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煙疏雨過清明,野陌蒼苔屐齒輕。
紙燼縈空疑墮淚,棠梨委地似吞聲。
碑傾濁酒三年隔,柳曳殘鵑五夜鳴。
卻道東風(fēng)知祭酹,旋灰竟作素綃橫。
這首詩以清明節(jié)為背景,細(xì)膩地描繪了祭掃活動中的所見所感,深刻表達(dá)了對逝去親人的無盡哀思與緬懷之情。
全詩情感深沉,意境悠遠(yuǎn),通過一系列生動的意象與細(xì)膩的筆觸,勾勒出一幅充滿哀愁與追憶的清明祭掃圖景。
首聯(lián)“冷煙疏雨過清明,野陌蒼苔屐齒輕”以清冷的氣候和野外的景象開篇,奠定了全詩哀婉的基調(diào)。
冷煙與疏雨交織,營造出一種凄迷的氛圍,仿佛整個世界都被籠罩在一種淡淡的哀愁之中。
而野陌上的蒼苔,經(jīng)過雨水的滋潤,更顯得綠意盎然,卻也在不經(jīng)意間透露出一種荒涼與孤寂。
祭掃者輕輕的屐齒聲,在這寂靜的野外顯得格外清晰,既展現(xiàn)了祭掃環(huán)境的幽靜,又暗示了祭掃者內(nèi)心的沉重與肅穆。
頷聯(lián)“紙燼縈空疑墮淚,棠梨委地似吞聲”進(jìn)一步渲染了祭掃時的凄涼氛圍。
燒紙的灰燼在空中盤旋,仿佛是逝去親人的靈魂在徘徊,又像是祭掃者心中無盡的淚水在空中墜落。
這一意象生動而深刻,表達(dá)了祭掃者對逝去親人的深切懷念與無盡哀思。
而棠梨花瓣委地,散落一地,似乎也在默默吞聲,與祭掃者的哀思相互呼應(yīng),共同營造出一種悲涼的意境。
這種意象的運(yùn)用,不僅增強(qiáng)了詩歌的感染力,也深化了詩歌的主題。
頸聯(lián)“碑傾濁酒三年隔,柳曳殘鵑五夜鳴”通過祭掃的具體行為,進(jìn)一步抒發(fā)了哀思。
碑前傾倒的濁酒,象征著祭掃者與逝去親人之間的時間隔絕,表達(dá)了對逝去親人的無盡思念與遺憾。
而“柳曳殘鵑五夜鳴”則進(jìn)一步烘托出祭掃時的凄涼與孤寂。
柳枝搖曳,似乎在訴說著無盡的哀愁;殘鵑夜鳴,更是讓人心生凄涼,仿佛整個世界都被籠罩在一種悲傷的氛圍之中。
尾聯(lián)“卻道東風(fēng)知祭酹,旋灰竟作素綃橫”以東風(fēng)與旋灰的意象作結(jié),寓意深遠(yuǎn)。
東風(fēng)仿佛知曉祭掃者的哀思,輕輕吹拂著祭掃者的衣角,也吹散了燒紙的灰燼。
而燒紙的灰燼竟化作素綃(白色的絲織品),橫亙在空中,仿佛是逝去親人的靈魂在空中飄蕩,又像是祭掃者對逝去親人的無盡懷念與哀思在空中凝聚。
這一意象既表現(xiàn)了祭掃者對逝去親人的深切懷念,又暗示了生命的脆弱與無常。
這首詩情感深沉,意境悠遠(yuǎn),既展現(xiàn)了祭掃環(huán)境的幽靜與荒涼,又抒發(fā)了內(nèi)心的沉重與肅穆。
在凄迷的氛圍與悲涼的意境中,對逝去親人的懷念與哀思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達(dá)。
這首詩不僅是對逝去親人的深情緬懷,也是對生命無常的深刻反思。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