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和戰,戰爭罪犯是必須拘捕的。我們的八個和平條件的第一個,就是懲辦戰爭罪犯及其他罪大惡極的幫兇們,例如胡適、鄭介民、葉秀峰等人,企圖繼續作惡。你們現在就應偵察他們的動向,以便你們在不論是和平開進或者戰斗解決時,能夠不失時機,一律拘捕,交給人民法庭判罪。”
這段話出自毛主席在1949年1月寫下的淮海戰役賀電,在他筆下,胡適這位盛極一時的知名文人卻是不可饒恕的戰犯幫兇。
匪夷所思的是,時至今日,居然還有不少學者為胡適揚幡招魂,稱他是“民國大師”、“文人風骨”,凡此種種洗白與毛主席當年的評價大相徑庭。
眾所周知,毛主席歷來對中國文人是極為尊崇的,胡適之所以成了他的心頭恨,究其原因必定是觸碰了他的心中禁忌,正是毛主席向來看得比生命還重要的中國主權問題。
多少年來,無論任何人、任何勢力想要打中國主權的主意,毛主席都會毫不客氣地給予回擊,堂而皇之地將中國主權視作兒戲的胡適,注定是洗也洗不白的存在。
當然,所謂口說無憑,不妨回看歷史,我們大可以在胡適當年對張學良、宋子文說過的話乃至他在北大課堂上的公開講話中找到答案。
先要明確一點,胡適是不贊成共產主義的,同樣也反對三民主義,在他心中,世界上最好的政治體制就是美國,這一點與他的個人經歷和哲學信念有關,身為實驗主義者向來不主張所謂的“終極真理”。
這樣的特質,從個體角度來講無傷大雅,偏偏胡適當年極為接近權力核心,在“九一八事變”爆發后提出“對日妥協”的主張,對中國主權、民族利益都形成了根本性的傷害。
胡適與張學良的交往始于20年代末,胡適曾受邀到東北講學,中原大戰爆發后,胡適還曾勸慰張學良要珍惜權力、謹慎行事。
1931年9月19日,也就是“九一八事變”爆發的第二天,張學良就曾問計于胡適,沒成想,胡適居然說了“八字箴言”。
“依靠國聯,聽命中央。”
后來發生的事就可想而知了,國民政府對外妥協、依靠國際聯盟的態度,加上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信念,給了日寇在中國東北肆意妄為的好機會。
雖說胡適對張學良的建議并不見得會起到關鍵作用,可那八個字恰恰證明了他視國家主權完整為兒戲的態度,東北同胞為此付出血淚代價也與他無關。
隨著侵華戰爭拉開序幕,胡適的思想主張變得更加消極,最主要的原因來自他對于中日力量的對比以及國內外形勢分析。
“如今東北已經淪陷,我們又打不過日本,為何不能順水推舟,將東北送給日本、承認偽滿洲國,這樣至少能換回其他地區和平發展的機會和空間。”
這便是胡適當年對宋子文說的話,實實在在證明了胡適擁護蔣介石“不抵抗政策”、對日妥協的立場,甚至還在歪曲國際矛盾。
此言一出,宋子文不禁冷汗直流,隨即拍案而起,聲嘶力竭地表達不滿,后續還在給蔣介石的信中著重提到了此事。
雖說宋子文并不是剛正不阿的民族斗士,可聽到胡適的這番言論還是會感到心驚肉跳,至于胡適因何悲觀至此,“鴕鳥心態”的背后恰恰是他對祖國的蔑視與嫌棄:
其一,日本是受過現代科學工業洗禮的強國,中國從上到下都沒有現代化,整個國家都沒有走上科學工業的路,無能反抗也無能收復失地。
其二,即便中國與日本開戰,也只能迎來‘摧枯拉朽’般的失敗,基于敵強我弱的事實,中國斷不可與日本直接、正面交戰,而應該通過外交來緩和局面。
試問,哪個國家都不是以強國姿態橫空出世的,羸弱是走向強大的必經之路,可胡適偏偏忽略了這一點,又或者,當年無限向往美帝強大的他,根本就對“中國崛起”這件事不抱希望?
有關于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似乎可以在昔日北大教師李祖萌筆下《胡適宣傳三日亡國論受窘北大禮堂》這篇文章中找到答案。
“當時,我就站在講臺旁,看見胡適站在臺上大聲鼓吹,他說一句、臺下唏噓一陣,我也只聽到‘打仗三日就亡國’的謬論。”
那一天,北大學子必定對他們昔日敬愛的文學院院長胡適感到無比失望,面對愛國赤誠的莘莘學子,他卻一口咬定“要對日本和平,不可辜負日本”,面對質疑,不惜拿出封建家長作風試圖展開壓制。
“你們不能算是北大的學生,真正的北大學子是有理智的,是應該站出來保護真理的!”
真理是什么?或許,在胡適心中,打斷鐵骨換媚骨、自廢武功變慕強、低聲下氣盼和平才是中國最好的未來。
當然,筆者在本文說了這么多,并沒有藐視胡適后續受命赴美爭取抗日美援,促成美國政府給予中國的2500萬美元借款,這些成績的確也是他對抗戰勝利做出的貢獻。
只不過,與無條件為國而戰的勇士們相比,只能說,他的演技真的太拙劣了,畢生惟愿“要養成一個無偏無黨之身”、“為國家做一個諍臣,為政府做一個諍友”,結果卻是到處宣揚他“渴望和平”的妥協幻想。
不禁想到毛主席當年提出的“槍桿子里面出政權”,這是對胡適的堂而皇之最好的反擊,畢竟,中國的主權完整、民族獨立、國家富強終究都建立在了槍桿子之上。
一代代中國人為了捍衛祖國主權完整付出了無數血淚,對此,即便如今還有人想要洗白胡適,毛主席早已看透一切。
一位沒有愛國心的文人,注定洗不白!
參考文獻:
《別讓歷史人為地模糊起來__...生回憶胡適與北大五十年校慶_苑容宏》
《胡適對抗日戰爭態度的轉變_安月喬》
《北大竟有如此說胡適的書關于《翦伯贊傳》的一點非議》
《胡適究竟是不是“戰犯”?》人民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