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機動車成為人們日常出行的重要工具,我國駕駛人群體中女性比例持續攀升,持證比例已接近全體女性的30%。她們,或為便利日常出行,或為休閑娛樂放松,或為助力職業發展,已成為道路交通中一道亮麗風景線。
一、我國女性駕車呈現多元化特征
(一)我國女性駕駛人已接近2億,占駕駛人總量的36.7%。
根據公安部交管局統計,截至2024年,我國駕駛人總量已突破5.4億,其中女性駕駛人接近2億。近5年來,我國女性駕駛人總量增長迅速,年均增長率達7.3%。
圖1 近10年我國女性駕駛人總量增長趨勢
(二)中青年女性駕駛人占比高,老齡化程度逐步加深。
我國女性駕駛人中,35歲以下群體占比最高,為44.2%;36至50歲群體次之,為43.4%;50歲以上群體再次之,為12.3%,60歲以上群體僅占1.8%。數據表明,80后、90后中青年女性群體占比超70%,構成了女性駕駛人群體的主要力量。
在生活中,她們承擔著多重角色。一些人是家庭中堅力量,是妻子、女兒、母親、寶媽或孕媽,以短途出行為主;一些人是職場擔當,努力奮斗在工作崗位上,以日常通勤為主;一些人是職業駕駛人,從事網約車、客貨運、快遞外賣等職業,穿梭在車水馬龍的大街小巷。2024年,國內多家出行服務平臺的數據顯示,女性職業駕駛人數量持續增長。
此外,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加深,60歲以上女性駕駛人也在持續增加,近五年年均增長率達到29.9%,總量達到352.9萬人,大約每三年就翻一倍。
圖2 2024年女性駕駛人年齡分布
(三)女性準駕車型選擇多樣化,駕駛需求分散化
C1、C2準駕車型占主體
目前,中國女性群體中持有C類駕駛證接近1.5億,占女性駕駛人總量的77.1%。其中C1、C2準駕車型備受女性駕駛人青睞。近五年來,C1準駕車型年均增長率達5.4%,占據主體地位。同時,隨著自動擋車型的普及,持C2準駕車型女性駕駛人數量迅速增長,年均增長率達35.2%。
圖3 2024年女性持證情況(小車類駕駛證)
80后成A3、B2準駕車型申領主力
女性的駕駛需求正在從日常出行向多元發展轉變。從近五年的AB類準駕車型申領數據來看,A3、B2準駕車型的申領需求穩步增長,年均增長率分別達3.4%和1.9%,年齡以80后群體為主。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女性在公共交通、物流運輸等行業的就業機會和職業發展空間正在逐步擴大。
圖4 2024年女性持證情況(大車類駕駛證)
摩托車騎行成女性群體新寵
女性駕駛人申領摩托車駕駛證的熱情日益高漲。從近五年的駕駛證申領數據來看,D、E準駕車型的申領需求持續攀升,年均增長率分別達27.0%和4.4%。一方面,年輕女性將摩托車視為時尚和個性的象征,享受著騎行帶來的獨特樂趣,成為英姿颯爽的女騎士。另一方面,隨著快遞外賣行業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女性加入了快遞外賣騎手的行列中。
圖5 2024年女性持證情況(摩托車類駕駛證)
二、女性駕駛人安全駕駛特性
在日常駕車時,女性駕駛人更加重視遵守規則和謹慎駕駛。因此,她們的高風險行為較少,且事故嚴重程度較低。然而,隨著交通環境的日益復雜,女性駕駛人同樣面臨著諸多挑戰。
(一)身心狀態與日常習慣方面
女性駕車更易感到緊張。這主要源于女性對自身駕駛能力的低估,導致缺乏自信,從而產生緊張感。其實,在實際駕駛中,女性的駕駛技能往往高于其自我評價,尤其是在危險感知方面更為敏銳。她們擅長識別潛在風險,并提早采取措施。
身體易疲勞但忍耐力較強。由于女性的肌肉含量、韌性和耐力相對較弱,長時間保持同一駕駛姿勢,更容易引發身體的疲勞。盡管如此,女性往往表現出較強忍耐力,傾向于忽略身體的不適,堅持完成駕駛任務。這可能導致注意分散或反應減慢,影響駕駛安全。
日常習慣或藏安全隱患。女性駕駛人更加關注自身形象和車內環境的舒適度。然而,一些小習慣可能在不經意間影響駕駛安全,例如,穿著高跟鞋駕車、停車等待紅燈時化妝、夏季使用遮陽衣帽,以及對車內空間過度裝飾等,都對安全行車造成不利影響。
(二)車輛檢查與功能使用方面
對車輛檢查與維護關注較少。一些女性駕駛人會忽視車輛的日常檢查,例如對油液更換周期、輪胎胎壓變化、剎車片磨損情況等關注較少。這些疏忽可能增加車輛安全風險,影響駕駛安全。
對車輛基礎功能熟悉度較低。一些女性在車輛機械方面缺乏興趣,她們更關注車輛的智能化、便利性和舒適性功能,但對車輛儀表盤標識和基本功能(例如遠光燈、霧燈標識,以及車窗除霧、防眩目后視鏡功能等)的熟悉度較低,這可能會在緊急情況下導致操作失誤。
(三)環境感知與情景應對方面
空間判斷能力稍有欠缺。保險理賠數據顯示,女性駕駛人在低速狀態下操作失誤導致的理賠案件占比較高。這反映出女性駕駛人在空間尺度感知與判斷方面相對較弱,主要體現在停車、會車、變道等需要精確判斷空間距離和盲區范圍的駕駛操作中。
復雜狀況影響安全駕駛。女性駕駛人在處理復雜交通狀況時或面臨挑戰。一是復雜路況。事故數據顯示,女性駕駛人在交叉口發生的交通事故數量占所有區域的25%,是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最突出的區域。二是復雜情形。女性駕駛中遇到孩子哭鬧、交通事故等情形時,可能會因應對經驗欠缺稍顯吃力。三是照明不良。女性駕駛人在雨天、夜間等情況下更容易發生事故。這是由于女性對光線更為敏感,在光線不足時,難以看清道路邊緣和障礙物輪廓,導致誤判風險增加。四是突發狀況。女性駕駛人在突發狀況下應激反應更為強烈,尤其在行人突然穿越道路時。這種應激反應雖然有助于提前覺察風險,但也可能因臨時慌亂導致操作失誤。
三、女性駕駛人出行安全提示
值此“三八”國際婦女節來臨之際,結合女性出行特點,送上安全駕車出行攻略,溫馨提示廣大女性,駕車時增強自身交通安全意識,安全與從容駕車。
(一)日常駕車
駕駛室內排除隱患
女性愛美且注重細節,往往會裝飾車輛內飾,提升駕駛體驗。但在美化車輛的同時不能忽視這些影響安全的細節。
清理車內環境:一清前后車窗懸掛物。移除前后車窗、后視鏡上懸掛、粘貼的抱枕、玩偶,以及尺寸過大過長的飾品、擺件,避免遮擋視線。二清中控臺擺放物。清理車內中控臺、變速桿、前后排座椅區域內雜物。切勿在車內擺放香水、清新劑等揮發性液體,以及碳酸罐裝飲料,手機、電腦等帶有鋰電池的電子產品,這些物品容易膨脹,尤其在夏季高溫環境下會有爆炸危險。三清座椅腳下障礙物。清理座椅下方、腳墊、踏板區域內的垃圾、雜物,尤其注意拾起兒童乘車后掉落的玩具、零食等物品,避免車輛行進過程中,物品滑落、滾動卡住制動踏板。切忌將手包、皮鞋等物品隨手放在腳下影響踏板控制。
安置個人物品:上車時,將隨身攜帶的水杯、手包、背包、化妝品等物品,提前安置在車內水杯槽、置物架、儲物格、后備箱等固定位置,避免緊急剎車、轉彎時物品掉落,卡住踏板等發生危險。此外,避免分心拿取或低頭彎腰撿拾物品。
固定導航位置:手機固定在方向盤右邊的出風口或中控臺上,使手機與方向盤的水平位置對齊。調高導航語音提示音,減少查看導航頻率。開車過程中,全程保持目視前方道路,雙手扶握方向盤,切忌一手拿手機,一手握方向盤。
防曬不能擋視線
寬檐的遮陽帽、深色太陽鏡、遮陽面罩、防曬手套都是女性常用防曬裝備,但它們會妨礙駕駛人對道路情況、信號燈顏色的辨識與觀察,延遲視覺傳達,延長反應時間。眼部防曬及防護:優先通過調節汽車遮光板,遮擋直射進車內的陽光。佩戴墨鏡時,選擇色調柔和且舒適的偏光鏡,過濾路面環境反射光和眩光污染,讓視線變得更清晰。但在夜間或光線較暗的環境中,要及時摘下墨鏡。皮膚防曬:避免寬檐的防曬帽、防曬口罩、面罩遮擋開車視線,增加開車時的觀察盲區。避免使用缺少防滑設計的絲絨手套等,影響方向盤抓握,增加失控風險。
服飾著裝要輕便
杜絕穿高跟鞋開車。穿高跟鞋可以彰顯美麗、挺拔,但鞋跟高度、厚度都會影響踏板腳感和踩踏力度,甚至在汽車腳墊處堆積大量褶皺,限制踏板的活動范圍,當車輛需要緊急剎車時,出現腳底打滑、剎車踩不到底等危險情況。開車時,常備無跟且有彈性的平底鞋、運動鞋,方便控制踏板,也舒適合腳,減緩疲勞。同樣切忌開車時赤足或穿拖鞋。
衣著服裝不影響駕駛操作。開車時,服飾著裝以舒適、不影響肢體活動為要。避免緊身衣、蝙蝠袖、帶有長飄帶的服裝影響手臂活動及方向盤操控。
開車途中切勿分神化妝。在紅綠燈停車間隙化妝,人的視線會從道路移開,從而忽視了對周圍車輛情況觀察。當信號燈轉為綠燈,遇后車鳴笛催促,駕駛人在緊張、慌忙下起步,容易操作錯誤,引發事故。
夜間行車善用燈光
正確使用遠近光燈。夜間打開前照燈后,一般默認是近光燈,此時儀表盤上綠色車燈標志亮起(圖案為燈光的照射方向斜著向下)。近光燈適合在夜間照明條件良好的城市道路,以及近距離跟車、會車時使用。通過撥動燈光操縱桿可以切換成遠光燈,此時儀表盤上藍色燈標志亮起(圖案為平行照射)。在照明條件較差的鄉村道路或者高速公路行車時,遠光燈能夠提供更遠、更廣闊的照明范圍,讓駕駛人提前發現遠處的路況變化,爭取更多的反應時間。在夜間通過急彎、坡路、拱橋、人行橫道或者沒有交通信號燈控制的路口時,要交替使用遠近光燈,提醒前車及對向來車注意。開啟防眩目功能。夜間遇后車持續開啟遠光燈時,開啟后視鏡防眩目功能,有效吸收和減少強光的反射,避免駕駛人視線受到干擾,確保行車安全。依據車燈光線預判風險。通過車輛前照燈光線以及后視鏡判斷周圍車輛動向、路面坡度,提前預防盲區內有行人、非機動車突然竄出,造成躲閃不及。
(二)特別提示
寶媽駕車:提前準備 做好細節 從容應對
孩子乘車時可能出現哭鬧叫喊等影響駕駛的行為,為避免分心駕駛,特送上以下幾條建議:出行前備齊裝備。出行前除了日常出行裝備,還要準備零食、玩具等互動工具。從容應對孩子哭鬧。盡量在他人陪同下出行,如遇孩子持續哭鬧,不要邊開車邊安撫,避免分心駕駛,選擇安全地點停車,安撫好后再開車。準備兒童安全座椅。根據兒童的年齡、體格為寶寶準備安全、合規、舒適的兒童安全座椅。行車時開啟童鎖。行車時提前落下童鎖,鎖死車窗按鈕,防范孩子誤觸開關,或將頭、手等任何身體部位探出車外的危險行為。停車后接孩子下車。停車后主動接孩子下車,避免孩子下車時沒有及時觀察后方通過的行人、車輛,導致“開門殺”。也防范孩子下車后隨意奔跑,沖入馬路。離車后勿將孩子反鎖車內。車內空間密閉,通風不良,尤其是夏季高溫天氣,車內溫度快速升高,氧氣不足,危及孩子生命安全,所以,離車時一定帶著孩子,哪怕幾分鐘,也不要把孩子單獨留在車內。
孕期駕車:守護母嬰安全。
審慎評估身體狀態。孕婦可能出現惡心、嘔吐、疲勞、困倦等身體反應,妊娠反應還會使孕婦難以集中精力,肢體協調性下降。孕婦要根據孕期階段、身體反應評估身體狀態是否適合駕駛。如有身體不適避免單獨駕車。正確佩戴安全帶。調整肩帶穿過胸部中間且避開腹部,腰帶處于腹部下方緊貼髖骨,避免壓迫隆起的肚子。
特殊時期給特別關注
女性在經歷月經周期、更年期等生理周期時,身體會受到多種激素調節,可能會伴有疼痛、失眠、疲勞等身體反應,以及精神緊張、情緒波動等心理狀態。特殊時期駕車出行,還需格外關注。關注身體感受。注意調整心理情緒,車內提前備好熱水、止痛藥,以備不時之需。提前規劃路線。選擇在平坦開闊路面行駛,避免顛簸路面增加腰腹部疼痛刺激。不宜長時間駕車。盡量避免長途駕駛,感覺疲勞及時停在安全地點調整休息,補充水分和營養。
參考文獻:
[1]馮忠祥,劉強,張衛華,等.女性駕駛人特性與行為機制研究現狀及展望[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6.
[2]曹燕.機動車駕駛人特性對交通安全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3.
[3]周紅梅,蔡曼,盧健明,等.基于DBQ的女性危險駕駛行為影響因素分析[J].物流技術,2016.
[4]T/CITSA 49—2024《面向女性群體的汽車安全設計指南》
[5]任怡靜,黃春曉.基于當前城市道路系統的女性駕駛行為特征研究——以南京市中心城區為例[J].上海城市規劃,2018.
[6]何慶,朱旭姣,彎美娜.不同性別駕駛人的駕駛風險與人口統計學、環境變量關系[J].人類工效學,2019.
[7]仝娜,匡神兵.視覺系統中的性別差異[J].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2021.
[8]陳穎,劉浩學.女性駕駛員應激反應能力研究[J].交通運輸系統工程與信息,2012.
[9]科普中國:日常戴的太陽鏡,開車時不管用?
https://www.kepuchina.cn/article/articleinfo?business_type=100&classify=0&ar_id=511150
[10]孫曉麗,劉雁峰,孫天琳,等.女性月經周期相關表現及影響因素的研究概況[J].中國醫藥導報, 2013.
[11]馬麗爽,陳長香,李淑杏,等.女性更年期綜合征及抑郁影響因素的研究[J].中國老年學雜志, 2009.
[12]蔡娜.女性駕駛員道路交通事故影響因素分析[D].北京工業大學,2010.
[13]《2024數字出行女性生態報告》(滴滴出行發布)
[14]《2024年度女性司機就業數據報告》(T3出行發布)
[15]《2024年度女性貨車司機從業報告》(貨拉拉發布)
文 |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 駕駛人安全研究部
聲明:如需轉載或開白名單,請留言聯系獲取授權!轉載須在文首標注來源交通言究社!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