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加拿大、墨西哥、中國和歐盟之后,多家美國媒體爆料,韓國、印度、和泰國或將成為第二批進入特朗普關稅大棒黑名單的國家!
據壹航運獲悉:特朗普于當地時間4日在國會發表演講時公開指責印度對美國征收了高額關稅,并放話將對印度實施對等關稅。
除了印度被點名外,特朗普還“無差別”地對其亞洲盟國韓國發起估計,指責韓國“忘恩負義”,一邊接受著美國幫助,一邊又對美征收4倍關稅。
特朗普公開炮轟韓國
當地時間4日,特朗普在國會發表演講時公開炮轟其亞洲盟國之一--韓國。
特朗普表示:“中國對我們產品的平均關稅是我們對它們征收的兩倍。而韓國的平均關稅是我們的四倍。想想看,四倍。我們在軍事和其他許多方面給了韓國那么多幫助。但事實就是如此,不論是友邦,還是敵國,都這樣對待美國。”
“China’s average tariff on our products is twice what we charge them. And South Korea’s average tariff is four times higher. Think of that. Four times higher. And we give so much help militarily and in so many other ways to South Korea. But that’s what happens. This is happening by friend and foe,”
特朗普聲稱,這一制度“對美國不公平”,并強調對等關稅將從4月2日開始實施。
“無論他們對我們或其他國家征收什么關稅,我們都會對他們征收關稅。這是相互的,來回的。”
“無論他們對我們征什么稅,我們都會對他們征稅。如果他們采取非貨幣關稅來阻止我們進入他們的市場,那么我們就會采取非貨幣壁壘來阻止他們進入我們的市場。這種情況也很多。他們甚至不允許我們進入自己的市場。我們將吸收數萬億美元,創造前所未有的就業機會。”
除了關稅外,特朗普對韓國在駐韓美軍費用分攤方面也存在不滿。韓國依靠美國提供的安全保障,來遏制朝鮮的軍事威脅。特朗普去年曾將韓國稱作 “賺錢機器”,當時他再次要求韓國承擔更多駐韓美軍的費用。
不過,對于來自特朗普“4倍關稅”的炮轟,韓國政府5日回應稱,韓國對美征收4倍關稅主張與事實不符。韓國對自美進口商品加征的關稅幾乎為零,將通過韓國駐美大使館、韓美工作層協商渠道等各種渠道說明該情況。
▲韓國反駁“四倍關稅論”
目前,韓國對世貿組織成員適用的最惠國關稅稅率平均約為13.4%,為美國(3.3%)的4倍。但韓國同包括美國在內的大部分世貿組織成員簽署自貿協定,適用13.4%關稅稅率的貿易伙伴并不多。以2024年為準,韓國對美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平均為0.79%。根據韓美自貿協定,美國產工業制品獲免關稅待遇。
特朗普:將對印度實施對等關稅
據壹航運最新獲悉:《印度教徒報》5日報道稱,當地時間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還在演講中指責印度對美國汽車征收了超過100%的關稅,并表示自4月2日起將對印度實施對等關稅。
▲《印度教徒報》報道
報道稱,特朗普已向印度總理莫迪明確表示,印度不會幸免于華盛頓的對等關稅,并強調在關稅結構上“沒人能在關稅上跟他討價還價”!
據了解,早在2月份,特朗普就曾宣布將很快對印度等國征收對等關稅,不過幾周前莫迪的美國之行曾讓印度業界燃起希望,認為能通過向美國商品開放印度市場來換取美國豁免對于印度全面加征關稅,印度甚至在印美磋商前主動降低了包括威士忌在內的一系列美國商品的關稅。
但是,特朗普的舉動粉碎了印度對于妥協的期望。
特朗普周二(2025年3月4日)在國會聯席會議上表示:“如果你的產品不是在美國制造的,那么在特朗普政府下,你將必須支付關稅,并且在某些情況下,關稅會相當高。”
“幾十年來,其他國家一直在對我們征收關稅,歐盟、中國、巴西、印度、墨西哥、加拿大、還有無數其他國家對我們征收的關稅比我們對它們征收的要高得多,現在輪到我們開始對這些國家使用關稅了。”
據印度《經濟時報》稱,從汽車到農業領域的出口部門都為特朗普提出的對等關稅感到憂慮,有分析師稱,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或將使印度每年損失約70億美元。《經濟時報》指出,印度對于降低包括汽車、化工產品在內的工業品關稅持開放態度,但反對降低農產品的關稅,稱這將影響數以百萬計的窮困農民。
泰國也或將面臨美國更高的對等關稅
與此同時,印度《商業標準報》5日報道稱,日本野村證券(Nomura)最近的一份報告指出,印度和泰國都可能面臨美國更高的對等關稅。
▲印度《商業標準報》報道
野村證券(Nomura)報告稱,美國可能會根據關稅差距、增值稅(VAT)和非關稅壁壘等因素,對這些國家征收報復性關稅。
“亞洲新興經濟體(尤其是印度和泰國)對美國出口征收的相對關稅較高,因此面臨更高報復性關稅的風險。從行業來看,亞洲對農產品和運輸設備征收的關稅較高。”
報告還指出,動物、蔬菜、食品、紡織品、服裝、鞋類和運輸設備等行業或產品類別可能受到最嚴重的沖擊。
此外,野村證券指出,與關稅不同,非關稅壁壘更難量化,因為它們包括進口政策、衛生和植物檢疫措施、技術性貿易壁壘、出口補貼、知識產權保護不足等。2024年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的一份報告將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菲律賓、中國臺灣和泰國列為非關稅壁壘較高的國家和地區。
野村證券表示,如果將非關稅壁壘納入標準,亞洲更多新興和發達經濟體可能面臨報復性關稅的風險。
報告還提到,如果特朗普政府決定對用于規避關稅的第三國進口產品征稅,越南、馬來西亞和泰國的特定產品可能也會受到影響,因為這些國家在對美出口中包含了較高比例的中國附加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