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只是吃火鍋燙了嘴
3天后3歲男童居然全身潰爛
“就連好的皮膚碰一下都很疼”
這究竟是什么原因?
3歲男童吃火鍋燙嘴
起水皰后全身潰爛
近日,河南鄭州,一名三歲的男童吃火鍋時被燙到嘴角。隨后,孩子摳破了嘴上的水皰,當時全家也沒在意,沒想到3天后孩子全身出現潰爛。
據家長描述,孩子的前胸全是潰爛樣傷口,背上也有很多,“根本不能動,就連好的皮膚碰一下都很疼。”
醫生表示,孩子是 葡萄球菌性燙傷樣皮膚綜合征 ,這種病原菌在原本的皮膚上就可能存在,局部皮膚破潰后,為病菌創造了感染條件。
什么是葡萄球菌性燙傷樣綜合征?
這是一種由凝固酶陽性、噬菌體Ⅱ組71型金黃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膚病。此細菌產生的表皮松解毒素,會破壞人體表皮屏障,導致皮膚分離和水皰形成。
長期外用激素、摳鼻、挖耳等行為也可能誘發該病,因為這些行為會損傷皮膚屏障,細菌更易感染。
該病常見于夏秋季節,7-9月為高峰期;好發于新生兒和5歲以下兒童,高峰年齡在2-3歲之間。
那么,如此讓人“密恐”的病是否能治愈?
鄭州人民醫院皮膚科醫生李天舉表示,“這病看著恐怖但可以治愈, 大部分患者只要進行抗感染治療,通常一到兩周就能好?!?但由于該病有傳染性,患者需隔離治療。
日常生活中若遭遇燙傷
請記住五字口訣
沖:盡快用潔凈冷水(15℃-20℃)至少沖洗傷處20分鐘;
脫:脫去燙傷區域的衣物,若傷處粘連衣物,可用剪刀將衣服剪開、剝離,保留粘連皮膚的部分;
泡:疼痛明顯者可持續浸泡在冷水中15分鐘左右;
蓋:用清潔的紗布、毛巾、衣物等覆蓋創面;
送:除非輕微紅腫可自行處理,一般燙傷后應送醫做進一步治療。
燒燙傷后急救處理有哪些誤區?
燒燙傷只傷及皮膚?
燒燙傷并不是皮膚受傷那么簡單。皮膚是人體覆蓋面積最大的器官,也是人體的第一道屏障,這道屏障被破壞后,馬上會有大量體液滲出,體液丟失過多,脫水嚴重,血液循環就會變得孱弱,極易出現休克以及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
所以,不能因患處小就置之不理,除患處輕微紅腫外都需及時就醫。
受傷后忙著扯衣服?
燒燙傷后,許多人都想趕緊脫去患處衣物查看傷勢,但衣物對燙傷的表皮產生的摩擦會加重對患處的損害,甚至會將燙傷的表皮拉脫。
應在流動水沖洗下,待局部溫度下降,再輕輕脫去或拿剪刀將衣物剪開,避免衣物對傷面的摩擦。
涂抹牙膏、紫藥水、紅藥水等?
牙膏、紅藥水、紫藥水都不能控制創面感染。且由于顏色遮蓋創面,反而會影響醫生對燒傷深淺程度的觀察。
直接冰敷創面?
一些人在燒燙傷后,會為了散熱直接冰敷創面,此舉不可取。由于冰塊溫度低于零攝氏度,冰塊直接接觸創面會讓皮膚血管急劇收縮,減少深層組織散熱,且長時間低溫可能導致患處凍傷,加重損傷。
燙傷后的護理應注意什么?
涂抹燒傷膏有講究?
輕度燒傷可外涂濕潤燒傷膏,每日消毒換藥。恢復期避免摩擦創面,瘙癢時勿抓撓。
??燒燙傷后24小時內勿用油性藥膏,嚴重燒傷需遵醫囑進行抗瘢痕治療。
傷后不要著急洗澡?
傷后早期不建議洗澡,因為痂皮浸泡軟化后,容易痂下積膿。
建議在2周后洗澡,這時創面底部形成屏障,不易感染,遇水后疼痛也不明顯;3周后必須洗澡,不然反而容易感染。
提 醒
孩子身上一旦出現水皰
不可任其發展或隨意處理
應實時觀察患兒狀態
當出現紅腫、觸及疼痛
全身皮疹、發熱等
請及時就醫
本文轉自:中國反邪教
本文來源:『央廣網』微信公眾號,綜合國家應急廣播等
請把這篇文章轉給所有人看到
我是消化內科石醫生,經常都會和大家分享更多的技能和健康知識!這個公眾號幫過許多人,救過許多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