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官宣,這部戲很牛,配得起“票房第一”的頭銜:這部戲名叫《深山狙擊》,以獵戶的視角,來詮釋了“抗戰”,劇宣是:這是“血與火的青春史詩”。
但看完這部戲后,我只能說:但這碗雞湯,糊了。
《深山狙擊》的背景設定在1938年的昆崳山天道村,日軍欲要進村掃蕩,當地的村民為了保護家園,于是化身狙擊天團,直接硬剛鬼子。
別的不說,就這設定,我只能直呼:牛掰。
一個以打獵為生的村子,遇見了1938年的鬼子進村,于是全村組織了一場針對日寇一個少佐副團軍的“獵殺”。
就這設定,鬼子真就是用了14年,才從大陸逃回日本唄?
可能導演也覺得吹得太過了。
于是在劇情的推動中,埋下了 “山洞奇襲、叢林狙擊”的多元戰術,簡單的理解就是:利用獵戶常年打獵,對山里的地形的熟悉性,來打個鬼子一個措手不及。
乍一看,這設定,有點兒新意,還有點兒邏輯,結果劇情一展開,直接讓人愣住了:說好的利用地形慢慢打狙擊呢?
怎么翻身,獵戶們手里邊不如三八大蓋的獵槍,就秒變巴雷特了呢?
更離譜的是獵戶們的狙擊術,王牌狙擊手來了,都得直呼大神,在這些獵戶的獵槍面前,日寇直接集體化身成為了“行走的活靶子”。
最絕的還得是結局:全村壯烈犧牲,唯獨一個小姑娘幸存,參了軍。
導演解釋這是“活著的希望”。
但作為觀眾,我只有滿臉問號:一個村子的獵戶,團滅了一個日軍小隊,雖然是以團滅換團滅的,但這合理嗎?
更離譜的是:在劇情的最后,靠一個蘿莉翻盤了?
這“希望”,怕不是從《饑餓游戲》片場里邊給借來的。
除了劇情值得吐槽,演員的演技,也是一地稀碎。
主演王駿毅飾演的村長兒子,作為“少村長”,是反擊日寇的“核心人物”,所以王駿毅的“演技”就是:全程復刻“李云龍式咆哮”,沒李幼斌的演技,得了李幼斌的病,看完只想說:要不你先去醫院治治腦子?
趙弘飾演的獵戶大哥,更是直接把“莽撞人設”,焊死在了臉上。
反派日軍少佐渡邊太郎,更是活脫脫從“抗日劇反派模板”里摳出來的:陰笑、拔刀、切腹三件套,對了,還有千年不變的 “八嘎呀路”。
劇情離譜,演技稀碎,妥妥就一抗日神劇,真不知道這樣的劇,究竟是怎么上映的。
影片標榜的是“專業狙擊細節”,但實際呈現的效果卻堪比魔法戰斗:村民用土制陷阱,就能團滅日軍的偵察隊;
面對機槍掃射,天道村的獵戶,人均都是“蛇皮走位”的頂級高手,將閃避天賦拉了,槍林彈雨之中,miss無限使用。
更離譜的是,獵戶村民自帶GPS,閉眼都能預判出日軍的行軍路線,提前進行“伏擊?!?/p>
這部戲還有著絕大多數的“抗日神劇”的“共性”:村民麻衣粗布纖塵不染,日寇軍裝筆挺如新品發布。
就連轟炸場面都透著一股“5毛特效”的塑料感。
看這部戲,真的必須得自備降壓藥,否則扛不住啊,話說王駿毅兄弟,你都“模仿李云龍”了,你就不能看看《亮劍》里邊,李云龍的衣服是啥樣的嗎?
本文純屬胡言亂語,如有雷同,只能說明:導演應該換編劇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