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民航市場持續增長,各大航空公司加大力度購買飛機,搶占市場先機。
一、史無前例!全日空同時"下單"三大飛機制造商
全球航空業迎來一枚重磅炸彈!
近日,全日空(ANA)母公司罕見宣布,將同步向波音、空客、巴西航空工業公司(Embraer)三大巨頭采購至少77架新飛機,訂單總額預計超過1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80億元。
這一打破行業慣例的采購,不僅創下日本航司單次購機規模之最,更折射出后疫情時代全球航空業洗牌的深層邏輯。
這不是簡單的機隊更新,而是一場精密的戰略布局。
全日空此次"通吃"三大廠商,既是對未來十年航線網絡的全面押注,更是對全球供應鏈風險的分散對沖。
二、訂單拆解:波音守住主場,空客蠶食單通道市場
根據披露信息,全日空此次采購呈現"波音為主,空客緊追,巴航補位"的格局:
-波音:30架訂單
包括18架寬體機787-9(主力執飛跨洋航線)和12架737MAX8(中短途主力)。
盡管波音近年因安全風波陷入信任危機,但憑借787在日本市場的絕對優勢(全日空是787全球啟動用戶),仍守住了"大本營"。
-空客:27架A321neo
其中3架為超遠程版A321XLR,航程可達8700公里,可直飛東京-悉尼等二線城市洲際航線。
全日空首次引入該機型,劍指低成本長途市場,直接威脅波音757退役后的空白地帶。
-巴航工業20架E190-E2
這款78-114座的支線飛機將替換老舊機型,加密日本國內及亞洲鄰國航線,與高鐵爭奪短途客流。
值得玩味的是:全日空特別強調"最終訂單可能調整",被外界解讀為向波音施壓的信號——若其產能或品控持續不穩定,空客或將獲得更多份額。
三、暗藏玄機:全日空的"三線作戰"戰略
這場豪購背后,是全日空對未來十年航空市場的三大預判:
1.寬體機押注"旅游超級周期"
隨著日本放寬入境限制,全日空計劃到2030年將國際運力提升30%。787-9憑借低油耗優勢,將成為搶占歐美高端旅客、加密東南亞度假航線的利器。
2.單通道機打響"低成本反擊戰"
A321neo的加入,意味著全日空將效仿歐洲航司,用窄體機開辟"低成本長途航線"。例如用A321XLR開通東京-孟買、東京-墨爾本等二線直飛,避開傳統樞紐機場的高昂起降費。
3.支線網絡"毛細血管化"
E190-E2的部署,劍指日本人口老齡化催生的"區域航空潮"。通過連接小城市與樞紐機場,打造"15分鐘登機"的快捷網絡,與新干線爭奪商務客源。
四、行業地震:三大信號預示全球航空業洗牌
全日空的"瘋狂采購"絕非孤例,其釋放的三大信號值得關注:
信號1:供應鏈從"站隊"轉向"平衡"
過去航司多綁定單一制造商,但疫情暴露供應鏈脆弱性后,"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成為共識。
尤其是對一直以美國波音為主的日本航空企業來說,此番轉向令人關注。
截至目前,全日空集團擁有287架飛機,其中:
波音178架
空客76架
龐巴迪33架
全日空同時采購三大廠商,既避免被波音產能拖累,又能借競爭壓低價格。
信號2:窄體機開啟"越洋時代"
A321XLR等新型窄體機航程突破8000公里,使得"用經濟艙價格直飛二線城市"成為可能。
傳統寬體機主導的跨洋市場面臨價格戰沖擊。
信號3:支線航空成新增長極
巴航工業E2系列訂單激增,反映全球航空業正從"樞紐輻射"轉向"點對點直達"。
日本、印度、東南亞等人口密集地區,50-100座級飛機將成重要補充。
全日空從龐巴迪轉向巴航工業,或許是考慮空客收購了龐巴迪之后,重新平衡戰術。
五、中國航司的啟示:全日空的"作業"能抄嗎?
面對全日空的激進擴張,中國航司或許需要思考:
-如何平衡國產C919與空客/波音機隊?
既要支持國產大飛機,又需規避單一供應鏈風險。
-窄體機能否復制"長途低成本"模式?
中國二線城市直飛歐洲、澳洲的市場潛力亟待驗證。
-支線航空如何突破高鐵圍剿?
在1000公里以內航距,票價與時效性如何雙贏?
可能只能飛高鐵到達不了的地方。
如何利用好國產ARJ21飛機。
全日空的77架飛機訂單,如同一面棱鏡,折射出全球航空業從復蘇到重構的復雜光譜。
當波音與空客的"雙寡頭"格局遭遇巴西航空的奇襲,當窄體機開始"越洋搶客",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才剛剛開始。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
乘客將迎來更多直飛選擇、更低票價,以及一個更碎片化卻也更多元的天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