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費打折潮正在來襲了,有的業主已經享受了,有的業主還在默默承受,最近,全國不少地方都出現了物業費打折的現象,部分小區的物業降價甚至高達了一半,而且還有地方要求對物業費給予減免。
房價下跌了,物業費卻一直堅挺,而且還不斷上漲,多年來,全國業主們對物業的高收費是非常不滿,如果說公攤是買房時候大家最痛恨的話,那物業就是買房后最不滿意的了,特別是對只會收物業費但是不怎么作為的物業來說,大家更是一肚子的氣吐不出來。而這一輪的全國物業的降價潮能否落到自己小區身上,除了要看地方政府的政策以外,小區業主自己的努力也非常重要。
從降價的幅度來看的話,大部分是10%,最高的甚至超過了50%,就像武漢、重慶等地的物業費降幅就超過了50%,比如重慶金樾山別墅的物業費從4.5元一平降到了2.09元,而周邊同檔次小區物業費才2元出頭,自家服務還總掉鏈子,所以業主們聯名向街道辦提交砍價信,要求重新協商物業費標準,物業公司一開始還端著架子不怎么愿意,而業主們直接拿出了其他小區的物業費數據、路燈壞了沒人修、保安巡邏敷衍、綠化帶都是雜草等種種KPI沒有完成的證據,經過幾輪的談判,最終這個小區別墅物業費直接降到了2.09元一平,可以說直接減半了,有業主算了一筆小賬,100平的房子一年就省掉了3000塊,已經夠全家出去玩一趟了,心里別提多舒坦了。
當然重慶不是唯一的降價城市,還有包括武漢某高端小區從7.6元/㎡砍到3.8元,降幅50%;南昌一小區業主集體拒繳費,逼得物業主動降價30%; 廣西柳州某小區物業為了續簽合同,更是直接宣布“0元物業費”,依靠社區團購和家政服務回血。 而就在2024年,重慶、武漢等4城超百個小區物業費降幅達20%-35%,上市物企基礎服務收入增速驟降至10%,行業利潤空間出現收窄,其他還沒跟上和反應過來的城市和業主們還是要對比一下當地的情況了,你們家物業費是不是收高了,是不是收費了但是干活馬虎敷衍了,因為這里面物業費降價最主要的推動者還是業主。
因為這幾年樓市的持續調整,新房的去化已經是開發商最頭疼的問題了,而從數據來看,23年全國物業管理企業達到了37.5萬個,比2018年多了59.8%,但是同時期增加的小區不到5萬個,相當于僧多粥少了,而房企為了賣房,甚至通過降低業主持有成本去刺激購房需求,就像重慶開發商打出“買房送5年物業費”廣告,其實就是在降低大家對后續房子存量成本的預期,而過去樓市高速上漲期,大家對物業費的敏感程度是比較低的,因為房子持有三五年都漲了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了,收個幾千塊的物業費其實就無傷大雅了.
但是隨著樓市的下跌,每一分花在房子上的錢大家都開始重視起來了,物業公司傳統依靠高物業費的模式恐怕也很難維持太久了,去年上市物業公司收入增速降低到了10%,部分物管企業在嘗試用0元物業費和增值模式去換取市場了,相信后續物業的服務力內卷會進一步加深了,這點估計也是值得很多業主期待的事情,誰也不愿意花錢養著躺在自己身上只會收錢但卻不努力干活的吸血蟲了。
而在物業費還沒降低到自己小區的業主,其實也不要坐以待斃,因為從這些已經大幅降價的小區來看,多數都是業主們聯合起來向物業去提出降價的要求,物業公司迫于壓力 ,在和業主談判之后最終去商定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會哭的孩子才有奶喝啊,你自己都對物業費不在意高低,那物業公司自己肯定不會自斷雙手去給你優惠和降價啊,誰不愿意多賺錢呢,何況現在開發商賣房去化已經比較困難了,就剩下物業這塊旱澇保收的利潤奶牛了,其他業務可能會虧錢,但是物業肯定都是在賺錢的,甚至在補貼其他業務了。
而業主硬核砍價的背后,其實還是大家對于樓市集體的覺醒,過去物業可能憑借信息差和壟斷低位,一直維持著高收費但是低服務的一種形象,而如果業主通過各種聯名信、集體談判等形式為自己爭取了合法的議價權,對質量低服務差的物業也是容忍度下降,從正面直接讓物業公司吐出原本屬于業主的權益和利潤。
而對于砍價的話,業主主要可以按照五個步驟來去做,首先就是積極成立業主委員會,一般是要5名業主聯名去跟街道辦申請,如果說還沒有成立業委會的話,也可以由20%的業主聯名啟動物業調整的程序,比如業主群、線下宣講等,去收集業主們的簽名和希望物業費下調到正常水平的意見。
第二步的話,就是收集物業不作為的證據,比如周邊同檔次小區的物業費標準,拍攝保安缺崗、公共區域設施損壞無人維修、保潔情況臟亂差等,并且要求物業貴公司公開財務報表,核算小區的人工、維護等剛性成本,并跟實際做對比。
第三步就是聯合街道辦和物業進行談判了,街道辦是作為見證者和搭這個溝通平臺的人,可以要求參考當地政府的物業指導價進行談判,提出業主們的方案,并要求物業去簽署《服務質量承諾書》,明確安保、保潔、綠化等量化指標,做不到的話就少交物業費,如果能談下來就最好了,如果物業在這里不承認或者一點都不推讓,那就可以啟動主大會解聘物業,給物業失業的壓力去倒閉其降價,現在不缺物業公司,業主也不是缺這幾十塊一百塊錢,業主真正缺的是用心服務的好物業公司。
第四步,就是引入競爭性招標,通過第三方平臺招標新物業,設置“服務質量60%+價格40%”評審規則,確保物業一定的利潤和業主自身能得到的高質量服務。第五步,業主們也要注意不要盲目的去追求低價,避免盲目降費導致服務質量下降,好的物業對一個小區中長期的保養和保值還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的小區就是因為物業很差,導致價格長期漲不上去,如果你家房子因為物業沒辦法保值升值的話,還是要盡快啟動這種更換程序了,沒必要留著一個賴皮蟲去吸自己每個月幾百塊物業費的血了。
大家的初衷肯定是希望物業服務做的更好了,價格維持在合理水平,而不是自己交了錢,反而感覺像請了一個大爺來管著自己了,買房已經很不容易了,在住房子的幾十年還得受氣的話,很多業主心里已經是非常不爽了,現在就是沒找到治的辦法,而隨著不少城市已經有了先例,相信更多的普通業主們也會逐步覺醒了,不會再當高價低質物業的冤大頭了,你家物業費降了嗎,評論區說說你的感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