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長三角高鐵網絡越織越密,滬蘇浙皖“人來人往”愈發便捷。
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安徽省國內旅游人次和花費分別增長7.4%、10.8%,其中,滬蘇浙來安徽游客達1.03億人次,占安徽省外游客的56.3%,長三角文旅一體化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高鐵+旅游” 相互賦能
2025年安徽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今年該省大力發展全域旅游,努力打造全國全域旅游發展先行區。推進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全域高質量發展,大力發展休閑度假、創意、醫療康養、體育賽事等產業。推進合肥都市科創文化休閑游、大別山紅綠交融文化游等產品開發,啟動建設皖北旅游大環線示范段。
近年來,安徽充分發揮長三角地區密集的高鐵路網優勢和該省文旅資源優勢,以大力發展“高鐵+旅游”為切入點,與滬蘇浙深化合作、相互賦能,形成安徽省文旅消費持續增長、區域市場活力持續釋放的共贏多贏局面。
其中,安徽與滬蘇浙聯合推出長三角高鐵旅游大環線、跟著考古游長三角等精品線路;聯合策劃推介100座高鐵旅游小城和“十大主題線路”。
同時,安徽依托長三角旅游推廣聯盟,主辦安徽國際文化旅游節、長三角康養旅游嘉年華,聯辦大運河文化旅游博覽會等節會活動,組織“520”安徽文旅惠民消費季、春游江淮請您來、自駕游大會、民宿大會、研學大會等,持續推動“高鐵+旅游”產品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
“滬蘇浙1億多游客占省外市場56.3%,說明高鐵將安徽從‘長三角邊緣’變為‘文旅消費腹地’。”旅游分析師季鳴岐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這種“反向虹吸”顛覆了傳統“發達地區吸聚資源”的單一模式,體現一些省份通過差異化定位實現價值反哺。
其進一步分析,1—2小時高鐵圈正在重構“周末經濟”半徑。諸如黃山單日5萬人次接待量、皖南民宿90%入住率,證明“快旅慢游”模式正在激活深度消費場景。
今年,安徽提出,應加強區域聯動,構建“一區三圈四帶”協同發展機制,努力打造全國全域旅游發展先行區。
同時,推進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全域高質量發展,大力發展休閑度假、創意、醫療康養、體育賽事等產業。推進合肥都市科創文化休閑游、大別山紅綠交融文化游等產品開發,啟動建設皖北旅游大環線示范段。以文為魂、以水為脈,加快建設靚麗多彩的長江、淮河、新安江、江淮運河文化旅游帶。
對此,季鳴岐提醒,需警惕“重硬件輕運營”風險,如皖北大環線需配套產業導入能力,避免淪為“景觀公路”。
接下來怎么干?安徽提出,2025年要實施重點項目牽引行動。聚焦產業布局、政策導向,每年滾動實施100個標志性、牽動性大項目,加強“雙招雙引”,謀劃招引100個重大項目。加強項目調度,建立健全省市縣領導聯系重點文旅項目等機制。
此外,安徽還將實施經營主體培育行動。推進文化旅游領域國資國企改革,培育更多“皖字號”主力軍,形成領軍企業、鏈主企業、中小企業競相發展的產業生態。
“到2027年規上文旅企業不少于3000家,年營收超百億元的綜合性文旅企業3家以上、文化產業示范基地100家以上。”安徽省文旅廳有關負責人表示。
“票根經濟”商文旅聯動
為一場演出,奔赴一座城,“票根經濟”打開了商文旅聯動的“新世界”。
“票根經濟”是去年上海文旅的一大“燃點”。“去年,全市一半以上的各種演藝演出文化活動都在黃浦開展。”上海市黃浦區委書記杲云介紹,去年開始黃浦區鼓勵演出單位和商業聯動,一方面通過票根經濟黃浦將商旅文有機聯動起來,另一方面在此過程中相互賦能,擴大了區域影響力。“游客、觀眾、消費者等多方收獲,實現了多贏。”
2025年,上海將優化提升“票根經濟”。
近日,上海發布擴消費六大專項行動,在“消費場景打造行動”中,提到打造商旅文體展聯動場景,支持市場開發“門票+”主題產品,評選10個票根經濟創新產品。諸如,戲劇演出、藝術展覽、體育賽事、交通出行等票根均可與其他消費門類聯動。
據悉,2025“上海之夏”國際消費季活動期間,將面向境內外旅客策劃推出一批針對不同客群的特色主題產品。如針對入境游客推出“上海之夏·ShanghaiPass”多日消費體驗產品。“打個飛的來上海”周末微度假主題產品,則針對日韓、新加坡等短途航線游客;針對來滬參展觀演游客推出豐富多樣的“一票惠享上海之夏”票根經濟產品;推出“軌道上的長三角”系列產品、東方傳統文化體驗主題產品、“八大菜系體驗之旅”“萬名職工來滬療休養·上海之夏”聯動主題產品、新時代國際暑期學校產品、國際醫療旅行產品等;東方航空還將面向國內外旅客推出超百萬張優惠折扣機票。
上海財經大學中國式現代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員、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勞幗齡指出,票根經濟的本質是聯動經濟,它強調的不僅是簡單的聯動,而是要實現高頻次的互動。
“當前消費市場的增長動力主要來源于商圈,但為了實現更廣泛的經濟增長,需要打破文化圈、體育圈、展覽圈與商圈之間的界限,促進它們之間的高頻互動。”她說。
勞幗齡進一步指出,要實現這種“破圈”效應,首先需要解決的是不同部門之間的管理權壁壘問題。“打破壁壘是票根聯動的前提,但不同主體之間的聯動還涉及到復雜的利益分配問題。”
她建議,各方可以坐下來談判,提前設計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案,以確保票根聯動的順利進行。“票根優惠的幅度范圍涉及到利益分配,但只要能共同做大蛋糕,對大家來說都是好事。”
在季鳴岐看來,文旅IP需警惕“短期流量狂歡”,如過度依賴票根折扣可能損害品牌價值,需建立“內容—服務—衍生”的完整價值鏈。
“當前長三角一體化合作集中于線路互通、活動聯辦,但在利益共享機制,比如稅收分成、數據共享上尚未破題。”他建議,探索“長三角文旅共同體”,設立區域文旅發展基金,共擔風險、共享收益。
在其看來,安徽的探索證明,高鐵時代的區域競爭不再是簡單的“資源爭奪”,而是“時空運營能力”的比拼,也就是說,誰能將交通網絡轉化為消費網絡、產業網絡、創新網絡,誰就能在長三角一體化中占據價值高地。
記者 潘潔
編輯 潘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