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前言
她來自臺灣,靠著一本古老的族譜,在線尋根。
僅僅4小時,網友反推出對方祖籍,300多年前的家找到了。
背井離鄉這么久,這個家族怎樣了,這位臺灣女生最終認祖歸宗了嗎?
臺灣賴賴尋根
賴賴在臺灣省出生,大學期間研修醫學專業,并考取了相關的博士學位。
一位醫學博士的含金量很高,不管在哪里,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在臺灣省出生的她,沒有選擇在家附近工作,而是另有選擇。
2019年,賴賴來到大陸,在幾個知名城市游玩。
她發現大陸熱情好客,交通便利,經濟發達,非常適合長久定居。
更重要的是,相較于臺灣省,大陸的機會更多,所以她最終選擇留在北京工作。
三年后的中秋,賴賴想趁假期到其他城市游玩,初定的目標是廈門和漳州。
這時,父親拿出族譜,想讓她找一下賴氏祖地。
賴賴從小就知道,自己家并不是臺灣省的原始居民,而是后來遷到這里的。
只是不管是她,還是父親、爺爺,都沒回到過祖地。
因為祖先離開大陸的時間太久遠了,他們都不確定還能不能找到最初的地方。
旅游前,賴賴想起了父親的叮囑,心中也十分好奇,于是拍下族譜的封面發到網上求助。
或許是對這種在線求助方式沒太大信心,她發完帖子就去睡覺了,甚至沒有想過,這張照片會引起多大的反響。
4小時后,賴賴睡醒打開手機,連續不斷涌來的消息讓她十分意外。
點開一條條信息,都是關于尋訪祖籍的資料。
她滿是震驚,一點點往下翻看。
萬萬沒有想到,賴氏族人魂牽夢縈的祖地,居然被網友找到了。
賴氏族譜的封面上,寫著一個很關鍵的地址:福建省漳州府平和縣深田爐溪社。
網友的邏輯很明確,將地理坐標和時間坐標相結合,就能找到賴賴的祖籍。
文字中涉及地理位置的是:福建、漳州、平和、深田爐溪。
那么基本可以將搜索范圍縮小為福建漳州地區。
與歷史節點相關的字眼是:省、府、縣、社。
這幾個字是不同級別的地區行政單位,而且不同年代的行政名稱也不同。
確定這些地區行政單位所對應的年代范圍極其重要。
在這之中,縣和社出現的年代很久遠,使用時間極長,研究價值較低。
府在唐朝時已經是十分重要的地區行政單位,參考價值也不是很理想。
不過唐朝時期的“府”是很高的地區行政單位,它被“省”一級所管轄,是從清朝開始規范的。
也就是說,賴賴的祖先,最早是清朝早期遷到臺灣省的。
如此,只要找到清朝深田爐溪社的具體位置,問題就解決了。
不過當網友將搜索范圍一步步縮小到平和縣之后,卻怎么都找不到深田爐溪社。
他們只能另辟蹊徑,從另一個角度入手。
從文字演變的方向來看,深田爐溪社這幾個字,并沒有衍生出可以代替的文字。
不過從地方志資料與漳州話的語言特點來看,就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漳州地區流行閩南語,根據地方語言特點,深田所對應的漢語發音是“xin”和“tian”。
如此,大家找到了坂仔鎮心田村,這個村里的村民大多姓賴。
賴賴聽后十分開心,馬上聯系家人,準備一同訪祖。
賴氏家族
9月9日,賴賴與丈夫來到了心田村,面對這個陌生的村子,她的心里有種說不出來的親切。
在后來的敘述中,賴賴表示這里的村莊布局結構、房屋的形態,都與臺灣的家很相似。
所以自己剛到這里,就有了很親切的感覺。
表明自己的來意后,村委會和賴氏家廟的工作人員接待了他們,并引夫妻倆去了心田宮。
這是一個古老的建筑群,上面掛著很多照片,多是賴氏宗族中的歷史名人。
工作人員表示,心田賴氏在這里定居后,從第三代開始便有部分人外遷。
總共有120多位家族成員去了其他地方,其中去臺灣省的有96人。
這些人離開故鄉后,陸續開枝散葉,成立了新的家庭。
不過大多數賴氏人依然忘不了祖地,后世子孫也多有回到這里訪祖的情況,還有人出資為村子籌建學堂、修葺宗祠。
來到心田村后,賴賴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她有一種強烈的感覺,這里就是祖先居住的地方。
晚上,賴氏宗親的會長給賴賴發來一份文檔,上面記錄著賴氏歷代外遷的人員。
在這份名單中,她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14世登芳公,生于康熙戊寅年……
在這個名字旁邊,特別標注了登芳公的去處是臺灣云林,而云林這個地區,正是賴賴出生的地方。
她迫不及待將父親給的族譜進行對照,果然找到了“登芳公”三個字,其他信息也完全相同。
也就是說,坂仔鎮心田村,就是他們的祖地。
得知祖地的消息后,賴賴的父親馬上辦理前往大陸的手續,并在24日到達心田村。
看著熟悉的建筑,聽著熟悉的口音,以及宗祠中一副副充滿歲月感的畫像,他難掩心中的激動,眼中淚光閃爍。
賴賴的家族已經在臺灣定居,回到祖地的可能性很小,不過他們還是愿意多回老家看看,也想見證心田村越變越好。
為此,賴賴的父親捐贈了一部分資金,作為賴氏宗廟的香火錢。
從登芳公遷往臺灣,到賴賴找到祖地,這期間已經歷了300多年。
雖然時間一直在流逝,但那份對祖地的眷戀卻越來越強烈。
總結:
賴賴訪祖這件事,其實是廣大游子歸鄉之情的集中體現。
這些年來,有很多人都在為了尋找祖籍而奔波,比如臺灣老兵回歸大陸的熱潮,都表現出人們對家族和血脈的特殊情懷。
中華民族源遠流長,雖然有的人身在遠方,但是我們血脈相連,兩岸都是一家人。
參考資料:
《探訪福建平和心田村:臺灣女孩憑“清朝地址”找到祖地》中國新聞網
《“列祖列宗,我們回來了”》福建日報
《網友接力助尋根!臺灣女孩憑“清朝地址”找到祖先家鄉》中國青年網
《最暖網友!4小時,臺灣女孩找到300多年前的家》澎湃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