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冢累然埋碧岑,白楊無力起寒陰。
一抔墳土空山在,三尺豐碑舊日沉。
花底鳥啼紅雨亂,草根蟲語綠煙侵。
可憐風物傷春處,寂寞東籬獨抱琴。
這首詩以清明節為背景,描繪了在孤山之上祭掃逝去親人的場景,通過細膩的自然景象與深沉的情感抒發,表達了對逝去親人的無盡哀思與緬懷之情。
首聯“青冢累然埋碧岑,白楊無力起寒陰”開篇即點明祭掃的背景與環境。
青冢高聳于碧綠的山岑之間,顯得格外醒目而凄涼,象征著逝者的安息之地。
白楊樹無力地矗立著,枝葉稀疏,投下寒涼的陰影,仿佛也在為逝去之人默哀。
這一聯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巧妙地烘托出祭掃時的悲傷氛圍。
頷聯“一抔墳土空山在,三尺豐碑舊日沉”進一步強調了墳墓的孤寂與歲月的流逝。
一抔墳土孤零零地立于空山之中,與周圍的寂靜形成鮮明對比,凸顯出逝者的離世與孤獨。
三尺高的豐碑雖然曾見證過逝者的榮耀與輝煌,但如今也已沉寂在歲月的長河中,暗示著生命的短暫與無常。
頸聯“花底鳥啼紅雨亂,草根蟲語綠煙侵”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祭掃環境中的自然景象。
花底鳥啼,聲音清脆而哀傷,仿佛在為逝去之人哭泣;紅雨亂落,花瓣隨風飄散,如同淚水灑落人間。
草根蟲語,細微而連綿,與綠煙交織在一起,營造出一種神秘而凄美的氛圍。
這一聯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進一步渲染了祭掃時的凄涼與孤寂。
尾聯“可憐風物傷春處,寂寞東籬獨抱琴”以自身的情感抒發作為結尾,深化了全詩的主題。
面對空山中的墳墓,心中充滿了無盡的哀思與寂寞。
獨自站在東籬旁,懷抱古琴,卻無人傾聽。
這里的“東籬”與“琴”不僅是情感的寄托,也象征著對逝去親人的深深懷念與對美好時光的追憶。
這一聯通過情感的抒發,將全詩的情感推向高潮,留給讀者無盡的遐想與感慨。
這首詩情感深沉,意境悠遠,既有對自然景物的生動描繪,又有對生命無常的深刻反思。
在凄美的自然景象與情感的交織中,全詩營造出一種哀婉而動人的氛圍,讓讀者在品味中感受到生命的脆弱與珍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