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烏停戰前的關鍵時間節點,中方的一個簡單行動,成功撬動了維持全球秩序的戰略杠桿。據中方駐烏克蘭大使館傳來的消息顯示,2025年3月6日,中烏簽署了《烏克蘭豌豆輸華植物檢疫要求議定書》和《烏克蘭野生水產品輸華檢驗檢疫和衛生要求議定書》。
烏克蘭農業部長科瓦利承認“中國是烏第一大貿易伙伴”,并表態將“逐步完善對華出口種類”,為實現烏克蘭經濟復蘇注入強大動力。從實際角度出發,烏克蘭素有“歐洲糧倉”之稱,中國又是全球第一糧食進口國,一旦協議落實,既可以滿足中方的糧食需求,又能對烏克蘭捉襟見肘的財政起到提振作用。
我們總是見到澤連斯基同美國周旋,不是要武器,就是要錢。而特朗普時不時地對澤連斯基進行極限施壓,要么斷掉武器供應,要么停止資金支持。試想,如果烏克蘭手里有足夠多的閑錢的話,可以繞過美國,直接從北約采購武器,澤連斯基也就不用在白宮被特朗普各種數落。
歐洲對烏180億歐元重建基金因內部分歧擱淺,烏克蘭固然可以用稀土礦換來美國的軍援,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協議中規定的巨額貸款本息,烏克蘭人民10輩子也還不清,實在是飲鴆止渴。這樣一看,中烏之間的“造血式”合作,是唯一能夠保留烏克蘭主權又能緩解經濟壓力的破局手段。
這里需要申明的是,中國同烏克蘭展開經貿合作,不是為了變相支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正如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回應是否對俄羅斯進行武器援助時說:若是中國真的對俄軍援,局勢早不是今天這樣了。
也就是說,中國同烏克蘭以及俄羅斯的經貿往來,都是正常合作,從來不針對第三方。三年以來,中方在同俄羅斯進行合作的時候,并沒有因此就和烏克蘭斷了商務聯系。正如我國外交部對外說的那樣,中國和烏克蘭早在2001年就建立全面友好關系。
話說回美國,一貫的作風是朝令夕改,撕毀協議也是家常便飯。澤連斯基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樣,左次三番與美國談合作,也是實在沒有辦法。將烏克蘭人民的安全綁定在美國的戰車之上,很難得到有力的保障。
當然了,中國同烏克蘭簽訂的2項的協議,不僅僅是進行一次常規的等價交換,更像是在向世界宣示,中方有信心解決俄烏危機的心。中方始終站在中立一方,中方一再強調,只有包括烏克蘭在內的所有利益方一同走向談判桌,俄烏問題才可能得到根本的解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