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是母親,是妻子,是女兒,更是人民警察。她們,用柔情化解矛盾,用堅韌守護平安,用擔當詮釋忠誠。她們,是警營中綻放的鏗鏘玫瑰,是新時代公安隊伍中不可或缺的“她力量”。在“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來臨之際,《欽州警方》推出系列報道,把鏡頭對準她們,講述欽州公安女警的動人故事,感受她們的力量,向每一位在公安戰線上默默奉獻的“她”致敬!
運河河畔的藏藍巾幗力量
逆行先鋒——韋艷寧
韋艷寧,港區公安分局刑偵大隊副教導員。時間撥回到將近10年前,硫酸泄漏現場,濃煙滾滾,死亡的威脅如影隨形。當群眾撤離、施工隊每20分鐘輪換時,韋艷寧作為現場唯一的女性工作者,卻在有毒蒸汽中一待就是三小時。預警響起時,同事拽著她的衣角喊道“快走”,她卻將物件袋護在身下:“快了,再給我三十秒!”后來發現,正是她最后提取的物件,鎖定了關鍵證據。
這樣的工作她一干就是十幾年,她曾面臨過無數個支離破碎、血腥、高腐、高危的現場。近年來,韋艷寧參與勘查各類現場1000多起,其中刑事案件685起,通過專業技術在偵辦100多起重大案(事)件中發揮重要作用。她,是直面危險的逆行者,是用生命尋求真相的守護者。
溫情守護——盧暢
盧暢,欽州市公安局文峰派出所民警。一次走訪,讓戶籍民警盧暢與這位阿婆相遇。50年前的火災燒毀了王阿婆的戶籍信息,年紀大了,患病沒有醫保,一直是阿婆的心病。了解情況后,盧暢立即深入轄區走訪調查取證,翻遍了216本戶籍底冊,終于在春節前讓老人結束了長達50年的“黑戶”生涯。老人顫抖著手,撫摸著新戶口本,哽咽著說:“這張紙,抵得過半輩子團圓飯??!”戶籍室的日光燈見證過太多這樣的場景。
面對陜西張女士尋親的碎片化信息,盧暢翻遍三十年前的戶籍底冊,撥了上百通電話,硬是在泛黃的紙頁間拼湊出血脈的軌跡??粗鴿M墻的錦旗,她說:“從戶籍證明到血脈重逢,我們守護的從來不只是紙張,而是人民對幸福的期盼。”她,用信念縫合時光,用溫情守護人民。
數據捕手——覃迪
情報支隊副支隊長覃迪。2023年,在我市發生的一起重大案件中,她在36小時里篩查了287G監控視頻。當所有人困倦時,她突然按下暫停鍵——“找到了”。此刻她的眼中滿是疲憊,但嘴角卻掛著欣慰的笑容。結案后,她悄悄去醫院打了點滴,手機里還存著母親未接的12通電話。她,是無聲戰場上的堅守者,用默默的付出護航黎明。
護航標兵——李曉夏
當平陸運河建設機械轟鳴聲響徹欽州,全市26座橋梁相繼拆除,女交警們用身軀筑起安全防線,交警支隊副支隊長李曉夏就是其中之一。面對城區保通保暢的壓力,她在實施“警企聯勤”機制中,堅持每天高峰時段到施工現場走訪調研、檢查督促,早就將滾燙的施工路線圖紙刻進腦海,累計排查隱患37處,優化8個節點,曬褪色的警服和磨平的執勤鞋,見證了她200多個日夜的堅守。她說:“護航世紀工程是責任,更是榮光?!?/p>
正是這支巾幗鐵軍的守護,助力運河施工期間實現零重大事故、零大范圍擁堵的“雙零”目標。她們,用汗水澆筑通途,用行動詮釋擔當。
在欽州警營,女警們僅占總數的16.5%,卻共同丈量著城市的平安經緯。24小時值班表上,她們的名字與男警并肩而立;萬家燈火中,她們是女兒、是妻子、是母親,更是守護者。
在濱海運河城,我們公安女警與這座城市同呼吸、共命運。她們見證著運河兩岸的繁華變遷,也守護著這份繁榮背后的安寧。在未來的日子里,欽州廣大公安女警將繼續砥礪前行,以實干實績奮力闖出欽州公安護航向海圖強的新路徑,展現新作為!
來源 | 欽州警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