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聚焦!
2025年2月27日,小米發布了其最新車型SU7 Ultra,瞬間點燃全網。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波熱度的余震竟然還傳遞到了醫藥圈。
機智的朋友或許已經猜到,卷入其中的正是,中華老字號——云南白藥!
隨著小米的爆火,云南白藥的舊事也被重新提及,再度成為輿論焦點。
終止副業,迷途知返
從2019年起,云南白藥便踏上了投資“副業”的探索之路,而2020-2021年則是其歷程的關鍵轉折點。
數據顯示,云南白藥偏好選取小米集團、恒瑞醫藥等行業龍頭企業作為標的,這也是小米爆火后,云南白藥成為焦點的原因。
2020年,云南白藥獲利23.31億元,這筆收益在其凈利潤中占比高達57.8%,撐起了超一半的利潤收入!
盡管這一舉措被外界認為有些偏離主業,但卻扮靚了業績。
2020年,云南白藥凈利潤躍升至55.16億元,攀上歷史巔峰,同比增長31.85%,是近十年來增速首次突破30%!
截至2020年末,云南白藥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資產達到約112.3億元,占總資產的20.34%。
不過,高回報就伴隨高風險。
到了2021年,整體經濟增速放緩,云南白藥直接被這陣寒流打回了原形,公允價值變動虧損約16億元,公司凈利潤大跳水,近乎減半。
經此一役,云南白藥痛定思痛,開始逐步抽身。
到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徹底終止這項“副業”,一門心思撲回到自家的“主業”上,這場風波終于落下帷幕。
如今,小米“飛黃騰達”,云南白藥又遭熱議。可見,對企業來講,把主業牢牢抓好,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手握重金,如何花錢成新難題
云南白藥能調動巨額資金開展“副業”,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公司不差錢。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公司僅貨幣資金就高達140.2億元!
而“副業”不做了,公司閑錢怎樣花也就成了關鍵。
- 進行巨額分紅。
盡管云南白藥栽了個大跟頭,但可喜的是,公司對股東依舊十分慷慨。
在過去的兩年里,公司股利支付率始終保持在90%以上,連續六年累計分紅直逼200億元!
公司用真金白銀進一步地提升了股東獲得感!
- 注資上海醫藥。
2022年4月,云南白藥豪擲112億元入股上海醫藥,希望借助這次合作給公司醫藥研發再添把火。
如今,云南白藥已成為上海醫藥的第二大股東,且所持股份將于今年4月解除限售,這將進一步增強云南白藥的資金流動性和財務靈活性。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醫藥在近兩年來,始終維持著超40%的股利支付率,這意味著云南白藥作為大股東,將持續享有穩定收益。
- 出資設立基金。
2024年11月30日,云南白藥發布公告稱,要和中銀國際投資一起設立云南省中醫藥大健康創新基金,規模70億。
其中,云南白藥拿出50億自有資金,出資占比達71.43%。
換言之,就是云南白藥也做起了LP(有限合伙人),成為創投機構的“金主”。
這么做有三個好處:
- 公司可以把精力集中在主業上,從源頭到終端,全方位發展醫藥大健康業務。
- 公司可以利用基金項目,把產業鏈上的資源整合起來,讓公司既能靠自身研發創新,也能通過對外合作、尋找新業務來實現發展。
- 基金可以讓錢生錢,增厚業績。
事實上,在設立基金方面,云南白藥并非孤例。
早在2023年,茅臺就斥資100億元參與設立兩只產業發展基金。
到了2024年,米哈游、海瀾之家、五糧液等頭部公司也紛紛跟進,或是大舉出資,或是設立機構,出手十分闊綽!
進入成熟期,尋求新增長點
眾多公司之所以不約而同做起LP,是由于它們大多已步入成熟期,期望設立基金來建立自身增長的第二曲線,而云南白藥亦是如此。
根據財報數據,公司自2015年起營收增速放緩,營收增長率從原本的20%左右降至15%以下。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增速更是低至0.76%,發展近乎停滯。
為什么會這樣呢?
眾所周知,公司最重要的兩塊業務是藥品和健康品,分別有兩大王牌:創可貼和牙膏。
據統計,在2023年,云南白藥創可貼市占率達66.5%,在全國斷層第一!
同年,云南白藥牙膏市占率為24.6%,已連續五年位居國內牙膏市場首位,產品競爭力十足!
不過,雖說云南白藥和片仔癀一樣,都有國家絕密配方的競爭優勢,但由于創可貼和牙膏領域進入門檻低,云南白藥產品的市場可替代性很高,所以市場競爭激烈,市場份額增長空間有限。
因此,公司開源節流,雙管齊下!
首先,在節流方面:
公司憑借全產業鏈布局的優勢,大力推行降本增效,積極推進智慧工廠建設,實現全產業鏈數字化管理,有效提高生產效率與費用管控。
2022-2024年前三季度期間,公司毛利率從26.32%穩步攀升至28.4%,凈利率從7.78%大幅增長至14.47%,盈利能力顯著提升!
其次,在開源方面:
公司積極切入創新藥賽道,瞄準核藥和單抗領域。
2022年9月,云南白藥投入2000萬元,購得PSMA靶向核藥相關專利。
并且公司基于這項專利研發的前列腺癌診斷核藥INR101注射液,現已獲批開展臨床試驗,且已完成I/IIa期試驗;與之配套的前列腺癌治療核藥INR102注射液,IND申請也已獲受理。
2024年6月,公司又引入一款針對腫瘤惡病質的抗GDF15單抗KA-1641項目,目前處于臨床前生產工藝研究開發階段。
以上項目如果能順利進入臨床三期并實現商業化,有望為公司創造新的收益。
加之,上文提到的注資上海醫藥、設立基金項目,可見公司一直在積極集中資金探尋新的增長點!
最后,總結一下:
盡管云南白藥業績增長陷入停滯,但憑借多年積累,資金依然雄厚。
面對激烈的競爭,公司憑借品牌優勢積極運作資金,既分紅回饋股東,也設立基金、研發創新藥,全力布局產業,試圖打造“新矛”,沖破增長瓶頸。
征程萬里,任重道遠!
關注飛鯨投研(id:Feijingtouyan),立即領取最有價值的《成長20:2025年最具有成長潛力的20家公司》投資報告!
來源:飛鯨投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