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寧杰代表
■檢察聽證制度讓公平正義可感可觸,這樣的制度應該被更多的人了解。
■希望能夠持續提高檢察聽證員與聽證案件的適配性,推動更好解決社會問題。
■建議在系統總結檢察聽證實踐探索基礎上,將檢察聽證寫入刑事訴訟法,確立檢察聽證法律制度,更好釋放這項制度的價值。
2024年,檢察題材電影《第二十條》火爆出圈,劇中展現的檢察聽證制度也被更多人熟知。
“我參加過一起生態環境公益訴訟案件聽證會。聽證會上,檢察機關邀請有關部門一起坐下來,共同商量問題的解決方案。能夠參與其中,見證問題的解決和生態環境的改善,我感到非常榮幸。”全國人大代表、甘肅省鎮原縣臨涇鎮席溝圈村黨總支書記馬銀萍告訴記者。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東至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中心主任丁德芬是一名資深的“檢察聽證員”,多次參加聽證會讓她對這項制度有了深入了解。“檢察機關邀請與案件沒有利害關系的群眾代表參與進來,不僅能夠提高檢察辦案的透明度,也能提高司法公信力。對我自己而言,也是一個學習法律知識、了解檢察職能的好機會。”丁德芬代表說。
“可以說,檢察聽證借鑒行政聽證制度,探索出一條兼顧司法公正與社會穩定的治理模式。”在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律師行業黨委副書記、福建省律師協會會長、國浩律師(福州)事務所合伙人于寧杰看來,這一制度打破了傳統書面審查的局限,給予當事人申請聽證的權利,并通過聽證程序保證其陳述、質證和辯論的機會,還通過引入聽證員、當事人、辯護人及社會公眾的參與,確保案件審查的公開性與對抗性,在維護法律權威的同時彰顯司法溫度。
記者了解到,《中共中央關于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意見》已明確指出,引入聽證等方式審查辦理疑難案件。近年來,最高檢也先后制定了《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聽證工作規定》《人民檢察院羈押聽證辦法》《人民檢察院聽證員庫建設管理指導意見》《檢察聽證工作業務流程、案卡項目、工作文書與統計報表使用指引》等規范檢察聽證工作的開展。
數據顯示,2024年1月至11月,全國檢察機關共開展檢察聽證16.3萬余件次,其中對擬不起訴案件開展聽證10.2萬余件次,占不起訴案件的43.5%,比2023年增加了14.3個百分點。
如何在現有的規范和實踐基礎上推進檢察聽證制度向縱深發展?
“我了解到,各地檢察機關已經建立起了檢察聽證員庫,聽證員們社會背景各異,為案件的辦理提供了更多元的思路。希望能夠持續提高檢察聽證員與聽證案件的適配性,推動更好解決社會問題。”丁德芬代表告訴記者。
“檢察聽證制度讓公平正義可感可觸,這樣的制度應該被更多的人了解。”馬銀萍代表建議,檢察機關要通過多種形式加強對檢察聽證工作的宣傳,提高人民群眾的認知度和參與度。
“檢察機關這些年積極推進檢察聽證的制度建設和實踐經驗總結,特別是在涉及公民人身財產權利的關鍵環節,在作出重大程序性或終局性決定時,以聽證促進司法公開、保障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取得良好效果。”于寧杰代表建議,在系統總結檢察聽證實踐探索基礎上,將檢察聽證寫入刑事訴訟法,確立檢察聽證法律制度,更好釋放這項制度的價值。
來源:檢察日報·兩會特別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