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在兩黨第二次合作的前提下,陜北的紅軍主力部隊改編為八路軍。在改編八路軍的過程中,紅二方面軍,陜北紅軍的27軍、28軍,獨立第一師、第二師以及赤水警衛營等部隊合編為八路軍120師。
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個人就曾是八路軍120師的一員,并且曾擔任120師副師長,他的名字叫蕭克。革命時期,蕭克南征北戰,為新中國的成立立下赫赫戰功;建國后,蕭克被授予上將軍銜,成為開國上將之一。那么,蕭克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
蕭克出生于1907年,湖南嘉禾人。早年時期,蕭克曾加入國民革命軍,1926年,國民黨誓師北伐,全國革命形勢高漲,蕭克也跟隨國民革命軍參加了北伐。1927年,蕭克成為葉挺獨立團的一名連級干部,同時,他也加入了我黨,成為一名光榮的黨員。
大革命失敗后,蕭克參加了南昌武裝反抗國民黨的斗爭,隊伍遭遇挫折后,他隨軍南下前往廣東。在廣東再次遭遇挫折后,蕭克轉移到地方,主要以發展地方武裝為主。1928年,蕭克隨部上了井岡山,進入紅四軍,擔任了紅四軍連長、營長等職務。期間,他參加了井岡山根據地的反“圍剿”斗爭,建設與鞏固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1929年,紅四軍離開井岡山之后,蕭克隨部轉戰贛南、閩西,擔任了紅一方面軍獨立第五師師長、紅八軍軍長等職務,參加了中央根據地的歷次反“圍剿”作戰。1934年,蕭克離開中央蘇區,經過湖南、廣西、貴州等地,與紅二軍團會合,此后他參加了創建湘鄂川黔根據地的戰斗,并在1935年參加了長征。
紅二軍團、紅六軍團與紅四方面軍會師之后,紅二方面軍正式成立,蕭克被任命為紅二方面軍副總指揮。不久后,他又被調到紅四方面軍,擔任了紅31軍軍長。1936年秋天,蕭克率部到達甘肅,紅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長征結束。
長征結束后,紅31軍被編入中央紅軍,蕭克繼續擔任軍長。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八路軍120師成立,蕭克被任命為120師副師長,同時,他也被國民黨授予中將軍銜。在這之后,蕭克率部前往晉西北,參與指揮了忻口戰役,收復了河曲、保德、偏關等地,為開辟晉西北抗日根據地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1939年之后,蕭克領導了平西、平北、冀東等抗日根據地的建設與發展,此后他擔任了晉察冀軍區副司令員、代理司令員等職務,領導了根據地的反“掃蕩”與反“清鄉”戰斗,同時,蕭克還總結推廣了冀中根據地的地道戰以及地雷戰等戰術,發揚光大了華北地區的抗日游擊戰。
解放戰爭時期,蕭克參與創辦了華北軍政大學,并擔任了副校長一職,期間,他積極做好人才培養工作,培養了大批優秀的軍政干部。1949年,蕭克調任四野兼華中軍區第一參謀長,之后他率部參加了渡江戰役,并進入中南地區,參與指揮了解放兩廣的戰斗,為新中國的建立立下赫赫戰功。
新中國成立后,蕭克擔任了總參謀部軍訓部部長等職務,1955年,他被授予上將軍銜,成為開國上將。1959年,蕭克改任農墾部副部長,期間,他主持制定了《國營農場工作條例》等法規,為新中國的農墾事業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此后蕭克又擔任了全國政協副主席以及中顧委常委等職務,晚年他主要生活在北京,于2008年因病去世,享年101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