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孫(圖與文無關)
1、
常聽老人念叨"外孫是狗,吃了就走",這話聽著就讓人心里不得勁。
說白了就是覺得閨女的孩子不親,喂多少好東西都是白搭。
以前社會重男輕女,家家都把兒子當根苗,閨女嫁出去就是別人家的人。
家里的房子、田地、存款,那都得緊著親孫子——畢竟孫子跟自家姓,外孫隨的是女婿家的姓。
現在都2025年了,可這套老思想還在好些人腦子里轉悠。
過年給壓歲錢,孫子五百外孫二百;燉只雞倆雞腿都是孫子的,外孫只能吃雞翅膀。
嘴上說是"外孫常來玩,可孩子又不傻,誰感覺不到這里外親疏?最可笑的是說這話的人,要是外孫真是狗,那當姥姥姥爺的不成養狗的了?
外孫(圖與文無關)
2、
這種區別對待就像鈍刀子割肉。
我見過八歲的外孫哭著問媽媽:"為什么爺爺給哥哥買新書包不給我買?"也見過外孫女考上重點高中,姥姥就說了句挺好,轉頭給考砸的親孫子包了三千塊紅包。
那些總被當"外人的孩子,要么變得小心翼翼不敢撒嬌,要么憋著股勁要證明自己,活得比誰都累。
更難受的是夾在中間的女兒。
回娘家看父母大包小包提著,結果聽見爹媽跟鄰居說"嫁出去的閨女回來打秋風。
給父母買新衣服新手機,轉頭發現全補貼給弟弟家了。這哪是嫁閨女,簡直是給家里簽了不平等條約。
外孫(圖與文無關)
3、
現在多少老人住院,天天守在床邊的是外孫?多少孫子在大城市安了家,一年都回不來兩趟?我認識個老太太,親孫子在國外十年沒見,倒是外孫每周來給她洗腳剪指甲。
去年老太太把房子過戶給外孫,街坊四鄰嚼舌根,她直接懟回去:"誰對我好,房子就給誰,管他姓王姓李!
其實孩子心里最清楚誰疼他。
同事家小孩五歲,問他最喜歡誰,張口就說"喜歡姥姥,因為姥姥給我留最大的草莓
那些算計來算計去的老人,真該看看孩子眼睛里干干凈凈的喜歡。
血緣或許能決定姓氏,但日積月累的疼愛才能換來真感情。
現在獨生子女這么多,好多人家就一個閨女。
要是還抱著"外孫不如孫子親的老觀念,怕是到老了連個端茶倒水的人都沒有。
哪天要是聽見誰再說"外孫是狗,建議直接回他:您這話說得,狗還知道沖喂飯的人搖尾巴呢!
外孫(圖與文無關)
作者介紹:
歐小希,希望通過我的文字,帶你體會世間“人情冷暖”
喜歡請在下方點贊、分享、收藏和評論。
(以上圖片均來源于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