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有書芳草屋
有書君說在《史記?大宛列傳》中,司馬遷贊譽他為“鑿空”西域的先驅。近代思想家梁啟超,更是尊稱他為“堅忍磊落奇男子,世界史開幕第一人”。自古以來,他的偉大事跡讓無數人贊不絕口。這位飽受贊譽的傳奇人物,便是西漢時期最具開拓精神的探險家——張騫。他的一生,似乎總是在路上,不斷經歷長途跋涉,不懈探索未知領域……

張騫,出生于秦地漢江之畔的白崖村。
父親張漢靈,原是縣衙小職員,后來家道中落,只能辭職以農耕為生。
閑暇時,父親常帶張騫沿漢江走南闖北,做些小生意補貼家用,往返途中,他還會講述各種歷史典故給張騫聽。
那些諸如“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歷史佳話,如同璀璨的星辰,點亮了張騫心中對英雄的無限敬仰之情。
同時,也一次次激發了他對遠方的向往與憧憬。
然而,一次南海經商,父親和表兄不幸罹難,唯余張騫孤身歸來,心中滿載悲痛。
母親建議張騫出去闖蕩,留下弟弟頂門立戶。
不久,張騫毅然應征入伍,憑借出色的表現,被漢武帝劉徹慧眼相中,召入宮廷,擔任侍郎之職。
公元前140年,漢武帝登基,決意解決邊患,聯合月氏共御匈奴。
面對未知的西域,漢武帝廣發皇榜,尋找出使月氏國的勇士。
彼時,交通閉塞,信息難通,地圖全無,月氏國究竟在哪里都沒有人知道,總之,長途跋涉難如登天。
看皇榜者眾,敢于揭榜者稀。
正當漢武帝焦慮之際,25歲的張騫挺身而出,接下了這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漢武帝賜隨從百余人,更有一名精通地理的向導——堂邑侯家的匈奴奴隸甘父相伴張騫。
一行人即將自長安啟程,開啟出使西域的征途。
林清玄說過:
“我要開花,是為了完成作為一株花的莊嚴使命,不管你們怎么看我,我都要開花!”
使命,是一個人最好的護身符;有使命的人,遭遇人生風雨也不會迷路。
因為他們明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事雖難,做則必成;路再遠,使命必達。
公元前139年,張騫受漢武帝之命,率使團百余人,自長安出發,開始了西行之旅。
此行充滿了未知與危險。
初入匈奴,一行人雖受大單于禮遇,卻在小單于領地遭遇變故。
一場火災讓通關文牒化為灰燼,僅余張騫所持符仗與佩劍可證明身份。
可匈奴以無通關文牒為借口,扣押了張騫一行人,這一關便是漫長的十年。
十年間,張騫的隨從被分散,只剩下甘父陪伴左右。
身處逆境,張騫展示出驚人的堅韌和智慧。
他不僅學會了匈奴語,掌握了荒漠生存技能,還深入了解當地文化,學會熬鷹、馴鴿、制衣、西域樂器等技藝。
甚至,他用麻繩顏色記錄所見所聞,積極傳播漢文化、紡織及農耕技術。
他在匈奴娶妻生子,逐漸贏得了匈奴人的信任,看管日漸松懈。
終于在一個夜晚,他與甘父趁機逃脫,這才得以繼續西行之旅。
兩人歷經焉支、輪臺、龜茲、敕勒等國,翻過蔥嶺,抵達大宛,進入了康居國。
在康居國的幫助下,張騫最終抵達了傳說中的月氏國。
然而,跟漢武帝預想的不一樣,此時的月氏國百姓安居樂業,無意東歸抗匈。
張騫只好返程,可不幸的是,在返程途中,他再遭匈奴扣留,幸得匈奴內亂才逃走。
歷經十三載,九死一生,張騫與甘父終于重返長安。
張騫此行,不僅將漢文化及農耕技術傳播至西域各國,更為漢朝打開了西域之門,為絲綢之路的開辟奠定了堅實基礎。
恰似“20英里法則”所示:
“只要有正確的規劃,強大的執行力,極度自律且不被干擾,就沒有完不成的任務。”
張騫,親自踐行了這個道理。
歷經艱辛歸來,張騫的模樣早已不復從前。
十三年來,蒼茫的大漠、無盡的孤獨、刺骨的寒冷、饑餓的侵襲,乃至死亡的威脅,讓他從曾經英姿勃發的少年郎,變成了飽經風霜的中年人。
張騫帶回的種子、香料、寶石以及《出關志》,震驚了朝野。
漢武帝嘉獎其功,先封張騫為太中大夫,后因軍功賜其博望侯。
至此,這位冒險家的仕途已到巔峰。
但人生的冒險從不會停止。
因一次戰事延誤,張騫被貶為庶人。
好在他淡泊名利,賦閑在家也不無聊。
除了撰寫游記,他還向漢武帝提出各種建議:民墾與貿易結合、漢族人與外族通婚、興辦漢學等。
張騫的遠見與卓識,讓漢武帝敬佩不已。
三年后,張騫被起用,重啟西域之旅。
他攜絲綢、茶葉、漆器及農耕具前往,歸國時帶回毛織品、銀器、名馬、作物種子,以及音樂、舞蹈、雜技等文化瑰寶。
這位傳奇冒險家再次為漢朝打開了全新的視野。
他修建了陽關大道貿易中心與萬福橋,促使東西方商貿文化交融,盛況空前。
據《后漢書》記載,當時貿易之盛,交流之繁,蔚為壯觀。
公元前115年,漢武帝封張騫為大行令,以彰其功勛。
一年后,張騫在長安病逝,年僅五十。
這位熱愛冒險的勇士,度過了轟轟烈烈的一生。
正如《從東向西》一書中所寫:
“從東向西,千辛萬苦拓展大漢江山,功在千秋;
由北到南,翻山越嶺連接萬邦友鄰,萬民不忘。”
多年來,人們用各種形式緬懷張騫。
時至今日,在上海、福建、長白山、陜西、河南等地,均建有張騫廟祠。
張騫踏入未知世界的勇氣,也為人們所欽佩。
人生,可不就是大漠茫茫,不知所向的西域之旅嗎?
誰都難免有迷路的時候,這時,不如想想張騫。
人生活在每一個當下,此刻看不清前方,那就試著邁一步。
一直在路上,總會有方向。
愿你歷盡人生磨難,終見和煦春光。
參考資料:
《史記?大宛列傳》
《漢書·西域傳》
《從東向西》龔建社
《張騫傳》王倩 王祥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