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調查發現,目前,我國心血管疾病患者已達到3.3億,每年約有近300萬人死于心腦血管疾病,占美男總死亡病因的5%,且該病患病率仍處于持續上升的階段,成為威脅我國居民的第一大健康殺手。
對于已經患上心血管疾病的人,由于不同的疾病類型,其臨床表現也各不相同,如常見的臨床表現為呼吸困難、皮膚發紫、咳嗽、咳血、氣喘、胸悶、水腫、胸痛、頭痛、言語表達不清、意識障礙、癱瘓、視力障礙等等。
尤其是已經發病過的患者,如心梗、腦梗等,即使幸存下來也有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喪失勞動能力,甚至還有可能出現殘疾的危險,大家要積極預防。
然而在預防心血管疾病上,北大研究發現:每天排便次數超過一次的人,更容易患心血管疾???這又是怎么回事?
從北大的研究人員來看,在他們隨訪10年的時間,追蹤50萬我國人的排便習慣,最終的結果發現,每天排便超過一次,以及每周排便少于三次的人,患上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都可能更高。
其實,大家也不用過于擔心,助于每天到底排幾次大便最健康,并沒有明確的答案。根據不同群體而言,在無特殊情況下,一天排便1~2次都屬于正常的范圍。
而大家要注意兩種排便異常的情況,一種情況是“腹瀉”,它指的是一天之內大便次數超過3次、大便狀態含水量很多,如果是因為誤食食物導致的急性腹瀉,通常在1~2周的時間內自行緩解,可如果長期出現這種情況,大家要警惕是病理性因素,如腸炎、胃炎、腸易激綜合征等等,及時去醫院就醫。
另一種情況為便秘,當然不是簡單的排便不暢就是便秘。在臨床上,真正意義上的便秘,所指的是每周排便次數小于3次、每次排便時都很費力(要借助工具或者手)、大便狀態干硬,這種癥狀維持半年以上的時間,才被稱為便秘。
若你是以上兩種情況之一,則要注意。至于排便次數和心血管疾病患病之間的關系,還需要再做研究。并且,需要心血管疾病人群注意的是,在排便時切勿過度用力。
過度用力大便,不僅會促使血壓水平升高,增加心腦血管的壓力,還容易導致肛周破裂,誘發肛門疾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