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章哥,房地產從業20年,通曉業內門道,我不做所謂的“專家”,只用二十年實戰經驗幫大家答疑解惑。
一
Q:
請問,我們也是丁克家庭,也考慮了賣房養老,看了您的文章感覺還是想簡單了,這社會上針對老人的坑太多。但我們還想請教一下,如果是換了公寓,居住環境確實是提高了,但萬一出現了那些風險呢?我們作為無兒無女的老人能如何面對?
A:
1、您看的是我哪篇文章啊?我一時沒想起來,不好確定說的是什么風險。
2、簡單說吧,50年的公寓的風險一般三個。一是有可能率先征收房產稅,這可以不用太糾結,最大的可能是影響了價格走勢,但并不影響居住。
二是有可能在土地產權到期后,讓續交土地出讓金。這也不用太過糾結,和房產稅的性質差不多,都是影響價值,但不影響居住。
三是有可能用行政手段改變水電的性質,轉為商業水電,另外有可能加征營業稅一類的。這就看情況吧,有可能增加居住成本,看到時候的力度了。
另外還有個風險是有可能對老人影響大的,就是如果發生這些事兒,那這種公寓向寫字樓+工作室轉變的可能性就大,居住環境有可能更加嘈雜,看到時候是否能接受了。
3、基本就這些風險,都不算太影響居住吧,只是有這些可能而已。如何面對其實不分年紀,而是所有業主都受影響,那或是換租,或是賣房換到其他房子。其他應該沒什么辦法了。
僅供參考。
二
Q:
請問,您怎么能說“自住買自己喜歡的,投資要買別人喜歡的”,這是房子啊!幾百萬!如果連自己都不喜歡的怎么可能敢買?你會只是為了投資而買自己不喜歡的房子嗎?而且如果連自己都不喜歡的,別人怎么會喜歡?我實在不理解這句話。
A:
1、投資不分種類,商者無界,不管是房子還是其他什么,目的只是賺錢,不管自己是否喜歡。聽說過一句話嗎?如果利潤足夠高,商人能夠出售絞死自己的繩子,請問是因為他們喜歡繩子?還是喜歡被絞死?
2、我當然會買自己不喜歡的房子了,只是為了賺錢而已,又不是自己住。比如我就買過公寓和小Loft,反正我也不住,只要能倒手賣出去賺到錢就是好貓。請問炒學區房的是真喜歡老破小嗎?炒藏獒的真是愛狗嗎?炒茅臺股票的真喜歡醬香酒嗎?
所以這跟自己喜歡不喜歡沒有一毛錢關系,只要別人喜歡就行,因為只有喜歡的才會多掏錢,也才能更多的賺到錢。
3、其他投資就是做生意,誰家開飯館不是賣別人喜歡的菜啊?我就喜歡喝豆汁兒,但別人喜歡吃拉面炒飯麻辣燙,請問我是堅持自己的愛好呢,還是迎合大眾?
自己的喜好未必與大眾相同,為了享受當然買自己喜歡的,花多少錢+是賠是賺,都與別人無關。但如果是想賺錢,那就必須買+賣別人喜歡的。
自己不喜歡,但別人喜歡的東西多了,孫猴兒八戒各有所好。我討厭的娘們兒就是別人的老婆,這沒必要抬杠,誰也管不著。
4、最后說一句吧,經濟學里有個“選美理論”,發展成“選擇經濟學”。簡單說就是您參加選美,很可能只喜歡那個最胖的,請問是否投票給她?如果是為了支持她可以投,但如果是為了獲獎,那就必須參照大眾標準。
房子雖然沒有明確的美丑標準,但大眾用錢做出了是否受歡迎的評價。那如果想賺錢,就不能考慮自己的喜好,只能買最受大眾追捧的,否則賺誰的錢去?
僅供參考。
三
Q:
請問,我剛賣掉了海淀一套老破小,手中資金合計800多萬。目前還有一套紫竹院的不知道是否應該也賣掉,您是否有建議?老人在住,但房子很破了,有想法是索性一起換,買套大的一起住。
如果賣掉的話也是600多萬吧,不想貸款了,1500萬左右買哪里合適?我看了好久了,目前的重點是以下四套,請幫忙把把關,排序一下性價比。
A:
1、是否賣掉,那就看老人的態度了唄。這是家務事,外人不好建議。單從房子來說,紫竹院的學區溢價不低,居住角度的性價比就不太高唄。
600多萬的總價,估計有20-30%的溢價,那就是得到500萬以下的居住體驗,至少有100多萬的價值是閑置的。所以如果不是老人堅持,那常規建議是在入學高峰過去之前換掉,改善居住的同時也避免了溢價部分的保值風險。
2、這主要是改善需求,也是看自己的喜好,外人的建議不重要。而且既然是都這么高的預算,那就說明是肯定得賣紫竹院這套了吧?
3、單從保值來講,那肯定是長河灣占優啊,地段兒和小區質量都挺好,社區氛圍也好。但這價格不太對,偏低的有點兒多。估計是有樓層或朝向的硬傷,要不然就是有其他問題,否則怎么能跟那兩套大塔樓一個單價呢?
這找中介問清楚吧,如果沒問題,那也最好找物業或鄰居核實一下,看是否有隱情。確定沒有的話那這就是撿漏兒了,怎么都合適。
4、其他三個在我看來差不多,都是同等地段兒,學區溢價都不高。但兩個塔樓一個單體樓,都是早期老公寓的底子,自住看自己的喜好,保值不太占優,都次選吧。
僅供參考。
四
Q:
請問,目前孩子四歲,準備首次購房,在北京連學區一起解決,首付200加貸款盡量多,買500萬以上的。但我們還沒有京戶,請問買西城的老破小有意義嗎?當然再多湊點首付也可以,只是不會太多,預計能買到的仍然屬于老破小,所以糾結于是否有意義,您能推薦幾套房子或合適的學區嗎?
A:
1、目前非京籍,那什么時候能得到京戶啊?如果是在孩子小升初之前落戶就比較有意義,雖然幼升小的順位靠后,但升初中時就至少不吃虧了,到了初中更不會吃虧。
如果中考前落戶,那就意義不是太大了。因為以非京籍是很難進入牛小牛中的,老師也很難特意關照非京籍,也就是就算買了學區房,也未必得到多好的教育資源。
2、老破小怎么說呢?其實就是個溢價率的問題,學區房中老破小的總價低,那溢價率就會相對更高。如果能利用上學位和資源就有意義,沒用上或用的不多就意義不大唄,多花錢卻沒得到相應的價值。所以這還是看自己何時能落戶吧,越早越好。
3、學區也不敢建議,非京籍一般來說都順位靠后,很難進入對口校。那如果被派位,學區房的意義就降低了。
僅供參考。
五
Q:
請問,我是個失敗的投資者,買了一圈的環京房產,無一盈利,目前賬面損失200萬以上,其中兩套還背負每月一萬多的貸款,而且除了燕郊的之外都不好出租,坐看貶值非常的糾結。
我70后,還有不到十年退休,很為退休后的生活擔憂了,您看您何時有時間,我想當面請教一下這些房子將如何處理,或者是整合一下?
A:
1、我好像幫不上什么忙,因為我只是略懂北京的,外地+環京的都不熟悉,不敢亂說。
2、這要不還是咨詢對環京房產熟悉的吧,網上有很多,他們更懂業務。
借這網友的問題說兩句,他其實也不能算太失敗的投資者。因為既然是70后,敢承擔每個月1萬多的月供,那就說明工作和收入都很穩定,與年輕人或抗風險能力弱的不同。
或者說他這其實更主要是心態問題,而不是經濟問題。如果這些環京的房子漲了,那他不僅還貸無壓力,而且還會心情舒暢。現在他的還款并沒出現問題,只是心理上覺得別扭了。
這怎么解決呢?不是說處理或整合了房子能解決的,無論怎么處理,損失都已經造成了,在無法挽回的情況下很難讓心情舒暢。所以我是幫不上忙的,只能是自行調理或找心理方面的咨詢了。
很多人其實都是這種情況,表面上是經濟壓力,實際上是心理壓力。那在樓市整體走弱的情況下,不是賣房或換房能解決的。
關注“章哥說買房”公共號,有房產相關問題可以向我提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