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投稿將同時發布六大平臺
凡發表于大河文學的作品,將自動同步發布于騰訊新聞、騰訊快報、網易新聞、360圖書館、一點資訊、頂端新聞等六大媒體平臺,被多渠道傳播。閱讀量較高的文章還將發布于人氣火爆的今日頭條、搜狐新聞、簡書等大河文學融媒體矩陣平臺。需轉載原創文章的可申請授權(編輯微信:dahewenxue2020)。大河文學投稿郵箱:dahewenxue@126.com
名醫大家陸南山
文/魏福春
知道陸南山,是因為老媒體人錢兄。
陸南山(1904–1988),著名中醫眼科醫師,為中國近代歷史上探索中醫現代化與中西醫結合的先驅,祖籍浙江省寧波市鄞縣,歷代祖傳名醫。17歲在寧波隨父學習中醫,于1926年(時年22歲)在上海開設眼科門診。數年后因醫術出眾,聲譽鵲起,而逐漸名滿江南。
陸南山吸收西洋醫學的精華,結合傳統中醫,在實踐中總結、思考、提高,終成名家大醫,是我國中西醫眼科學界的一代宗師,也是我國中西醫結合的先驅和典范。
陸南山與德制裂隙燈
陸南山中醫眼科門診初設于上海虹口,后因戰亂遷至上海南京路鴻仁里,以善治眼疾而聞名,在江南地區尤為著名。陸南山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已開始采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醫治療眼疾,并注意到中藥與青霉素等西藥結合使用的療效;陸南山是最先引進眼底鏡,裂隙燈,顯微鏡等西式檢測儀器建立檢測標準的中醫眼科醫師。解放后在上海第二醫學院(現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任眼科學教授,學術委員會委員,醫療系二部中醫教研室主任,仁濟醫院中醫眼科主任,中華醫學會第十八屆理事會理事,中華中醫眼科學會名譽主任委員等職務。一九五六年七月在北京參加中華醫學會全國代表大會期間,受到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接見。著有“眼科臨證錄”,主編“中國醫學百科全書中醫眼科學”分冊,并在專業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二十多篇,是眼科學術界的元老,為我國中西醫眼科學的發展與提高,做出了突出貢獻。
陸南山處方手跡
上海南京路鴻仁里陸南山眼科診所從民國時期,一直到文革前,都是上海名震一方的中醫眼科診所,是解放后上海極少數仍被允許開業的??崎T診之一。當時的上海民間有中醫“三大山”之說,即骨傷科石筱山,眼科陸南山,婦科朱南山,可見當時陸南山眼科診所名氣之大。
陸南山教授善用金針治療,效果往往立竿見影。遇到急性眼病時,如細菌性角膜潰瘍,病毒性角膜炎,急性虹膜睫狀體炎等,患者常眼瞼疼痛痙攣,畏光流淚,即中醫所說“睥脹頭疼淚似湯”。因疼痛不能睜眼,醫師檢查十分困難。陸南山用金針刺風池或太陽穴,或二穴并用,針刺手法較強,起針后患者頓覺眼睛輕快,疼痛畏光流淚好轉,痙攣解除后即可檢查,這即是我國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廣泛推行的針刺麻醉,而陸南山教授早在三四十年代就已應用在眼科疾病的臨床診療上。對某些視神經萎縮,視網膜炎,黃斑變性,動眼神經麻痹,提上瞼肌麻痹等疾病,陸南山教授也常使用金針技術治療,常用穴位有曲池,偏歷,迎香,承泣,眼明,四白等二十幾個,有時還輔以方藥,針藥并用,以得到更好的療效,其神奇的金針手法,常常技驚四座,恍如華佗再世。
陸南山教授同樣是立法處方的高手。晚年總結了自己一生的經驗,寫出了“眼科臨證錄”一書,記錄分析了14種主要以中醫方劑治療的眼科疾病和各種醫案80例,每例均有檢查,診斷,辨證,處方與治療說明等內容,為后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
陸南山教授最著名的醫案當屬新中國開國中將皮定均。皮定均(1914年-1976年)為新中國開國中將,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解放后任福州軍區司令員。陸南山教授受邀去福州為皮定均將軍治療眼疾。皮定均將軍身穿布衣布鞋親自走去招待所看望、迎接陸南山教授,沒有隨從,沒有汽車,完全是一個普通老百姓的打扮。皮將軍解釋說不是公事,不坐公家的汽車;邀請陸南山教授去家里做客,端上來的菜蔬全是自家院里所種,葷菜也是皮將軍自己掏錢購買。皮將軍毫無架子,非常熱情,又公私分明,簡單樸素,使陸南山教授深受感動。二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病者乃養生之父母
陸南山教授一生救治眼疾患者無數,尤其是疑難雜癥,會全力以赴,反復思考反復研究,務求治好頑疾為病人解除痛苦。陸南山教授常說一句話:“病者乃養生之父母也”,主要是指對待病人要如同對待父母親一樣,真心實意地關心他們,為他們服務。因此,不論是達官貴人,還是城鄉窮困者,均同樣細心治療,有經濟十分困難者,免費掛號并贈送藥品,對特別窮苦者,有時還贈送現金,以解除患者困境于一時。
陸南山與夫人吳卿攝于上海湖南路花園,時年59歲
陸南山的女兒陸慧珠回憶說:“解放前直至文革前,為了方便貧苦民眾來看病,父親每天下午4點后在診所設立不收費的義診,凡無力付費的患者,他都在處方上蓋上“義診”一章。那時因為營養不良而患“夜盲癥”的幼兒很多,他在診所寫字臺右邊大抽屜里放有幾十瓶魚肝油,遇有需要的即拿出一瓶送給對方,并示范幼兒如何服用。”父親還跟她說:“很多路途遙遠的貧苦病人,他們常常要到病重時才會來看病,并且非常信任崇拜他,到診所看了一次病就認為好了,不需再來復診。”遇到這種情況,父親就會親自寫信去詢問病人情況并給予指導。有時還會請長途而來的病人在診所留宿,以方便他們看病。
三年自然災害時期,陸南山教授主動把掛號費從一元二毛減為六毛錢,凡是沒有看好的病人都主動退還診療費。改革開放后仁濟醫院計劃開設專家門診,與陸南山商量提高收費,收取專家門診掛號費,但陸南山堅持只收幾塊錢的普通門診掛號費。
名醫名門之后
陸氏家族為月湖(又稱西湖)甬上四大家族之一。上海圖書館館藏有珍貴的十余冊“四明月湖陸氏宗譜”,首序為陸氏先祖明朝刑部尚書陸瑜所作。陸瑜(1409–1489),字廷玉,唐朝著名宰相陸贄之后,浙江寧波鄞縣人,明宣德八年(1433)進士,官至刑部尚書。
從陸瑜首序開始,經歷代連續修譜,直至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月湖文九房十九世孫陸本豫的末序,跨越時空將近500年。據該族譜記載,月湖陸氏宗族共有七支,七支上溯名人無數,包括東吳大將陸遜、大唐賢相陸贄、南宋詞人陸游,以及無數舉人、進士等。
陸氏南山屬第七支,七支的六世在明朝已官至醫學正科一職,相當于現在的衛生廳長。以后七支歷朝歷代為醫者層出不窮,到二十世孫陸南山及其后代,經過不懈的努力,其名聲已響徹江南一帶,達到一個醫學世家的高峰時期。
當今的陸氏家族后代,在醫學上不僅橫跨中西醫眼科,而且在血液病學,免疫學,外科與創傷外科學,皮膚病學等領域都有極高建樹,陸南山之子陸道培院士及其后代,甚至在京畿大地上建起了規模宏大的血液病??漆t院。月湖陸氏家族在中國醫學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名醫世家貢獻卓越
陸南山教授對很多眼疾,如面神經麻痹,動眼神經或外周神經麻痹,眼肌麻痹,內外斜視,視神經萎縮,眼底出血,視網膜炎,角膜炎,葡萄膜炎,青光眼等有一套自己獨特“秘方”,深得病者贊譽。
鑒于陸南山教授對中國中醫事業發展所做出的卓越貢獻,1986年國家衛生部中醫藥管理局啟動了“繼承著名中醫陸南山臨床實驗研究”的科研項目,分別由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仁濟醫院,紅光醫院及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承擔。1992年由廣安門醫院陸麗珠、唐由之領銜研究的外眼壹號眼藥粉治療角膜云翳的臨床與實驗研究,以及仁濟醫院,紅光醫院由陸道平領銜研究的中醫藥治療原發性開角性青光眼,通過上海市衛生局的科技鑒定,榮獲衛生部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二等獎。
陸南山教授一生獲譽無數。作為一家之主,他不忘時時教育家族后代為人處世的道理,特別強調業精于勤而荒于嬉,對子孫后代寄予了殷切希望。陸南山教授的后代及學生在中國醫學事業,尤其是眼科醫學上亦有非凡成就:陸南山之子陸道炎,眼科醫師,前新華醫院眼科主任,我國著名白內障專家,第一臺眼底照相機研制人、我國冷凍摘除白內障摘除器和手術研發、推廣眼科顯微手術第一人。陸道炎妻子舒愛麗,眼科醫師,前上海第四人民醫院眼科主任、副院長,我國著名青光眼專家。陸南山親授弟子唐由之,我國著名中醫眼科專家,國醫大師,前中國中醫研究院名譽院長。陸南山之女陸麗珠,前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原藥劑科主任,主任藥師,首都國醫名師。陸南山之子陸道平,眼科醫師,前上海紅光醫院眼科主任,我國著名青光眼專家。陸南山親授弟子袁慧麗,中醫眼科醫師。陸南山之子陸道培,血液科醫師,中國工程院院士。
行文至此,感慨系之,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可惜因對醫學,乃標準門外漢一個,不免顧此失彼,掛一漏萬,好在這里只是做一個介紹,或者說推廣,目的只有一個,為了讓更多的朋友知道陸南山教授。
作者簡介
魏福春(凡生),上海市作家協會會員、上海老新聞工作者協會會員,中國微型小說學會會員。1983年起先后在《萌芽》《電視電影文學》《小說界》《作家天地》《當代人》《小說月刊》《短篇小說》《檢察日報》《金山》《紅豆》《揶城》《今日中國》《解放日報》《文學報》《羊城晚報》《新民晚報》等報刊雜志發表小說、小小說、散文隨筆等數千篇。40余篇小小說分別被《高中語文讀寫指津(小說卷)》、中國微型小說精選集《如有來生》(中文版英文版)《微型小說月報》《微型小說選刊》《語文教學與研究》《青年博覽》《新讀寫》《新智慧文集》《民間故事選刊》《喜劇世界》等轉載、收錄。著有小說、散文集:《夢開始的地方》《飄逝的夏日》《書房里的香水百合》《辦公室里的男孩與女孩》《門口有只小白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