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八日國際婦女節,青島城市檔案論壇公眾號、青島城市記憶頭條號祝愿我們身邊的每一個“她”:節日快樂!
“上街里”,是老青島人曾經的時尚與美好的記憶。那些曾經耳熟能詳、時常光顧的老店,有著你我或多或少的難忘時刻。隨著流逝的歲月,讓我們再去找尋那些深埋于記憶中的老街里情懷......
婦女兒童用品商店
記憶中的老街里,在喧嘩熱鬧的中山路上,曾有這樣一個婦兒購物首選店鋪。在最輝煌的時期,商店日接待游客和顧客平均可達二萬人次,節假日更是高達三萬人次,從數字上可以想象到她曾經的繁華紅火。
這里曾經創辦了島城第一家婦女時裝自選開架商場,開辟第一個生動、活潑的兒童樂園式商場,許多老青島人至今仍是記憶猶新。也一定都會記得中山路上的這家商店——青島婦女兒童用品商店,曾經幾乎家喻戶曉的“老婆孩子商店”。
說起曾經的婦兒店、三八店等,估計年輕一些的人很少知道了。而關于商店的歷史淵源,脈絡傳承等,也確實有必要寫一下,讓老一輩的人想起它的難忘故事,讓新一代的人們了解它的過往變遷。
中山路、海泊路的東北角,曾是老青島著名的綢布店“祥云壽”,長期壟斷青島百貨和綢緞業的“八大家”之一,以名牌、高檔著稱。上世紀六十年代后期,這里改成了青島婦女兒童用品商店的第二門市部。
在1942年《青島市綢緞公會會員登記表》中,“祥云壽”,成立于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位于中山路137號,主業綢緞、呢絨、布匹、雜貨,股東是時年六十三歲,居住在上海的安徽歙縣人曹叔琴,同鄉汪致和擔任店經理,時有鋪伙二十七人。檔案顯示,“祥云壽”同時在濟南二馬路設有聯號經營。
汪致和,1887年生人,在上世紀四十年代的一份《青島商人調查書》中,“祥云壽”商號因大股東曹叔琴身居上海的關系,其買賣往來基本是上海和青島本市。
1915年,看到青島的生意愈發紅火,汪致和來到濟南創辦了“濟南祥云壽綢緞百貨商店”,到解放前,一直是濟南首屈一指的百貨店,汪致和也成為濟南赫赫有名的百貨大王。
1940年左右,中山路海泊路口的“祥云壽”。
《青島市商會代征營業稅辦事處第一區祥云壽等遷移商號報告表》檔案資料中顯示,青島“祥云壽”初于濰縣路開辦,這也是大鮑島最早的外來者創辦的商號之一,上世紀三士年代末遷至中山路海泊路口擴大營業。
1934年的一份青島市商會致青島市社會局《關于祥云壽破壞公定之規章請社會局迅予制裁》的呈函中,披露了“祥云壽”擅自降價,破壞行規的一則事件。
據青島市綢緞布匹業同業公會函稱,同業會員謙祥益、瑞蚨祥聯稱本市年來市面蕭條百業不振,而尤以綢緞同業為最甚,前經同業公議概不準利用減價名目希圖招徠以損同業,唯有濰縣路祥云壽既同屬同業會員,且于前項議案同經蓋章承認,乃竟陽奉陰違巧藉名義,高搭彩坊以減價名目號召主顧,不但損害同業之營業,抑且破壞公定之規章……
青島解放后,“祥云壽綢布店”劃歸青島市百貨公司管理。
1956年,在位于市場三路的青島人民市場樓上成立了青島市婦女兒童用品商店,樓下是蔬菜、肉、魚、蛋等副食品的市場。商店經營各種婦兒用品,賣布、賣鞋的,賣圍巾、手帕的柜臺,總是人流不斷。這里的商品種類齊全,深受市民的喜愛。六十年代中期,因人民市場改為綜合性商店,將店址遷到了中山路。
四十年代,中山路、德縣路、保定路路口,右側是新亞飯店。(青島老照片館提供)
中山路117號是很多老青島記憶中的老婦兒店舊址,它也是青島婦女兒童用品商店第一門市部。
這里舊時曾是國華銀行,后來是著名的新亞大飯店,因為新亞的大門設在了中山路與四方路的拐角,所以當時的門牌號是四方路72號。中山路117號,從德縣路到中山路這一區域就有多個商家門面經營,在一些檔案資料中可以看到,如雙鳳帽廠、啟文絲織廠、亨達利鐘表眼鏡等登記信息。
關于青華百貨店的信息沒查到具體資料,多年前文史藏家張冠英老師曾在城市檔案論壇里發過一張青島市1959年“青華百貨"的老照片,不過照片的背景卻不是中山路,而是“圣心修道院”,也稱“圣女學校”。據盛顯軍老師介紹,這里曾經為百貨公司使用過,文革期間,天主教堂好像曾經是百貨公司的倉庫。
1967年,遷到中山路后,將中山路117號青華百貨店改為婦女兒童用品商店。上面這張照片,即是中山路117號,婦兒店就設在了大樓西立面,中山路鄰四方路的門面上。不久,海泊路口婦兒店新店開業,中山路117號就成了婦女兒童用品商店的第一門市部。
隨著婦女兒童用品需求量的增長,為了擴大經營面積,位于中山路137號的“祥云壽”和139號的“廣順綢緞百貨股份有限公司”店鋪之間被打通,合為了一家商店,成為了青島婦女兒童用品商店的北段商鋪,即后來的第二門市部。不久婦兒店整體改名為“代代紅百貨商店”,直到1980年恢復原名。
1983年,照片右側可以看到當時的青島婦女兒童用品商店第一門市部一角。
作為全市唯一的婦女兒童用品商店,兩家相鄰沒多遠的門市部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保證著商品的供給,提供著優質的服務,“老婆孩子商店”在島城以及周邊縣市幾乎家喻戶曉。店內商品齊全、款式新穎、善于追趕時代潮流。在輝煌的時期,商店日接待游客和顧客平均可達2萬人次,節假日更是高達3萬人次,從數字上可以想象到曾經的生意紅火。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高速發展,傳統零售業受到了巨大的沖擊,同時隨著市級機關東遷、其他幾大商圈的崛起,婦女兒童商店也像中山路商圈的很多商戶一樣,經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2007年,拆遷重建后的中山路117號舊址(網友“棧橋夜泊”提供)
2001年10月,企業改制為青島婦女兒童用品商廈有限公司。2000年經市規劃局批準,在中山路117號第一門市部原址,準備建設21640平方米的多功能超豪華的購物、娛樂為一體的“婦女兒童用品大世界”。
2002年,在中山路改造中,原新亞大飯店所在的大樓連同德縣路、濰縣路、四方路合圍地塊的建筑被全部拆除,蓋起了一座仿歐式新建筑。但不知何原因,建成后婦兒店卻沒有出現,這里被定名為“東方新巴黎購物中心”,2005年9月又成為蘇寧電器,如今則是如是書店在經營。
第一門市部消失了,再來看看位于中山路141號的婦女兒童用品商店第二門市部,傳統零售業的不斷受到沖擊,全市唯一的一家婦女兒童商店,也在苦苦支撐著青島傳統商業的這桿大旗。
2007年春節時的照片(網友“棧橋夜泊”提供)
2006年10月,因為資金壓力,公司運營狀況困難,與一家品牌店合作,曾是市民購買童裝及嬰幼兒用品主要去處之一的青島婦女兒童用品商店,就這樣悄然退出了婦兒用品市場。
曾經熟悉的老店,經營項目已變了十余年,老青島記憶中的“老婆孩子商店”其實已經沒有了。但很長一段時間里,“婦女兒童商店”的牌子還掛在門頭上,這也讓不少老青島人感到一絲欣慰,起碼老店的牌子還在。
時值中山路的又一次改造,中山路與海泊路口的婦女兒童商店舊址已變為一家食品類博物館,老店的牌子也不見了。
還是很期待陪伴了幾代人成長的本土品牌老店,能夠再一次在大鮑島重新亮起來。畢竟,她承載了島城人民太多美好的回憶。
青島城市檔案論壇公眾號、青島城市記憶頭條號編輯整理發布,轉載請注明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