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長城新媒體記者見到了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曲陽陳氏定窯瓷業有限公司高級技師龐永輝,開啟了一段定瓷探訪之旅。
龐永輝(圖左)為記者介紹定瓷歷史。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姜家偉 攝
定瓷燒制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始于唐代,興于北宋。定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其窯址位于曲陽縣,歷史上屬古代定州管轄,因而得名定窯。定瓷的特點是“白如玉、薄如紙、聲如磬”,它的釉色被后人稱為“定白”,白中泛黃、溫潤如玉,體現了傳統文化里的“中和之美”。
龐永輝創作的雙層拉坯作品“石榴花開”刻花瓶。
“龐老師,當代的定瓷藝術,還在沿用古人的燒制技法嗎?”
“定瓷燒制技藝在元代曾經一度失傳。直到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定窯遺址才在曲陽縣被發現。到1976年,在陳文增、和煥、藺占獻三位老師的帶領下,我們才把定瓷的傳統技藝恢復過來。”龐永輝介紹,在前輩的定瓷刻花造型基礎上,他又對定瓷的薄胎拉坯、跳刀紋等技藝加以研究,使之進一步提升。
“我們也在當代的生產當中,將傳統技藝與新技術、新設備融合,也產生了新定瓷。”
陳氏定窯利用3D掃描、三維建模技術,1∶1精準仿制故宮文物定瓷“孩兒枕”。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王璇 攝
在陳氏定窯生產車間,一件仿制的故宮“孩兒枕”定瓷藝術品吸引了記者的目光。龐永輝告訴記者,這是專門為故宮文創的定制定瓷文物仿品。“為了最大程度還原文物風貌,我們利用3D掃描技術,進行數據采集和三維建模,首次實現了對宋代定瓷的1∶1精準仿制。”
除了精美的工藝品,定瓷也有很多日常生活用品。“現在,我們的生活用瓷銷售占比已超過80%。”龐永輝帶記者走進日用瓷展廳,各式餐具、茶具、擺件琳瑯滿目。
日用定瓷碗上精致的蓮花紋飾。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姜家偉 攝
“這個碗的花紋真精致啊!”記者拿起一只蓮花紋定瓷碗感嘆道。
“我們這些定瓷餐具都是采用純天然礦料,經過高溫燒制后,胎質堅硬,釉面光滑,表面沾了油污,用熱水一沖就干凈,不用洗滌劑更健康環保。”
好產品自然有好銷路。近年來,曲陽定瓷在國內外屢屢斬獲大獎,遠銷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產品包括傳統瓷、日用瓷、藝術瓷3個系列400余種,產業規模擴展到360多家企業攤點,帶動就業2萬余人,年產值達2億元。
龐永輝與曲陽縣定瓷工匠韓江潮(圖右)研討定瓷技藝。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姜家偉 攝
曲陽出定瓷精品,更少不了制瓷的能工巧匠。曲陽縣靈山鎮有50多家傳承定瓷藝術的文化名家工作室,韓江潮定瓷工作室就是其中之一。去年,定瓷工匠韓江潮接到廣州米其林餐廳“蘭亭永”的訂單,他為餐廳訂制的定瓷傳統紋飾餐具備受青睞。
“這個方向不錯,咱們把傳統的技藝保留下來,但是它的功能一定要跟當代的應用環境相結合,只有這樣的話,咱們的市場才會越做越大。”龐永輝說。
位于曲陽縣靈山鎮崗北村的定瓷小鎮。
曲陽縣靈山鎮崗北村,緊鄰定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歷史上以瓷為業、以瓷立村,延續至今。如今,這里開發建成了定瓷小鎮景區,游人們來這里賞定瓷、淘定瓷,還能親自上手做定瓷。傳承千年的定瓷藝術,在這里煥發出絢爛的光彩。
由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有限公司、曲陽縣人民政府出品的舞劇《孩兒枕·家和興》。
近年來,曲陽定瓷不僅在傳統的燒制技藝上迭代煥新,還不斷地跨界蝶變:定瓷文創產品出海圈粉,定瓷小鎮帶動文旅消費,定瓷名家工作室豐富公眾文化生活,定瓷題材舞劇《孩兒枕·家和興》展現傳統文化的創新表達……定瓷已經走進千家萬戶的生活。
龐永輝表示,希望通過更多利好政策的扶持,培養更多的定瓷人才,把這門古老的技藝傳承好、發揚好。
策 劃:李遙
監 制:趙永剛
統 籌:閆玲 張世豪
編 導:王璇 許付磊
文 案:王璇
拍 攝:吳思影 姜家偉
后 期:王璇
美 編:許曉星
長城新媒體
山西新聞網
山東大眾網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
聯合出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