的工作環境,謝教授還把歷次獲獎的獎金全部捐獻給了團隊的老師和學生們,并在母校武義一中設立了以父母名字命名的“華寶若蘭助學獎學金”,鼓勵青年后輩在科研道路上奮發有為。“現在團隊里有一個博士生是武義人,也是畢業于武義一中。”謝教授說,武義的學生讓他很有親切感,也歡迎更多志同道合的武義學子加入到自己的團隊中。
“生命科學的研究是無止境的,沒有辛勤付出就沒有成功。”謝教授介紹,做實驗沒有朝九晚五的作息規律,在杭師大藥學院,團隊成員沒有節假日,沒有周末,晚上實驗室都是燈火通明,“新藥研發可以造福老百姓,既要付出腦力,又要付出體力。”
因此,謝教授每年回武義的機會并不多。今年春節前,他回武義當天和家人吃了頓團圓飯,就又匆匆趕回實驗室,投身創新藥物研究工作。
“近幾年趁著小長假的機會,去過牛頭山、花田美地、璟園、古城等一些景點,武義一中搬遷新校區的時候回過母校,新校園很漂亮。”
謝教授說,雖然每次都來去匆匆,但也一直關注著家鄉的變化,看到武義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工業快速發展而深感自豪,“武義有山清水秀的自然環境和種植中藥材的天然優勢,希望武義更多生物醫藥領域的人才能夠匯聚起來,為家鄉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多貢獻。”
來源:武義發布
編輯:吳裕慧
一審:陳航波
二審:盧立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