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六姊妹》后,《北上》成為了當下最為火爆的一部年代劇。
開播收視便隨即破3,然后一直高居不下。不得不說,年代劇還是大眾的最愛。但顯然《北上》并不同于以往的年代劇,而是近當下的一部年代劇。
該劇雖然從1901年開始,但不過短短幾分鐘的背景介紹,故事真正開始是從2000年開始,然后再到2007年、2014年,一直到當下。這樣的一個時間跨度,雖然也有著十幾年,但由于更為接近現在,所以對于不少年輕觀眾來說無疑是親切熟悉的。
另外,該劇年輕人的主體就是90后。加上一眾大眾熟悉的青年演員,這部劇在年輕觀眾中間也是有著不小的反響。
同電視劇《人世間》改編自茅盾文學獎獲獎的同名作品一樣,電視劇《北上》也同樣改編自獲得茅盾文學獎的同名作品。但不同的是《北上》對原著進行了較大幅度地改編,可以說就是另起爐灶式的,以至于被不少觀眾認為魔改了原著。
在改編的電視劇中,只是保留了原著的故事背景地、人物關系和脈絡,對于原著中重要的晚清故事線,在該劇中只是開頭幾分鐘的簡略介紹,然后就轉到了當代部分,甚至還創造了一個全新角色人物夏鳳華。
幅度過大的改編自然遭致不滿,因為這樣的改編不僅失去了原著的厚重感和歷史縱深感,更是可以說與原著的內核表達毫無關系了。
這樣自然就導致了口碑的兩極分化。
雖然同《人世間》《小巷人家》都是年代劇,但沒有《人世間》那般厚重,也沒有《小巷人家》那般生活流,多的是偶像劇式的勵志故事。整體而言節奏顯得緩慢拖沓,呈現流水賬式的劇情敘述。
要知道原著的時間跨度是從1900年跨越到2014年,作者徐則臣采用古今中外多種敘事角度,講述了京杭大運河之上幾個家族之間的百年秘史。既有個體的悲歡離合,也有歷史的波瀾厚重,而背后表達的是一代國人拼搏奮斗的運河精神。
但是到了電視劇中,如今呈現的過于偶像劇化,尤其青年男女的情感表達,多角戀的糾纏太過爛俗。
雖然也有著時代的變革、個人的奮斗,但顯然都講述表達得太過淺顯。
而這部劇和之前同為年代劇的《我們的日子》還有著一定相似性。長輩遭遇變革的危機,青年一代的追夢情感糾葛,在這兩部劇中都作為了重點。但這些顯然顯得套路,不夠真實接地氣。而這也是這部劇缺乏生活氣息的一大原因。
甚至在該劇中出現了不少超前的臺詞。
諸如2000年時小孩們口中提到的分期付款,到了2007年又有著“誰給你的勇氣,梁靜茹嗎”這樣的網絡熱梗。
這些臺詞的出現雖然是想要突出生活化、年代感,但可惜的是編劇弄錯了。尤其梁靜茹的勇氣的網絡熱梗,真正開始流行是在2017年左右,并非劇中的2007年。這樣提前的出現無疑是讓人出戲的。
但好在也有著周杰倫、李宇春等偶像歌手的出現,這些還是頗為符合那個年代的。
當然,隨著周杰倫、李宇春走進年代劇,讓人不得不感嘆,不僅周杰倫、李宇春老了,90后也是真的老了。
另外,劇中的妝容也是顯得太過土氣。尤其女主角故意扮黑的妝容,在那個年代那個環境下也是顯得格格不入。如果不關注具體時間,讓人誤以為這是上個世紀的故事。
而從演員角度來說,年代劇演員扮嫩這是老生常談的話題,如今幾乎每一部年代劇都是如此,而在《北上》同樣也是。好在,從青年演員開始出場前,還有著小演員的現身,尤其小夏鳳華的飾演者李洛伊給人眼前一亮,再次表現最佳。而在《我們的日子》中她就憑借小雪花一角火爆出圈。
對于這部《北上》,雖然改編自茅盾文學獲獎作品,但與原著已經關系不大。從結果來看,失去了很多內核表達,顯得簡單淺顯,而且還太過套路。
對于如此方法的改編也并非沒有成功案例,諸如《繁花》就是。
《繁花》基本上也與原著有著較大的出入,但得益于導演王家衛的成功改編,保留了原著的靈魂,也是大獲成功。
對于這樣嚴肅文學作品的改編,確實需要慎之又慎,雖然可以另起爐灶,大刀闊斧改編,但是前提還是要尊重原著,不能胡改亂編,不然就是真的掛羊頭賣狗肉,引起巨大爭議,難以獲得更好的收視和口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