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道、引擎轟鳴、燒焦的輪胎味道,再加上一句「blood never cold」的 slogan,這就是上個周末我的關鍵詞。
3 月 1 日的浙江國際賽道,引擎聲浪如戰鼓般撕裂黑夜,輪胎與瀝青摩擦的青煙裹挾著汽油的焦香直沖天際。闊別三年的凱迪拉克 Vday 性能大賞以車隊蛇形跟車、原地回旋等操作開場。這場機械盛宴,既是凱迪拉克對百年賽道基因的致敬,更是向電動化浪潮擲出的戰書。
血脈覺醒:從勒芒到浙賽的傳奇接力
年輕的小孩們似乎只會在互聯網上玩兒凱迪拉克的梗,但他們一定不知道,線下賽道中的凱迪是一只猛獸。
自 1950 年搭載 V8 引擎的勒芒賽車「Le Monstre」首次征戰賽道起,凱迪拉克便將機械信仰刻入血脈。74 年間,品牌累計斬獲 230 次領獎臺榮譽,其中包括 31 次 IMSA 原型車組別冠軍,在戴通納 24 小時耐力賽等頂級賽事中締造傳奇。
2004 年 V 系列橫空出世,CTS-V 以 7 分 59 秒 32 刷新紐博格林北環「最速四門量產車」紀錄,XLR-V 與 STS-V 則憑借機械增壓引擎開啟美式性能車黃金時代。
正是這些功勛,讓凱迪在賽車史上刻下 「速度(Velocity)、勝利(Victory)、征服(Vanquish(參數丨圖片)ment)」 的 V 字圖騰。
而今,這份機械信仰在全新 CT5 上完成進化:其賽道性能版以 1 分 49 秒 681 刷新浙賽紀錄,超越邁凱輪 570S。在今年,當 CT5-V BLACKWING 以 1 分 38 秒 421 刷新浙賽圈速,加冕 「最速四門量產油車」 時,或許雨刮器上甩落的不是雨水,而是內燃機黃金時代的熱淚。
性能平權:百萬級技術的普惠革命
現在什么都講一個「普及」和「平權」,可這并不是科技圈和互聯網的專屬玩法,對于凱迪拉克來說,雷軍的那句「讓熱愛的人真正買得起」他們早就深入骨髓并付諸行動。全新 CT5 的誕生,標志著豪華性能車進入「 技術民主化」 時代,其搭載的「超跑四件套」曾專屬于百萬級性能車。
當新勢力把 CDC 當做 PPT 中介紹底盤那頁最重要的營銷點的時候,凱迪拉克已經在二三十萬的 CT5 上玩兒起了和法拉利 SF90 同款的 MRC 電磁懸掛。
MRC 可以實現每秒 1000 次路面掃描頻率,響應速度比傳統 CDC 快 10 倍(5ms vs 50ms),彎道側傾抑制水平可以達到傳統懸掛的 1/10。它可以幫助你在日常買菜過程中過濾顛簸,而在賽道場景下又提供液壓挺桿般的支撐性,實現接近「零俯仰和側傾」的車身姿態。
除此之外,全新 CT5 還搭載 mLSD 機械限滑差速器,通過雙向摩擦片可以實現 62.5%單側牽引力分配,漂移時動力輸出比電子限滑系統精準 30%,配合可變轉向齒比,可以讓后驅車失控邊緣變得可控可玩,即便你是小白,也可以很快上手,漂移精準度堪比專業賽車。
經常跑賽道的你一定懂,在賽道中,如果只是跑得快沒有用,更重要的是連續幾個飛馳圈后還能剎的住。CT5 搭載 Brembo 四活塞卡鉗+FNC 碳氮剎車盤,讓熱衰減減少 30%,100km/h 剎停僅需 33.08 米,連續十次急剎性能衰減<5%,可以說媲美保時捷 911 Carrera S 了。
最后還有一個經常被忽略但又是性能車最重要的一個部分,那就是輪胎。
CT5 采用電動方程式同源胎紋技術的米其林 PS4S 輪胎,它的濕地抓地力提升 30%,胎壁剛性增強 15%,配合 1634mm 同級最寬后輪距,過彎極限可以有效提升 22%。
這些技術下放讓 25 萬級市場首次出現「原廠即改裝」的性能怪獸,免去后期升級風險與成本。以 Brembo 剎車系統為例,后期改裝市場價約 3 萬元,而 CT5 的出廠集成方案節約 40%成本且不影響質保。再配合 2.0T+10AT 縱置動力總成,CT5 將美式肌肉車的暴力美學與德系精密操控完美融合。
有了產品力,凱迪拉克還需要面對內卷市場的比答題:價格是否足夠有誠意。
當凱迪拉克宣布全新 CT5 限時一口價 21.59 萬元起時,這個比它的競品寶馬 325Li 終端優惠 8 萬元之后還低。更激進的是「戰損回血禮」——碰撞定損超 30%直接換新,徹底打破性能車保值率魔咒。再配合上 V-Club 性能車俱樂部提供的免費賽道日、黑翼試駕和殿堂級駕控培訓,凱迪拉克正在構建從購車到玩車的全生命周期信仰體系。
在電動車大行其道的時代,凱迪拉克也在盡可能地用更精準的產品定位吸引不同的用戶群體,比如關注「8 年動力總成質保+戰損回血禮」的燃油車堅守派,比如被「超跑四件套」技術下放吸引的性能操控愛好者等等。
燃油黃昏里的破曉之光
當 LYRIQ-V 偽裝車疾馳而過時,凱迪拉克完成了一次時空對話——從 V8 自吸引擎到 800V 純電架構,不變的是對速度本質的追尋。
在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突破 50%的 2025 年,凱迪拉克選擇用全新 CT5 完成一場悲壯而浪漫的逆襲。其 33 英寸 9K 環幕屏與 AKG 16 揚聲器音響證明,機械信徒同樣渴望智能科技;74%高強度鋼車身與 20 項智能駕駛輔助則宣告,安全守護從不是電動車的專利。
正如 Vday 現場燃燒的胎痕所昭示:當多數品牌忙著給電動車裝彩電冰箱時,總需要有人守護內燃機最后的榮光。
結語
在這個算力碾壓馬力、續航取代聲浪的時代,凱迪拉克性能車的存在本身已構成宣言:內燃機的黃昏里,仍有人愿做守夜人,用 V8 的轟鳴譜寫內燃文明的安魂曲與進行曲。
或許終有一天,這場戰役會如勒芒賽場的硝煙般飄散,但至少在浙賽 Vday 的這個夜晚,在被輪胎灼熱的賽道上,「Blood Never Cold」的吶喊仍在回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