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創業最前線
作者 | 星空
編輯 | 蛋總
美編 | 邢靜
審核 | 頌文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小游戲因其便捷性、即時性和社交屬性迅速占領了用戶的碎片化時間。
根據中國游戲產業報告的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小游戲市場收入為200億元,同比增長了300%,2024年同比增速達99.18%,市場規模接近400億元。
在這片藍海中,來自成都的星邦互娛曾在2023年以約14.8%的市場份額位居小游戲行業第一,其核心爆款游戲《九州仙劍傳》和《天劍奇緣》曾在2022年分別實現年流水超30億元和24億元。
然而,這家小游戲龍頭公司卻在沖刺港股IPO的關鍵時刻,交出了一份營收腰斬、凈利潤由盈轉虧的答卷:2024年前三季度其營收僅20.95億元,同比大幅下降50.85%,虧損4717萬元。
從“吸金神話”到“增長失速”,星邦互娛的困境也讓人不禁為其未來捏一把汗。
1、成都父女接力創業10余載,上市前曾獲大額分紅
星邦互娛的故事始于2014年,由郭中健在成都創立,初始注冊資本只有3萬元,2017年該公司的注冊資本增至1000萬元。同年12月,郭中健的女兒郭小蘭加入該公司擔任CEO一職。
(圖 / 星邦互娛官方微信公眾號)
加入星邦互娛之前,郭小蘭1998年6月從四川師范大學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獲得學士學位,2006年起開始擔任四川神宇匯聚科技有限公司的總經理,2004年4月至2013年5月擔任成都夢網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
在股權結構方面,星邦互娛在2018年10月曾完成一次股權轉讓,郭中健將股權分到了3家公司,分別是藍駿投資、盛池投資和捷連網絡,持股比例分別為42.9%、30%及27.1%。
其中,藍駿投資和盛池投資由郭中健和郭小蘭共同擁有,捷連網絡則由郭小蘭全資持有。
2019年,惠智網聯曾投資星邦互娛,但一年之后又退出了。2020年11月,成都高新創投以1.72億元的代價入股星邦互娛,持股比例約為9.3%。
上市前,郭中健通過多家公司間接持股星邦互娛57.54%,其女郭小蘭持股33.16%,父女二人合計控制星邦互娛超過90%的投票權,成都高新創投持股比例仍為9.3%。
2022年,郭小蘭進入星邦互娛董事會擔任董事,并在2023年9月擔任公司的董事長。目前郭中健僅是星邦互娛的控股股東之一,但他已經不在該公司擔任任何職務。
2025年2月27日,郭小蘭帶領星邦互娛向港交所遞交上市招股書,沖刺IPO。
值得一提的是,星邦互娛在上市前曾進行大額分紅,引人注目。據招股書披露,該公司在2022年和2023年,分3次累計派發股息3.02億元。
按郭中健、郭小蘭父女的持股比例計算,超過2.7億元的分紅進入了郭氏家族。
盡管該公司認為宣派股息不會對公司IPO后的運營資金充足性造成重大影響,且他們能維持充足資金滿足公司運營資金需求及債務責任。
但招股書顯示,2022年和2023年,該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81.28%和74.19%,顯示出公司在這兩年中面臨較高的財務杠桿。
截至2023年底,該公司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02億元,2024年9月末進一步縮水至5941萬元。
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以下簡稱“報告期內”),星邦互娛的銀行借款利息分別為53.6萬元、105.7萬元和213.8萬元,呈現快速增長趨勢,也說明該公司從銀行獲取的借款金額在增多。
2024年前三季度,星邦互娛的流動比率為0.9,較2023年的1.1有所下降,一方面表明該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下降,另一方面流動比率低于1意味著其流動資產不足以覆蓋流動負債,可能面臨短期償債壓力。
從這些財務角度看,星邦互娛在上市前進行大額分紅,而不是將資金用于降低負債,確實會引來外界爭議。
2、2024年前三季營收下降,公司由盈轉虧
招股書顯示,星邦互娛在業績方面也面臨嚴峻的挑戰。
報告期內,公司流水分別為63.93億元、57.07億元及22.34億元;平均月活躍用戶數分別為6755.4萬元、4772.2萬元和2044.3萬元;平均月付費用戶數分別為107萬、90.8萬和54.6萬。
其中,《九州仙劍傳》和《天劍奇緣》的流水分別從2022年的30.7億元、24.14億元降至2024年前9個月的5.38億元、9.54億元。
報告期內,其營收分別為56.75億元、53.27億元和20.95億元,其中2023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的營收同比分別下滑了約6.1%和50.8%。
2024年前三季度的營收較上年同期呈現腰斬之勢,對此,該公司表示主要原因是《九州仙劍傳》進入衰退期,來自該游戲的收入減少。
此外,《天劍奇緣》收入也在減少,其表現受到了不斷發展的游戲產業的激烈競爭及他們的游戲組合開發和推廣策略的影響。
據悉,《九州仙劍傳》與《天劍奇緣》分別是星邦互娛授權游戲和自主開發游戲的代表作。
其中,《九州仙劍傳》是授權游戲,報告期內貢獻的營收分別為28.47億元、23.03億元和5.27億元,營收占比分別為50.1%、43.3%和25.2%;
《天劍奇緣》是自主開發游戲,報告期內的營收分別為22.01億元、25.14億元及9.44億元,營收占比分別為38.8%、47.2%和45%。
(圖 / 星邦互娛官方微信公眾號)
報告期內,星邦互娛的自主開發游戲與授權游戲的營收也如上述兩款游戲一樣,均呈下滑趨勢:
自主開發游戲的營收分別為27.99億元、29.49億元、15.61億元,占比分別為49.3%、55.4%和74.5%。
授權游戲的營收分別為28.76億元、23.78億元和5.34億元,營收占比分別為50.7%、44.6%和25.5%。
對比來看,該公司授權游戲的營收下滑幅度更大一些。
報告期內,其自主開發游戲的毛利率分別為83.8%、86.3%和80.2%,遠高于同期第三方授權游戲的毛利率8.2%、9.1%和9.2%。
未來,其將計劃更專注于研發,目的是自主開發大部分游戲。在報告期內,其研發成本分別為1.6億元、2.1億元和1.66億元,占公司營收的比例分別為2.8%、3.9%和7.9%。
更讓外界關注的是,在報告期內,星邦互娛的年度/期內利潤分別為3.28億元、1.97億元和-4716.7萬元,其中2024年前三季度同比由盈轉虧。
從上述情況來看,星邦互娛的業績頹勢與小游戲行業的增長趨勢形成鮮明對比,主要還是歸因于該公司核心游戲已經進入衰退期,導致公司的吸金能力下滑,競爭力減弱。
未來,星邦互娛仍需要加大自研力度,積極尋找下一個爆款游戲。
3、核心游戲進入衰退期,新游戲難當大任
星邦互娛的收入來源相對集中,其移動游戲流水約90%來自小游戲。
截至目前,該公司共有12款正在運營的移動游戲。報告期內,其收入也主要來自6款移動游戲,分別是《九州仙劍傳》、《天劍奇緣》、《黎明召喚》、《異界深淵:覺醒》、《異界深淵:大靈王》和《山海劍途》。
其中《九州仙劍傳》和《天劍奇緣》這兩款游戲,在報告期內合計貢獻了公司總收入的88.9%、90.5%和70.2%。
然而,這兩款游戲的生命周期已經所剩不多,他們預計的生命周期均為72個月(6年),但《九州仙劍傳》于2019年12月上線,目前剩余生命周期僅10個月,《天劍奇緣》于2020年11月上線,目前其生命周期也只剩21個月。
此外,自主游戲《黎明召喚》、《異界深淵:覺醒》也已經進入衰退期,其生命周期僅剩8個月和9個月。
目前,只有《異界深淵:大靈王》和《山海劍途》處于成長期,生命周期分別還剩54個月和52個月。
在兩款核心游戲營收出現大幅下滑的情況下, 2023年《黎明召喚》、《異界深淵:覺醒》、《異界深淵:大靈王》和《山海劍途》這4款游戲貢獻的總流水為4.27億元,只占全部6款游戲總流水54.81億元的7.8%。
2024年前三季度,《異界深淵:大靈王》和《山海劍途》這兩款成長期的游戲貢獻流水合計約為5.46億元,僅占6款游戲總流水的約25.6%,暫時難以扛起業績增長的重任。
在2027年前,該公司計劃再推出18款游戲儲備,包括15款自主開發游戲和3款授權游戲。其還在2023年6月建立了海外發行團隊,目標是未來發行及運營自研游戲的海外版本,逐漸減少對海外第三方發行商的依賴。
但未來新游戲能否復制《九州仙劍傳》和《天劍奇緣》的成功,依然很難預測。再加上版號政策的影響以及未成年人防沉迷監管的加強,也可能進一步增加其新游戲運營的不確定性。
客觀來說,星邦互娛曾取得不俗的成績,但如今業績由盈轉虧、核心游戲衰退等問題也讓它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轉型迫在眉睫。
從依賴授權游戲到力推自研游戲,從依賴海外第三方發行到自建海外發行團隊,星邦互娛也在不斷嘗試,未來能否止住頹勢,還有待市場驗證。
此次沖刺港股 IPO,對于星邦互娛而言,既是機遇也是一場大考。
若能成功上市,或許能為其帶來新的資金注入,緩解當前的財務壓力,為新游戲的研發、市場拓展以及海外布局提供有力的支持。
然而,如果不能有效解決當前面臨的核心問題,即便成功IPO,星邦互娛恐怕也難以獲得投資者的長期青睞。
*注:文中題圖來自星邦互娛官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