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什么樣的生活,才會讓老人感到晚年幸福,那一定是兒孫繞膝。然而,不是所有住進子女家的老人都會過上幸福的晚年,反而還不如不來子女家,過著那種思念和牽掛的生活。
正如65歲的樊阿姨,她說自己那個看似孝順成功的孩子是一個隱形的啃老族,裹著一層完美的人生,卻給我帶來了難以忍受的噩夢生活。
65歲樊阿姨的自述:
我叫樊妍,今年65歲,是一位事業編的退休人員,有著3500一個月的退休工資。原本可以過一個安逸的晚年生活,卻因自己心不夠狠,過著噩夢般的生活。
這一切都要從頭說起,50歲退休,那會兒的我,身體素質倍棒。我平時是一個愛鍛煉的人,打太極、跑步、跳舞等等,都是我喜歡的一些健身運動。
閑暇的時候,我還會約好一些小姐妹出逛街或者旅游,或許是性情好,我的精氣神特別的足,小日子也過得有滋有潤。
這種美好的生活,不能一直持續下去。54歲那年,剛大學畢業工作的兒子,領了個女朋友回家。當時我也是半喜半憂,開心自己兒子有對象了,憂愁兒子那么早結婚還沒有物質基礎會不會影響婚姻發展,可這些話也只能爛在肚子里。
兒子的事我也不好插手,就由他們年輕人決定。到了第二年,他們提出要結婚,當時我和老伴也是有點驚訝,原本以為他們會談個三五年再結婚,所以我們什么準備也都沒有。那會兒,兒子和兒媳是有穩定工作,但工資不高,我和老伴商量給他們首付一套房子,也算我們對他們的支持,畢竟我們的房子才兩居室,他們結婚有了孩子肯定住不下。
兒子的婚事,很順利就辦完了。而我們的生活也迎來的轉折,那年正好老伴退休,可以說是雙喜臨門。不到半年又喜上添喜,兒媳懷孕了。
那會兒為了有人幫忙伺候兒媳,兒子邀請我們老兩口過去新房住,兒媳更是貼心,早早就給我和老伴整理出一個房間,被褥、生活用品備得很充分,絲毫看不出他們有嫌棄我們的意思??吹絻鹤雍蛢合蹦敲葱㈨槪液屠习槎己苄牢浚睦镆簿蜎]有了負擔,爽快住進兒子家。
直到我和老伴住進兒子家后,才發現他們那么熱情討好我們是別有用心的。
一開始的時候,他們對我們態度很好,客客氣氣的,還特別熱情招呼我們吃東西。不到半個月,這種熱情慢慢退去。小兩口討好我們,還一邊埋怨工作太累,問我們能不能分擔一些家務。
自從我們答應后,兒子和兒媳下了班,就跟一個大爺一樣,坐在沙發等著我們伺候,在那里刷手機也不幫忙拿一下碗筷吃飯,什么都要我們備好,像極了客人來飯店吃飯,我和老伴一個是廚師一個是服務員。
時間過得很快,就到了兒媳臨產的時候。兒媳生了一個大胖小子,產假一到就回去上班了,而我和老伴也扛起了負擔照顧孩子的重任。兒媳回去上班,就給孩子斷奶了,所以孫子特別的愛鬧騰,每天都把我和老伴折騰得頭昏眼花的。
可是兒子和兒媳,卻覺得我和老伴照顧孩子,再累也是理所應當的,回家也不幫忙分擔一下,還埋怨我們沒有把孩子帶好,但凡孩子有點不舒服,也會怪在我們老兩口的身上。
自從孫子斷奶后,兒子和兒媳天天埋怨錢不夠花,平時孫子喝不完奶,又說我們不懂節約,不懂他們掙錢辛苦,可是這能怪我們嗎?孩子小,吃多吃少都很難把握,或者又什么他不想吃,這個我們能控制住嗎?
我琢磨一下,不想傷一家人和氣,也不想聽他們整日埋怨,索性就和老伴商量承擔起孫子的奶粉錢和尿片錢。
我們的付出倒是沒什么,可他們兩口子也不懂得體諒一下,說一句辛苦之類的話,反而還像以前一樣,孩子有點什么事,第一責任就找到我們頭上,乃至后來孫子去上小學了,學習成績不好,也是我和老伴的責任。
我退休前覺得我和老伴都有退休金,辛苦大半輩子,養大兒子,可以好好享受一下晚年的天倫之樂。誰知,我們卻成了兒子家的貼新保姆,不僅每天都過得無比煎熬,還要往里貼錢,關鍵兒子和兒媳一點感覺也沒有。
每當別人問起我在兒子家的生活,我真的是有苦難言。外人總認為兒子和兒媳把我們接到身邊,那是一個很孝順懂事的兒子。有家有事業還孝順老人,這樣的人生可以說是很完美,可是沒有我這樣的身置其中,誰又會明白里面的辛酸。我和老伴一個月的退休工資,差不多7千,有六千事花在兒子一家身邊,還過得一點自由也沒有,想出去旅游也不行,每月都要滿勤到崗,準備一日三餐。
說一句心里話,我和老伴每天過得那么累,都是因為兒子和兒媳的行為,他們這種行為就是一種變相的啃老,而且這種方式目前還在流行,往后余生還很長,我不知道該怎么辦,跟著兒子生活,是享受到兒孫繞膝的生活,可是那樣的生活,還不如以前充滿思念和牽掛的生活。
如今,我算是明白了,兒子和兒媳一開始的討好,是有目的性的,那就是把他們的壓力轉移到我們的身上。作為父母的,說一句心里話,孩子有需要,我們都會盡所能去幫助,可是付出后,得不到一份感激,心里也會失去平衡,生活上的煩惱也就多了,精神上的疲憊才是最讓人受不了的。這也是,我要訴說的目的。
小結:
從樊阿姨的訴說中,我們可以看得出,她的兒子和兒媳有著許多不對的地方。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當下的年輕人壓力大。消費水平高了,一個月的工資剛下來,大部分會用來還房貸,年輕人也因此變得焦慮起來,所以他們選擇啃老來消除焦慮,從而他們把壓力轉移到其他人身上似乎已經是一種趨勢。
不管怎么說,一家人就是一家人,打斷骨頭連著筋。
所以,不管是老人也好,適當幫助子女是應該的,不過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像樊阿姨那樣,直接幫忙,最好讓他們做一些事情來換取果實,平時讓他們跑跑腿,辦一些大小事后,給予一些經濟幫助,也不會養成他們依賴性,也不會讓他們那么理所應當。
都是一家人,彼此多一點理解,就會多一份美好,家庭也就和睦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