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一個月,特朗普再揮大棒,對中國加征關稅。外交部親承:針尖對麥芒,我們的反擊已經在路上。中國多年來的努力,終于在這一刻派上用場。
北京時間3月3日下午,特朗普正式在白宮簽署行政命令,對中國進口產品再度加征10%關稅。至此,特朗普上臺以來兩次對中國加征關稅,稅率總幅度已經達到20%。
在國與國的交往中,中國雖然一貫與人為善,卻也不是好惹的。面對美國將經貿政治化、工具化的卑劣手段,我外交部發言人當即給予回應,宣布將對美國展開全面反擊——
“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對中國的輸美產品加征關稅,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堅定維護自身的正當利益?!?/p>
外交部話音剛落,針對性制裁已然后發先至。日前,中國商務部正式官宣,對美國進口的大豆、小麥、棉花、牛肉等農副產品采取對等反制,加征10-15不等的關稅比例。
事實上,這只是開胃小菜。時隔八年,卷土重來的特朗普再度掀起貿易戰。面對美國威脅,我們早已沒有了八年前的惴惴不安。多年來的精心布局,也終于在此刻發揮功效。
經濟領域,這八年來,中國通過“人民幣國際化+貿易伙伴擴大化”兩條腿走路的策略,有效撬動了美國賴以益持經濟霸權的體系框架。
根據最新出爐數據,2024年1-8月,人民幣跨境流通的比例已經占據中國進出口總額的26.5%。SWIFT數據顯示,人民幣在全球支付中占比為4.69%,2023年11月以來,人民幣連續十六月成為全球第四位支付貨幣。
除此之外,中國目前已經成為15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伙伴。美國不愿意和我們做生意?東盟、歐盟國家巴不得第一時間補位,加深與中國的經貿往來。
就連被視作美國鐵桿盟友的日韓,也在近幾年加快了與中國合作的腳步。美國想故伎重施,依靠經濟封鎖來逼迫中國“就范”的陰謀,還沒開始就已經破產。
軍事,也是美國曾經用來打壓中國發展的重要手段。如今八年過去,中美在亞太的軍事對峙局面,可以說“攻守易型”。
早在2020年,第一艘國產航母“山東艦”形成戰力的時候,美國所謂“亞太戰略”的第一島鏈就已經形同虛設。
如今,隨著海軍055遵義號率領艦隊完成“環澳航行”這一壯舉,第二島鏈,也已經名存實亡。
亞太之外,中國還利用自身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擴大,與美國的“后花園”古巴展開多項軍事合作。美國不是喜歡在臺海、南海找事嗎?那就以牙還牙,讓他們也常常頭頂懸停利劍的滋味。
回顧特朗普發動的第一次貿易戰,美西方利益集團對高新技術產業的壟斷,無疑是他們針對中國的最大倚仗之一。
現如今,這個優勢早就不存在了。八年的厚積薄發,足以讓中國在大多數領域打破封鎖,甚至在一些項目上完成反超。
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莫過于AI、芯片行業。中芯國際的先進制程在進步,除了最先進的部分外,美國的“卡脖子”已經不再奏效。
人工智能領域更不必說,百度、阿里、華為等大廠在模型訓練領域的百花齊放已經很能說明問題,更不用說今年一月橫空出世的Deepseek,幫助中國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彎道超車?!?/p>
當然,還有航空航天領域。嫦娥六號著陸月背帶回的月壤,讓美西方勢力深感危機,他們寧愿打破自己指定的“沃爾夫協議”也要從中國這里討得一點便宜,這就很說明問題。
除了經濟、科技和軍事,外交層面同樣不容忽視:俄烏戰爭帶來契機,莫斯科主動向東看,中俄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緊密,兩國攜手對抗域外國家的霸權干涉,已經成為常態;
金磚國家能夠實現擴員,中國居功至偉。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國促成并主導了一個獨立于美西方之外的經濟陣營,稀釋了美國的影響力;
中東方向,中國用一招促成“沙特伊朗千年大和解”大亂美國及其盟友戰略部署,用和平的方式提升國際影響力,并為日后進一步經略中東打開局面;
就連南美,也成了中國外交閃轉騰挪的天堂,錢凱港助力拉美國家繞開美國擁抱中國,一帶一路延伸至巴西、智利等國。
八年之后,中國甚至完成了對美西方國家在外交上的“反包圍”。
正是因為有這些底牌在,我們才有底氣跟美國針尖對麥芒?,F在,中美雙方已然擺開陣勢,“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已經到了比拼定力的時候。只要沉住氣,不操之過急,更不被美西方勢力打斷既定節奏,那么最終,勝利一定屬于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