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有書君 " Type="normal"-->
2016年,《意林》一篇“日本鐵路為一個高中女生保留站臺”的故事曾感動無數(shù)人。
當時,大家紛紛稱贊日本鐵路局的“以人為本”和“細節(jié)服務”。
沒想到9年后,大家卻發(fā)現(xiàn)雜志上說的日本故事,卻在國內發(fā)生著。
文章上聲情并茂地寫著:
在日本北海道,有一個名為舊白龍站的火車站,因為地處偏遠,連年虧損,鐵路公司準備將其關閉。
可調查后卻發(fā)現(xiàn),一位名為原田華奈的女高中生,每天需要在此乘坐火車上下學。
為了不耽誤女孩的學業(yè),日本鐵路公司決定,為了這名唯一的乘客,即便虧本運營,也要保留這個站臺。
直至三年后原田華奈高中畢業(yè),才將該站臺關閉。
這篇文章一經(jīng)推出,立刻得到了病毒式的傳播,大家紛紛表示被日本鐵路公司感動哭了,說他們是“以人為本”“細節(jié)服務”。
有人留言道:
“把權利貫徹到草根階層,每位市民都很重要,這正是有效管理的意義所在。”
甚至有人激動地評論道:
“鐵路愿意僅僅為我多做那么一點點,我愿意為這樣的國家而死。”
而事實真是這樣嗎?
據(jù)《海峽時報》報道,由于日本老齡化和少子化現(xiàn)象加劇,人口稀疏導致很多車站都瀕臨廢棄或未能充分利用。
而舊白龍站的關閉其實是整個北海道地區(qū)鐵路運營方針重大調整的一部分。
報道還說原田華奈是在白龍站坐車上學,不是文章中所說的舊白龍站,且該報道并沒有將女孩畢業(yè)的時間和火車站關閉的時間聯(lián)系在一起。
事情的真相令無數(shù)網(wǎng)友心碎,可他們不知道,真正“以人為本”“細節(jié)服務”的火車站,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2月22日,一位吉林網(wǎng)友隨手記錄下的視頻火爆全網(wǎng):
冰天雪地中,一位老奶奶背著小孫子趕火車,喘息帶出的白霧說明她已拼盡全力,可腳步依舊遲緩,這速度別說趕火車了,趕公交都費勁,可接下來的一幕卻刷新我們的認知。
只見平日里準時發(fā)車的鋼鐵巨獸,此時竟乖乖地在鐵道上靜候,而駕駛員從車窗內探頭而出,關心地看著老奶奶,列車長則下車,隨時準備著為老奶奶搭把手。
老奶奶趕到后,列車長不但沒有任何的不耐煩,反而熱情地把她和孫子攙扶上了火車。
而火車也在他們安全入座后,重新出發(fā)。
大家看完都直呼難以置信,畢竟在大眾的認知里,坐火車都要到火車站,再不濟也要到月臺上候車,且火車都是準點就走,就是天王老子來了也不多等一秒。
而今在一個沒有站臺,無人值守的荒郊野外,火車居然停下來,只為等候一位旅客?
這么人性化的場景,真的發(fā)生在中國嗎?
結果一調查,這事還真就發(fā)生在中國吉林省白山市的青溝子村乘降所。
據(jù)國鐵沈陽局長春客運段介紹,這一趟火車則是4245次列車,從通化開往長白山,沿途停靠5個車站,8個乘降所。
乘降所就是不設站臺的臨時停車點,通常設置在偏遠地區(qū)或客流量較少的地方,列車停靠一分鐘,主要為了方便周邊居民出行。
雖然時間短,雖然速度趕不上高鐵,這趟火車卻是偏遠地區(qū)的村民與外界聯(lián)系的“生命線”。
如果說中國高鐵是速度,那么中國火車則是溫度。
我們無需羨慕任何國家,因為最溫情的守護,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