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蜀吳三國中,東吳是最沒有存在感的一家。劉備和曹操都在忙著開疆拓土、爭奪天下,只有孫權守著江東一畝三分地,很少主動出擊,爭奪地盤,這也讓孫權成了三人中最沒有希望奪得天下的一人。實際上,這3人不死,統一天下的當屬東吳,壓根就沒有曹操、劉備什么事?
一、孫堅
孫堅,別稱孫破虜,是一員非常勇猛的大將。
東漢末年,天下爆發黃巾軍起義后,孫堅率兵前往河南等地鎮壓黃巾軍起義,并因功受封烏程侯。
東漢王朝出現董卓之亂后,孫堅又聯合曹操、袁紹等諸侯起兵討伐董卓。討伐董卓時,很多諸侯是“豎子不足與謀”,出工不出力,只有孫堅全力以赴,打敗董卓大軍,收復了京都洛陽。
不久后,禍國殃民的“漢賊”董卓因為爭奪美人貂蟬,和其養子呂布反目為仇,被呂布殺害了。
董卓死后,天下陷入大亂。
這給了孫堅、曹操等梟雄逐鹿中原,爭奪天下的廣闊舞臺。孫堅是個能征善戰的猛將,他手下還有程普、黃蓋、韓當等將領,實力不俗,在亂世中定能有一番作為。可惜,孫堅攻打荊州劉表時,被其部將黃祖射殺了。孫堅的兒子孫策、孫權年齡尚小,這讓江東錯失了一次和曹操、袁紹等諸侯在同一起跑線爭奪天下的良機。如果孫堅不死,定會是讓曹操為之頭痛的對手。
二、孫策
孫堅死后,其舊部被袁術收編了。
孫策長大后,袁術為了能為之所用,將孫堅舊部交給了孫策,讓他帶領孫堅舊部繼續為自己征戰。
公元195年,孫策帶著父親舊部回到了江東。之后,孫策的少年好友周瑜率兵前來幫助孫策。2人聯手擊敗揚州刺史劉繇、吳郡太守許貢、會稽太守王朗,奪取了江東六郡,奠定了江東基業。
公元197年,袁術冒天下之大不韙,稱帝了。孫策趁機和袁術劃清界限,真正成為了江東少主。
200年,袁紹和曹操為了爭奪北方地區,在官渡爆發大戰。這是孫策“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良機,他準備趁袁紹、曹操交戰之際,偷襲曹操老巢許昌,將漢獻帝迎奉到江東。這既可以聯手袁紹擊敗曹操,重創對手曹操,又能得到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在爭奪天下過程中占據道德制高點。可惜,孫策在打獵時被仇家許貢的門客刺殺,又讓江東錯失一次大好良機。
三、周瑜
周瑜是江東首任大都督。
孫策死后,曹操沒有了后顧之憂,讓其可以專心對付袁紹,最終在官渡之戰中擊敗袁紹。公元202年,袁紹病逝后,曹操擊敗袁紹之子袁尚、袁譚,奪取了冀州、青州、幽州和并州四州之地。
208年,曹操統一北方大部分地區后,就率兵南下,準備滅掉荊州劉表和江東孫權。同年,劉表病逝,其子劉琮。劉琮知道自己不是曹操的對手,帶領荊州文武大臣投降了曹操,這讓曹操如虎添翼,又多了數萬兵馬,尤其是擁有了可以和江東水軍抗衡的荊州水師,更加強大了。
拿下荊州后,曹操的兵力達到了23萬之多,號稱80萬,江東只有5萬兵馬,雙方實力相差懸殊,這讓江東人心惶惶,張昭、諸葛瑾等大臣,紛紛勸說孫權投降曹操。孫權不想做曹操的臣子,但是江東實力不如曹操,他又擔心打不過曹操,這讓孫權心亂如麻,不知道如何抉擇了。
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關鍵時刻,周瑜從鄱陽趕回到了孫權身邊,他主張抵抗到底。
周瑜主戰,給孫權吃了一顆定心丸,他決定對抗到底。孫權將江東兵馬交給了周瑜,讓他去抵御曹操。周瑜沒有讓孫權失望。赤壁之戰中,他使用苦肉計,放火殺掉了曹操戰船,大敗曹軍。
赤壁大敗后,曹操就率兵北歸了,劉備和周瑜趁機奪取了荊州。劉備拿下了荊南四郡:武陵、長沙、零陵和桂陽,周瑜奪取了南郡。荊州大部分落在了劉備手中,這讓周瑜不滿。周瑜將劉備視為江東的競爭對手,一直在打壓劉備,免得劉備在荊州壯大,將來成為孫權的心腹之患。
同時,周瑜為了幫助孫權奪取天下,還謀劃率兵奪取劉璋的益州。如果周瑜替孫權拿下荊州、益州,將會和曹操平分天下。那時,再聯合西涼的馬超對付曹操,大漢天下可能就落入江東之手。
可惜,天妒英才。210年,周瑜就病逝了。周瑜死后,他奪取益州的計劃,被繼任者魯肅束之高閣。魯肅還為了減輕江東對抗曹操的壓力,將荊州南郡借給了劉備,讓劉備在荊州得以坐大。
劉備壯大后,奪取了益州,他替江東分擔了一部分來自曹魏的壓力,卻讓江東錯失了奪取天下的良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