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韓國前總統尹錫悅獲釋,法院裁定撤銷逮捕。據韓聯社報道,首爾中央地方法院批準尹錫悅的撤銷逮捕措施申請,尹錫悅將在非羈押狀態下繼續受審。彈劾結果或下周見分曉。對于即將到來的宣判,韓國警方3月5日宣布,宣判當天將把憲法法院周邊區域的警戒級別調至最高級,以應對可能的突發事件。
根據法律,如果憲法法院駁回彈劾案,尹錫悅將立即恢復總統職務。如果憲法法院裁決通過彈劾案,尹錫悅將成為繼樸槿惠之后第二名被罷免的韓國總統。尹錫悅的“突然獲釋”看似戲劇性反轉,實則是韓國司法與政治博弈的必然產物。這場持續51天的司法鬧劇,不僅暴露了韓國憲政體系的深層矛盾,更折射出權力場域中“程序正義”與“政治正確”的荒誕較量。
法院以“小時計算拘留期限”為由推翻檢方“按天計算”的主張,看似是對法治原則的堅守,實則暴露了韓國司法系統的機械教條。當法律條文淪為黨派斗爭的橡皮筋,所謂“程序正義”不過是權力裁量的遮羞布。更諷刺的是,公調處越權調查“內亂罪”的荒唐行徑,竟因“未移交程序”被法院抓住把柄——這讓人想起韓國檢方曾以“歲月號事件”扳倒樸槿惠,如今自己卻深陷程序泥潭,真是“天道好輪回”。
執政黨國民力量黨高呼“法治勝利”,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則冷眼旁觀,這場“司法大戲”本質是彈劾案前的政治緩沖。憲法法院即將在3月中旬宣判,此時釋放尹錫悅,既可避免羈押場所成為政治示威的火藥桶,又能為保守派爭取輿論喘息空間。正如韓國政府官員所言:“從逮捕到審判,沒有一件事是依法進行的”——這句大實話,反而成了對司法獨立的最佳注腳。
尹錫悅支持者沖擊法院的暴力行徑,與反對派“司法向權力低頭”的怒吼,共同構成了韓國社會的割裂圖景。當司法淪為黨爭工具,民眾對“青瓦臺詛咒”的戲謔嘲諷,實則是對制度性腐敗的絕望抗議。難怪有韓媒調侃:“韓國總統下臺姿勢比上任還多,唯一不變的,是看守所的WiFi信號永遠滿格。”
從樸槿惠到尹錫悅,韓國總統似乎注定要走進“被彈劾-入獄”的循環。目前61歲的韓國代總統崔相穆,估計心里一如打翻了五味瓶,很是難上,穩也好,讓位也罷,均非什么好事。這背后,是檢察系統權力過度集中、政黨惡斗不可調和的制度性缺陷。當法院一邊高喊“程序正義”,一邊默認檢方與公調處的“默契配合”,所謂“三權分立”不過是鏡花水月。正如分析指出:“司法獨立與社會信任危機,正在共同殺死韓國的民主基因。”
總之,尹錫悅今天的獲釋,與其說是司法糾錯,不如說是政治妥協的產物。當法律淪為權力游戲的籌碼,當民主制度滋養出如此荒誕的生存法則,我們看到的不是法治的光輝,而是制度性腐敗的癌細胞正在吞噬韓國的憲政根基。至于這場大戲的終章——彈劾案的結果,或許正如韓國網友所預測:“無論誰笑到最后,輸家都是這個國家的民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