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援引美國媒體3月3日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已經下令,要求暫停美國所有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這是特朗普執政團隊要求澤連斯基下臺之后,再一次下狠手。
2月28日,特朗普和澤連斯基在白宮舉行會晤時,發生了激烈地爭吵。原因是澤連斯基本性難移,將這場華盛頓之旅當成自己宣講會,希望美國繼續向烏克蘭提供援助和資金。而特朗普以及其副手萬斯都認為澤連斯基不夠尊重美國和美國人民,從而爆發激烈地爭吵。從深層次角度來說,這其實是特朗普和澤連斯基在俄烏戰爭的立場上存在沖突。
對特朗普來說,當務之急是迅速結束俄烏戰爭,進行戰略收縮,實現美國優先的構想,從而集中精力對付最大的潛在對手。
但對澤連斯基來說,俄烏戰爭是一場不能輸的戰爭。一方面這場戰爭已經打了3年時間,如果以滿足俄羅斯的利益結束這場戰爭,就等于烏克蘭這3年的戰爭,全是無謂的犧牲,沒有換來任何回報,澤連斯基無法接受,烏克蘭人民也無法接受;另一方面,一旦這場戰爭以烏克蘭“割地賠款”結束,則意味著澤連斯基自身政治生命的結束,倒不是說澤連斯基會下臺,而是在戰后澤連斯基必然遭到烏克蘭人民和反對派的清算。
所以特朗普和澤連斯基的這場爭吵,其實是必然事件。
在這種情況下,要不然特朗普妥協,要不然澤連斯基妥協。
但問題在于,澤連斯基作為一個棋子,是沒有和棋手扳手腕的能力的。所以在這場爭論之后,美國不斷向澤連斯基施壓。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特朗普政府官員曾私下聯系過澤連斯基,要求澤連斯基向特朗普道歉。另一邊的歐洲也在附和,英國首相斯塔默和北約秘書長呂特都發表過相似的論調,要求澤連斯基修復與特朗普的關系,因為美國對結束俄烏戰爭至關重要。
在這個時候,澤連斯基的態度其實還是矛盾的,一邊表示自己不會向特朗普道歉,另一邊又說自己有信心處理好與特朗普的關系。
特朗普明顯不爽澤連斯基這種給了臺階還不下的做法,進一步加碼。3月2日,彭博社援引多方消息表示,美國政壇似乎已經將澤連斯基下臺作為俄烏戰爭和平談判協議的一部分。當天,美國眾議院議長約翰遜表示,如果澤連斯基不能重新回到談判桌上來解決問題,那么就應該換一個人來談,意思就是澤連斯基不接受美國提出的談判協議,那就換一個能談的烏克蘭領導人來談。
除此之外,特朗普內閣官員,在立場上要比約翰遜更加強硬,要求把澤連斯基下臺,當作和平談判的一部分。可以明顯地看到,特朗普政府對澤連斯基的態度,正在變得越來越強硬。
而在一天之后,特朗普再次扔出一個重磅炸彈,暫停所有美國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一直到特朗普看到澤連斯基的誠意。很明顯,特朗普的這一舉動,依舊是對澤連斯基的極限施壓。而澤連斯基的命運,從爆發爭吵那一刻開始就已經注定。
但對于特朗普的極限施壓,澤連斯基并沒有什么應對措施。從2月28日爆發爭吵到特朗普層層加碼,澤連斯基唯一的應對方式,就是將外交方向從美國轉向歐洲,訪問英國和斯塔默舉行會晤,拿到22.6億歐元的軍事援助,同時參加英歐領導人會議,討論英國和法國共同提出的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的方案。
但是,這些應對措施,根本無法撼動美國對和平談判的影響。原因很多,一方面澤連斯基在面對美國時,并沒有談判籌碼,澤連斯基答應的“重建基金”只不過是回報美國的軍事援助,而不是未來的安全保障;另一方面,歐洲本身就是美國政治和軍事的附庸,在所有中大廈問題和決策上,都必須要和美國保持一致,這是歐洲依賴美國提供安全保障的代價。
換句話來說,即便是歐洲全力支持烏克蘭,沒有美國的點頭也不可能實現,在斯塔默和呂特要求澤連斯基改善與特朗普的關系就能看得出來。
在特朗普對澤連斯基失望并極限施壓的大背景下,澤連斯基的最終結局其實已經注定,就是下臺被清算,俄烏戰爭以“割地賠款”的方式走向結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