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屆奧斯卡頒獎結束后,自然是留下很多遺憾和不解的情緒。相信全世界觀眾都不太滿意,一些劇作層面有亮點的作品都錯失了重要獎項。比如今天要談的這部由杰西·艾森伯格自編自導自演的《真正的痛苦(A Real Pain)》
這部影片在本屆奧斯卡只獲得了一個最佳男配角獎。的確,在這個故事里,基南·卡爾金(Kieran Culkin)飾演的本吉的確是一個被凸顯出來的人物,包括片名里提到的“痛苦”也與他直接相關。當然,除了奧斯卡,卡爾金還獲得其他電影節以及相關機構頒發的超過五個最佳男配獎項。
而對這個演員的肯定之外,艾森伯格也憑借此片獲得了三四個最佳劇本獎,而對于奧斯卡來說,給本片提名,好像就已經是個肯定了。但原創劇本獎最終輸給熱門電影《阿諾拉》就多少讓人感覺到遺憾。
無論形象還是創作風格,杰西·艾森伯格都會讓人想起前輩電影人伍迪·艾倫。看他主演的影片,往往會讓你有減速觀看的欲望,因為他語速很快,相當于是說唱領域快嘴型選手。在這部《真正的痛苦》里,他仍然保持這樣的語速,只是卡爾金飾演的本吉這次比他飾演的大衛更加滔滔不絕。
故事中一同前往波蘭的旅行,也是表兄弟大衛和本吉彼此療愈的過程。從一開始,我們就能看出本吉在行為和舉止上是比較奇怪的。而接下來的狀態,也說明了這一點。這類人,在生活中是可以找到的,是那種你害怕帶Ta一起出行的人,總是擔心在公共場合帶來一些不合時宜的言論和舉動。
相比于本吉,大衛多少顯得拘謹和木訥,但是面對本吉給旅行團其他幾位同行者帶來的困擾,他也不得不通過語言、表情或者是肢體表達某種歉意。一次相對激烈的場面發生在前往某地的列車車廂里,也是本吉提到“真正的痛苦”這個概念的時候。
這個出現在影片大約32分鐘左右的劇情,是這部相對平緩的電影中掀起的第一個關于主旨的高潮戲。本吉提到的觀點,顯然不是在場各位想要聽的內容。他認為作為猶太人,現在坐進波蘭某輛列車的優等艙,有種奇怪甚至不安的感覺。他甚至覺得現在人們過上舒適的生活,就忘記了從前的痛苦。比如他提到如果回到80年前,他們會像牲口一樣被趕到列車最后面去。
顯然這種論調與旅行的舒適感不太協調,即使是波蘭之旅,會涉及敏感的歷史。更何況,如果本吉內心有這樣的情緒和想法,也應該注意場合,不說出來,或者哪怕只講給大衛一個人聽也說得過去,能避免給大家帶來壓抑的情緒,避免發生爭吵。
但不講出來,憋在心里,那就不是本吉了。于是這番談話,至少讓那位叫馬克的大叔比較反感。在本吉起身去后面車廂時,馬克也拋出一句話,說本吉到后面去,也感受不到什么痛苦。
本吉就是這樣一個人,當大衛到車廂后面來找他并熟睡后,即使車坐過站了,他也沒有叫醒大衛,因為他就是不想打擾大衛。后者很生氣,認為本吉抓不住事情的重點。
而在接下來的行程中,本吉仍然有直抒胸臆的時候,比如導游詹姆斯在墓地講解歷史的時候,他就過來打斷,大意是說這些真實的數據說出來,顯得冰冷,像是歷史課上的照本宣科,應該有更鮮活富有生命感的內容。
通過這段劇情,可以看出編劇兼導演的艾森伯格其實是借本吉之口來表達自己想說的一些尖銳問題。比如大部分這樣的旅行團就是從一個地點到另一個地點的知識普及,而不是更有溫度的體驗與交流。正如本吉所說的那樣,他們應該跟更多的當地人交流,而不是一個景點到另一個景點按部就班地走馬觀花。
詹姆斯雖然起初對此番質疑有些反感,但他沒有和本吉爭吵起來,而是耐心聽取了這個意見,并決定用石頭放在墓碑上,表示對逝者的哀思,也就是對逝去的人說一聲“你沒有被遺忘”。可以看到,詹姆斯被本吉激發后的這個想法,也影響了本吉自己和堂兄大衛,他們之后去奶奶生前時的住處,也是用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沒有忘記長者的心意。
在兩次相對“激烈”的表達之后,在飯桌上,由于大衛的某些言語刺傷了本吉,后者帶著情緒離席。而一直不善言辭的大衛,終于講出了一段動情的關于本吉的秘密。這就讓本次旅行更像是個療愈之旅,因為本吉曾吞下一整瓶安眠藥來試圖了結自己的生命。
大衛含淚向這些同行者講述這個秘密,也是把一種埋怨和不解的情緒在此釋放出來。因為他們是戰爭幸存者的后代,是各種命運的眷顧,奇跡般活下來的人,作為年輕一代,他覺得不應該做出這樣輕生的舉動。
因為他覺得本吉很酷,是有智慧和幽默感的人,當然也是可以不顧及他人感受去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的人。而這樣的人,不應該對自己的生命做出那樣的輕率之舉。
由此,本片重要的那些表達都一一呈現出來。可以看出,這部電影是需要耐心去體會的。在看似平淡的旅程中,有很多值得拆解和細品的片段。在告別旅行團時,詹姆斯還是擁抱和感謝了本吉,只是跟大衛說了聲再見。
正像大衛之前說的那樣,本吉有時候會令人不悅和反感,有想要打他的沖動。但其實他沒有任何惡意,從幾次慷慨陳詞的過程中就可以看出,在列車上的激動情緒,是在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雖然不合時宜,但也不是想冒犯誰。
同樣的,在墓地時給詹姆斯提意見,也不是故意找茬兒,而是真心發現了這種旅行團浮于表面的狀態,而提出中肯的建議。這就是大衛提到的本吉身上的那種“酷”,他就是可以不在意別人的感受表達自己真實且言之有物的想法。盡管這樣的行為會顯得魯莽,但卻比別人活得更投入,也更率真。
也許正因為如此,才會讓敏感的本吉在參觀了集中營之后陷入悲傷的情緒之中。在看過毒氣室在墻上留下的污跡,看到無數雙鞋堆積如山的歷史證物之后,在返回的途中,本吉一直在那里哭泣。看到這個畫面,也許就多少找到了本吉當初為什么會輕生的原因。
在結束旅程各回各家之前,班吉還是拒絕了大衛請自己去家里吃飯的邀請,然后兩人緊緊擁抱,這擁抱里有太多千言萬語。我們雖然不知道本吉“真正的痛苦”到底是什么,但關于痛苦本身,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或類似的感受。
大家之所以非常肯定卡爾金的表演,也是因為他在本片里成功塑造了一個非常真實動人的角色。你在生活中也許會找到這樣的人,也許你身上就有和本吉相似的地方。而這樣洞察人心的作品,不得不說,艾森伯格創作的劇本是值得更多獎項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