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們
以韌性拓荒 以智慧織夢
用不設限的人生軌跡
將女性力量熔鑄成時代火種
今天是國際勞動婦女節
我們向妳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祝福
一系列活動為妳慶祝
一聲聲祝愿望妳幸福
光芒萬丈 熠熠生輝
閃耀不止今天
獻給最美的妳們
3月6日,石牌校園教工俱樂部迎來了一場溫馨而特別的活動——女教職工電子雜志《紫荊樹下》十周年紀念特刊發布會暨“紫荊大講堂·遇見更美好的自己”交流會。學校相關職能部門和學院負責同志,部分部門工會主席、女工干部,以及《紫荊樹下》作者讀者代表等參加活動。校工會常務副主席譚俊生致辭,校工會副主席、女職委主任鐘偉紅簡要介紹《紫荊樹下》十年歷程和十周年紀念特刊編撰工作情況,作者代表和主編深情分享了“我和紫荊的故事”。交流會環節更是精彩紛呈,嘉賓們圍繞主題暢所欲言,思想碰撞、心靈交融,展現了女教職工們的智慧與風采。十年芳華,初心不改,《紫荊樹下》不僅是華師女教職工們展現風采的舞臺,更是華師人的情感紐帶、線上“職工之家”,陪伴女教職工們成長蛻變,崗位建功。
在第115個“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來臨之際,學校各二級單位紛紛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活動,向廣大女教職工表達節日祝福,展現新時代女性風采,弘揚巾幗力量。華師機關部門工會精心策劃了“新集體 新機關 新形象”女教職工集體照拍攝活動。活動中,機關女教職員工以自信的笑容和飽滿的精神狀態,展現了新時代女性的獨特魅力與風采。部分精彩瞬間已收錄于2025年第一期校工會女教職工電子雜志《紫荊樹下》,生動呈現了機關集體的新形象與女教職員工的昂揚風貌。
馬克思主義學院開展“春風送暖花為信,巾幗芳華志愿心”插花獻花志愿活動,校教職工花藝協會退休教師饒彩霞為志愿者們悉心講解插花技巧和鮮花養護知識,大家將紫羅蘭、玫瑰、滿天星等鮮花精心搭配,制作出一籃籃飽含心意的插花作品,在活動結束后將插花作品獻給了學院女教師們,向她們表達節日祝福與敬意。
化學學院部門工會舉辦“慶三八·送健康·促交流”主題活動。學院工會精心準備了瑜伽墊、指壓板、腰椎拉伸器等節日紀念品。女教職工們一邊品嘗美味的茶點,一邊進行“你畫我猜”“趣味問答”等互動小游戲。現場氣氛熱烈,歡聲笑語不斷。
華南先進光電子研究院舉辦“螺鈿胸針DIY”手作活動,活動特邀專業花藝師現場科普螺鈿工藝歷史,演示貝母鑲嵌、掐絲點翠等傳統技法,女教工們在指導下制作螺鈿胸針,將流光貝片與銀絲化作蝴蝶、木棉等造型的精致飾品。活動現場還提供現烤點心與定制奶茶,為創作增添溫馨氛圍。
網絡信息中心部門工會組織全體女教職工前往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開展“鵝潭映芳華”主題參觀學習活動。女教職工們通過沉浸式體驗藝術、非遺與文學的交織魅力,感受嶺南文脈傳承與灣區創新活力,在文化滋養中凝聚奮進力量。
后勤部門工會分兩批組織女職工會員前往佛山西樵山聽音湖景區及千古情景區開展主題活動,以山水之約禮贊巾幗芳華,凝心聚力助力華師高質量發展。
汕尾校區部門工會特別為校區全體女性教職員工組織了一場免費觀影活動,向她們致以溫馨的節日祝福。
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工會為女職工們送上鮮花,期待大家繼續秉持良好的職業素養,共同譜寫出版事業的華彩新篇。待天氣放晴,出版社工會還精心組織女職工踏春活動,讓大家在自然的懷抱中放松身心,感受生活的美好。
華師附屬幼兒園開展了“筑夢新時代 巾幗綻芳華”主題活動,組織全體女職工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進一步增強女職工的法治觀念和維權意識,激勵她們以自信、自強的姿態投身教育事業,為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巾幗力量。
無需花期界定
她自如常青樹
一起走進她們的世界
感受她們的力量
傾聽“她”聲音,致敬“她”力量
三尺講臺,書寫人生
從1978年留校任教到2016年退休,經濟與管理學院退休教授李健英在教育一線耕耘近四十載,在三尺講臺上詮釋著女性教育工作者的獨特價值。面對改革開放初期的教育熱潮,僅有工農兵學員學歷的她坦言“壓力很大”。但她將壓力轉化為動力:攻讀碩博學位、主持省級課題、多次參與國家級課題、把中國經濟體制轉型的鮮活案例融入課堂......從助教到教授,從省級精品課程到全國首屆百名“兩課”優秀教師,她始終認為:“一輩子鉆透一個領域,才能站好講臺。”
李健英在教學中浸潤著溫柔和關心。她與研究生經常相約在飯堂,邊吃邊聊論文,還會不時給他們加菜,只因她認為“很多孩子離家求學,需要被關照。”這種關懷源自更深層的認知:“講臺下的學生可能是未來社會的棟梁,怎樣去教育和塑造他們,社會和國家的未來就是怎樣的。”
她的課堂追求“學生愛聽且有收獲”的境界,早年用錄音機反復糾正口頭禪,提前梳理教案邏輯,總是把最飽滿的精神狀態留給課堂。退休后的李健英仍保持著閱讀和學習的習慣,積極生活,服務退休教工和黨員。那些遞來的祝福賀卡和學生的成長捷報,成為她生活的溫暖注腳。
正如她自己所寫:“教師的工作有趣且莊嚴,慶幸自己好好當了一回大學老師。”面對華師年輕后輩們,她建議,要健康、陽光、勇敢地追夢,“健康是根基,順著世界潮流,心向著太陽長,最后要勇敢地去追夢。”
于科研之路綻芳華
在眾人眼中,華南先進光電子研究院教授袁冬是一位杰出的女性科研工作者。很早就對理科充滿濃厚興趣的她,毅然選擇了科研這條契合人生追求的道路。從碩士到博士,她經歷了從“學”到“做”的轉變,在充滿艱辛與挑戰的科研路上持續深耕。2014年,袁冬入職華師,專注于電潤濕電子紙器件設計與制備中的關鍵科學與技術問題研究,在剛性電潤濕器件的彩色化、視頻化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并基于傳統剛性像素結構對電潤濕電子紙柔性化進行了初步探索。
多年的努力終見碩果。如今的她,不僅是“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青年科學家項目“流體型高速響應柔性電子紙研究”負責人、工信部高質量發展專項項目課題負責人,還成為“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彩色電子紙顯示材料與器件”的核心骨干。此外,她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近五年在國際高水平期刊發表SCI論文30余篇,作為第一發明人申請國家發明/PCT專利42件、授權21件。
袁冬不僅是科研領域的佼佼者,還擔任校工會女職委副主任、學院部門工會主席。她心系女同胞,善于溝通,有著極強的共情能力,在部門工會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冬姐”。她協助校工會女職委為女教職工提供全方位多元化服務,如以“運動、健康、成長”為主題組織青年職工聯誼活動,舉辦校區家庭趣味親子運動會、瑜伽學習班,聚焦女性成長,組織手工藝術、時尚講座,為生活賦能。袁冬希望通過活動,讓女性同胞們交流學習,在忙碌之余放松身心,收獲一份愉悅的心情。
“讓每一天過得有意義,讓每一天過得開心”,這是袁冬在科研生活里保持積極向上心態的秘訣,同時也是她想和廣大女性同胞共勉的話語。她鼓勵年輕的女性同胞們要保持良好的心態,保持一顆平常心,避免過大的壓力。“我們并不需要刻意追求未來的自己一定要怎么樣,將當下的每一天過得有價值,便是生活最好的模樣。”
“熱愛可抵歲月漫長”
“我們無法抵御浪潮,但會永遠記住燈塔。”輔導員劉佳鑫在談及工作時,回憶起一位恩師曾說過的話。她認為,這正是輔導員工作最吸引她的地方——培養青年、服務大局,不僅讓她體驗到生活的多樣與新奇,也帶來了壓力、感動與思考,最終讓她形成了“責任、溫暖、點燃”的工作理念。
在華師,劉佳鑫度過了七年的求學生活,完成了從學生到輔導員的角色轉變。研究生期間,她曾擔任省學聯駐會主席,這段經歷讓她深刻理解了“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也為她日后成為一名輔導員奠定了堅實基礎。2022年教師節,一位學生將開學典禮的全體大合照送給她,并附上祝福:“老師,很榮幸成為您的第一批學生,教師節快樂!”這張照片至今仍擺在她的辦公桌上,成為她教育初心的見證。“我感覺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因為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劉佳鑫感慨道。
在工作中,劉佳鑫遇到了許多面臨就業、學業和人際關系壓力的學生。她曾指導一位同學參加科創比賽,面對理工類項目隱形而巨大的成果展示壓力,這位同學一度感到喘不過氣來。劉佳鑫與她一起打磨作品,逐字推敲,不斷鼓勵她堅持到底。最終,學生在比賽中取得了優異成績,而這位女孩如今正在攻讀博士學位。
在幫助學生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劉佳鑫感到自己的價值也在熠熠生輝。她常對學生說:“人生很多時候,是選擇了才有機會,相信了才有方向。”在近年的講座中,她多次提到“熱愛,可抵歲月漫長”,并始終踐行這一信念。國際勞動婦女節來臨之際,劉佳鑫向全體女同胞送上真摯祝福:“愿每位女性都如星辰般自由閃耀,無畏定義,在自己熱愛的世界里綻放獨一無二的光芒!”
“用行動守護校園溫度”
“后勤就是校園師生的大管家、身兼數職的服務員,管理、服務、保障一樣不能少。”今年是何思畢業留校工作的第十八年,作為后勤管理處水電房屋維護中心綜合部部長,她每天早早制定校園檢查計劃、安排維修和人員部署,確保校園水電、房屋維修維護各項職能工作的正常運轉,保障師生安全、穩定地在校生活。
每當遇到水電故障等突發狀況,何思總是第一時間組織后勤團隊趕赴現場搶修。她爭分奪秒地聯系相關部門啟動應急預案,實施臨時保障措施,快速鋪設警示標識,發布提醒信息,確保師生安全與信息暢通。師生居民們的一句“注意安全”問候,宿舍樓里恢復水電時的陣陣歡呼,都是何思與后勤團隊攻堅克難的最大動力。她用行動詮釋了后勤工作的責任與擔當,默默守護著校園的每一寸角落。
在華師建校90周年修繕項目中,時間緊、任務重,何思主動放棄休息,在學校、施工單位與部門人員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從評估施工風險到細化項目分工,再到協商解決工程問題、跟進施工進度,她事必躬親,確保項目順利推進。在華師校園辦公電話線上業務開發期間,何思主動跟隨開發團隊學習系統操作,并結合實際使用情況逐項優化電話操作流程,為師生線上辦理業務提供最大便利。
“在新征程上,每一位婦女同胞都是時代的書寫人、追夢的奮斗者。你們在各行各業的不同崗位上卓然而立,愿你們向著星辰大海,勇往直前,綻放萬丈光芒。”何思說道。未來,她將繼續在后勤崗位上發光發熱,為華師師生的日常生活保駕護航,用行動詮釋責任與奉獻。
“像花兒一樣綻放”
在地理科學學院學科教學(地理)2024級碩士研究生歐陽溁支教貴州的最后一節課上,學生們用一束插滿零食的“花”和一首粵語歌,將不舍與感謝融入歌聲,獻給這位朝夕相伴的歐陽老師。
歐陽溁與華師的緣分已延續多年。本科期間,她從院學生會走到校學生會,帶領團隊榮獲“廣東省優秀學生會”稱號,在百余場活動中收獲成長。從珠江之畔到云貴高原,歐陽溁本科畢業即奔赴黔西南的教育熱土。作為華師研支團貴州分隊隊長,她帶領團隊將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技術融入課堂,更用親身經歷編織的華師故事,為布依族孩子們繪制出突破地域局限的人生坐標系。
從黔山秀水到天山南北,歐陽溁攜著貴州支教的初心,踏上更壯闊的西行之路。作為華師“三下鄉”新疆實踐團成員,她跨越千里,將地理學專業知識化作探索密鑰,帶著學生手持地質錘,在巖層中尋覓億萬年時光沉淀的寶藏。她用化石講述滄海桑田的變化,讓科學精神在邊疆孩子的內心生根。“下課的鈴聲響起,同學們一直圍著我遲遲不愿離開”,她回憶道。
“校特殊貢獻志愿者”“校百佳共青團員”“貴州省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優秀志愿者”……這是如今作為校團委兼輔、學院學生黨支部書記的歐陽溁以奮斗之名鐫刻新時代青年的成長印記。她如花兒般溫暖而堅韌,綻放出華師女性的獨特光芒。她祝福廣大女性同胞:“愿像春天盛開的最美麗的花兒一樣,肆意綻放。”
為慶祝國際勞動婦女節
小晚來送文創福利啦
歡迎大家多多參與
小晚送福利
華師精美文創書簽
50份華師精美文創書簽
做工精細 美觀實用
參與活動即可免費領取
參與方式一:小程序抽獎
點擊文末“推薦”和“贊”
并將本推送轉發到朋友圈
我們將抽取30位粉絲
送出華師精美文創書簽
長按下方小程序碼參與抽獎
抽獎須知:
1.領獎時需出示留言中獎回復或開獎證明。
2.中獎后需在24小時內掃碼填寫獲獎信息收集表。
3.本次抽獎活動采用微信【抽獎助手】輔助抽獎,到期自動開獎,公平公正。
4.開獎時間為2025年3月10日22:00。
5.兌獎方式:我們將通過企業微信或短信的方式告知具體領獎時間和地點,請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兌換,逾期不予兌獎。
6.如有疑問請添加客服號【nitescnu2021】。
7.本次活動最終解釋權歸華南師范大學新聞社所有。
參與方式二:評論區留言
點擊文末的“推薦”和“贊”
同時在本文文末留言
留言點贊數前20位粉絲
即可獲得華師精美文創書簽1份
(截止時間:2025年3月10日22:00)
快來留言分享吧
走到世界正中
讓萬物聽到她的聲音
留下她的足跡
勇往直前 行至天光
可選購最新華師文創
華南師范大學文創商店
采寫丨曾冰爽 鄭譿瑩 劉鈺萍 劉舒蕊
陳思涵 林墨涵 鐘燁 楊德煌
攝影丨吳建國 譚曉薇 王思凡 謝月
劉曉晴 沈依一 陳曉琳 王昭穎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視頻丨顏可欣
文創抽獎丨曾瑜 孔熒熒 彭路 陳佳萱
執行編輯丨曾冰爽 李佳穎
責任編輯丨盧嘉裕 吳建國 陳婧
初審丨沈蔚瑜
復審丨林海岸
終審丨周憲
可以第一時間
了解華師最新資訊
我們在場 懂你悲喜 給你力量
校歷丨PPT丨招生丨水電費丨網費丨投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