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比較關注的是數字化和智能化對企業新質生產力提升的作用。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產品生產質量和效率。”作為中車首席技能操作專家,全國人大代表張雪松對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格外關注。
張雪松在中車唐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負責高速動車組鋁合金車體的技術攻關,并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工作室。他帶領29名技術人員開展重大技術攻關、高技能人才培養等工作。截至目前,工作室共完成質量攻關60余項、生產操作創新成果311項,獲國家發明專利13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24項,多項工藝技術填補國內空白。
張雪松見證了中國高鐵20年的發展歷程,也親歷了高鐵制造模式的蝶變——從傳統手工作業,到如今廣泛應用工業機器人、智能產線。
在日常工作中,張雪松和工友們切實感到,數字化技術和智能產線的應用,大大提升了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比如,在我們高鐵的鋁合金車體制造方面,過去我們焊縫打磨全是由人工來打磨,生產效率低,產品質量也不穩定,現在我們通過智能產線,采用工業機器人來打磨,產品外觀不僅好,而且生產效率提高了兩倍。”
如今,張雪松和工友們還在研究把AI及大模型、大數據等前沿技術應用到產線中,讓AI賦能智能產線,助力高鐵產品制造。
不久前,中國中車正式發布了新一代復興號高速動車組CR450,運營時速將達到每小時400公里,為全球最快高鐵列車。古人曾用“千里江陵一日還”形容舟船速度之快,如今,高鐵速度之快令人驚嘆。
“高鐵列車新技術、新產品層出不窮,智能產線也在迭代升級。未來,我們將造出速度更高、更加舒適、更加安全的高鐵產品。”張雪松信心滿懷道。
文 案:蔡洪坡
攝 像:邢丁 宋建軍 劉夢妍 李相伯
制 作:戴璐繁 康紫祎
海 報:馮少玲 戴璐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