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樂 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
萬物皆可咖啡,
三只松鼠在向年輕人納“投名狀”。
讓咖啡變零食,可能嗎?
“跨界”預制菜之后,三只松鼠又盯上了咖啡賽道。
3月3日,三只松鼠發布公告稱,公司擬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蕪湖第二大腦咖啡有限公司,用于孵化“第二大腦”新子品牌,聚焦咖啡品類。
該全資子公司目前已完成工商登記并取得營業執照,注冊資本500萬元。
值得注意是,這已經是近3個月來,三只松鼠投資孵化的第4個子品牌。
除了速溶咖啡、即飲咖啡外,“第二大腦”還將通過店中店、獨立門店銷售現制咖啡。
目前“第二大腦”已經在三只松鼠總部辦公樓開設了門店,但是只對員工開放。
自去年12月份開始,三只松鼠子品牌孵化進度加速,已先后設立“巧可果、圍裙阿姨和金牌奶爸”子品牌。
當前,中國咖啡市場正處于高速增長期。
據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22年國內現磨咖啡市場規模突破600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超20%,預計2025年將突破千億大關。
星巴克、瑞幸等頭部咖啡品牌仍在持續加碼,Manner、Seesaw等本土新勢力也在加速跑馬圈地,以及各大城市的小種咖啡品牌不斷出圈,咖啡賽道仍有很大增長空間和新品牌爆發力。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大腦”并非三只松鼠首次涉足咖啡領域。
2018年,其推出的“第二大腦”堅果飲料便嘗試融入咖啡萃取液。
2024年,又推出美式黑咖啡為重點的速溶咖啡產品。
此外,相比三只松鼠,來伊份、良品鋪子則要早一步布局現磨咖啡。
早在2021年,“零食第一股”來伊份就在門店推出了現磨咖啡。
而到了2023年7月,來伊份的咖啡正式升級為“來咖 laicup coffee”,以店中店的形式在江蘇、上海、浙江超400家來伊份門店鋪開。
同時,來伊份透露,預計2023年年底,“來咖”鋪設門店數量能達800至1000家。
此次獨立品牌運作,堅果巨頭能否在咖啡紅海中殺出血路?
三只松鼠為何要切入咖啡賽道?
從堅果到咖啡,三只松鼠在新賽道上的勝算究竟有多少?
對此,瀟湘晨報記者李軒子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為:
萬物皆可咖啡,三只松鼠其實是向年輕人納“投名狀”。
畢竟,咖啡賽道更容易和年輕人接觸。
對于品牌老化的三只松鼠而言,咖啡賽道可以重新和年輕人親近,并可能成為新的盈利場景。
當然,跨界并不一定好過。
兩個領域差別極大,哪怕咖啡豆也算一種“堅果”。
關鍵看三只松鼠能否將堅果口味和咖啡做更多深度融合,形成自己的獨有口味。
非如此,不可能在9.9咖啡大戰已經白熱化的當下,從現制咖啡的紅海中殺出血路。
三只松鼠,能否嗑開咖啡豆,或許500萬元只是開胃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