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胖胖。
最近胖胖發(fā)現,寫文章也開始有瓶頸期了。
你說吧,明明是實話實說,可說得太直,文章就嘎了;
繞著說吧,大家又不愛看,覺得拐彎抹角沒意思。
胖胖也是覺得有種窒息般的困難,畢竟咱們是認認真真做自己想做的內容,不像某些大喇叭,睜眼說瞎話還能賺得盆滿缽滿。
這幾天新聞也挺寡淡,沒啥東西可以,可能要在12號之后新聞才會多那么一點,那胖胖就來聊點別的,分享一些自己喜歡聽的音樂,最近這幾年呢,胖胖很喜歡一個被佚名的作詞人寫的一首歌,叫《斯德哥爾摩情人》。
這歌詞在胖胖的主觀上的感覺是寫得真好,字字珠璣,沒有一句廢話,從胖胖個人角度來講,特別是那句“能為你忍受,然后當享受,那又何妨?!?/p>
點破了某種職場現象:
有些人被壓榨還上癮,甚至主動去維護壓榨他們的人。
這首歌呢,其實本質上和魯迅先生那篇《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很像,那個奴才被主人待薄,房子破爛透風,明明活得又冷又苦,他不去找主人理論,反而逢人就訴苦。直到有個傻子看不下去,鑿墻給他造個窗,想讓他透透氣,結果這奴才竟然大喊:“強盜要毀咱們的房子了!” 召集其他奴才把傻子趕走了。
然后呢?他還跑去主人那邀功:“有強盜要來毀咱們的屋子,我?guī)ь^把他趕跑了!” 主人拍拍他的頭,說:“你不錯?!?/p>
胖胖看完之后,只覺得——這不是一個奴才的故事,而是一群人的縮影。
你以為是“他們”被奴役,其實是“他們”在維護奴役。
說到這里,咱們單純的聊聊現在的職場
是不是也有很多這樣的“奴才”呢?
有些人每天累死累活,996、007輪番上陣,拿著一份工資干三個人的活,還經常被老板PUA:
“公司就是你的家,員工要有主人翁精神?!?/p>
結果呢?他真的把公司當家了,恨不得住在工位上,不給自己留一點活路。
有一天,有個不懂事的新人來了,看到這樣的工作環(huán)境,忍不住吐槽一句:
“這不就是資本家剝削嗎?”
結果老員工們紛紛教育他:
“年輕人,你太天真了!我們老板已經很不錯了,別的地方更差?!?/p>
所以,問題不是“剝削”本身,而是“你適應剝削了”。
說白了,他已經被“調教”得認定:“忍受老板剝削,才是我的生存之道?!?/p>
一開始,你可能是被迫接受的,后來慢慢覺得:
“算了,大家都這樣?!?/p>
再往后,你甚至開始勸別人:“別抱怨了,這就是現實?!?/p>
到最后,你會親自維護公司這個規(guī)則,把那些敢于覺得公司有問題的人趕走,因為他們的存在讓你覺得不安。
“也許早已適應,就此共綁匪同床?!?/p>
當你習慣了被綁架,你甚至會開始替綁匪說話。
這種“斯德哥爾摩員工”心理,大致有以下幾種原因:
第一,長期馴化,形成路徑依賴
有些人,從小到大接受的教育都是:忍耐才是美德,吃虧就是福,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這些話聽起來雞湯滿滿,但現實是,很多人吃了一輩子苦,也沒成什么“人上人”,最后只能安慰自己:“我吃的苦,總不能白吃吧?”
所以,當他們進入職場,老板給他們畫餅、加班、壓工資,他們不會反抗,因為他們已經被調教得不敢反抗了。
他們甚至會想,正是因為自己夠聽話,老板才不會炒自己。
第二,害怕失去已有的“安全感”
這種人不是不知道自己被壓榨,也不是不知道自己應該有更好的待遇,但他們害怕改變。
“萬一我跳槽了,新公司更差呢?”
“萬一我反抗了,老板開除我呢?”
“這點薪水雖然少,但至少每個月還能拿到,不好嗎?”
他們害怕自己一旦失去眼前這一點點東西,就會被社會淘汰,他們不敢賭,更不敢想象一個更公平的公司。
第三,身邊全是這樣的人,他們不敢覺醒
有句話叫“最難叫醒的,是假裝睡著的人。”
如果一個員工發(fā)現自己被壓榨,他心里會不舒服,但如果他發(fā)現所有同事都被壓榨,而大家都覺得很正常,他也會覺得不反抗才是“正確”的?!?/p>
舉個例子,公司讓你加班到晚上11點,你本來想提意見,但你發(fā)現所有同事都在加班,沒人抱怨,甚至有人說:“加班能學到東西??!”
你還能說什么?你只能把心里那點不甘硬生生咽下去。
長此以往,你甚至會開始說服自己:“也許這才是正常的。”
還有:
某個公司把員工的工位搬到了地下室,沒有窗戶,終日昏暗。
但HR過來說:“其實,這里也有好處啊,夏天不熱,冬天不冷,多安逸!”
然后,真的有人開始感恩:“是啊,想想確實挺好。”
再比如,有些人拿著比市場價低一半的工資,但公司時不時發(fā)個水果、奶茶,他就覺得:“老板真的挺有人情味的?!?/p>
甚至有些人哪怕工資遲發(fā)幾個月,都愿意相信老板的承諾:“只要公司還在,我就一定支持!”
這不就是“滿足我預計的失望”嗎?
當環(huán)境變得足夠糟糕,微不足道的好處就能成為幸福的來源。
可問題是,這種“幸?!苯⒃谀悴粩嘟档皖A期的基礎上。
你的滿足,可能只是因為你不敢再期待更多。
這種職場上的奴役,不是靠暴力,而是靠塑造思維。
有一個理論,叫“溫水煮青蛙”。
如果你把一只青蛙直接丟進滾水,它會立刻跳出來。
但如果你把它放在冷水里,再慢慢加熱,它就會逐漸適應,直到最后被活活煮死。
真正高明的奴役,從來不是靠皮鞭,而是靠塑造你的思維,讓你覺得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老板不會明著跟你說:“你就是個廉價勞動力?!?他會跟你說:
“公司就是你的家。”
“我們是一家人,要互相扶持。”
“這個項目對你是個成長的機會。”
然后你就真的信了,以為自己是為了“家”在努力,不是為了老板的腰包在拼命。
咱們再扯扯:
這種“習慣就好”背后,為什么有人甘愿被公司困???
很多人之所以不愿意發(fā)現問題,不是因為他們不痛苦,而是因為他們害怕——害怕如果真的站出來說出問題,會失去現在僅有的一點“安全感”。
所以,他們寧愿勸自己接受現實,也不愿意面對可能更痛苦的真相。
就像那篇魯迅的文章里,奴才不是不知道自己住的地方不好,他只是害怕——害怕如果真的開了窗,主人會不高興,甚至趕他走。
與其冒險,不如守著這個狹小的空間,哪怕再難受,至少是熟悉的難受。
有時候,你以為你在選擇“忍耐”,其實你是在選擇“不去想”。
但問題是,如果所有人都不去想,世界就永遠不會變好。
最諷刺的是,那些真正享受你忍耐的人,才是最清楚規(guī)則的人。
誰在享受你的忍耐?
你的老板,他會告訴你“要拼搏”“要忠誠”,但他自己呢?他永遠在尋找更廉價的勞動力,在用盡一切手段榨取更大的利益。
你守著低工資感動自己,他卻在高端會所里談笑風生。
你的主管,他會告訴你“不要抱怨”“知足常樂”,可如果有更好的職位,他會毫不猶豫跳槽,從來不會留戀你天天加班的公司。
你以為你在“犧牲”,可你犧牲的那些東西,最終都變成了別人的財富、別人的成功、別人的好日子。
你被教育要“做個好員工”“要懂得感恩”,可是,當你真的被淘汰時,你會發(fā)現,沒有人會感恩你。
“看著是誰令幸福給殮葬,別喊冤,別叫屈,別訴苦。在這宗慘案,全賴我忍受,才令你享受。我是同謀,絕對是同謀?!?/p>
這歌詞的結尾,有點像在說“受害者有罪論”,好像一切都是因為你“心甘情愿”,所以才變成這樣。
但問題是,你真的甘愿嗎?
你當然改變不了什么,公司定的規(guī)則,你一個普通員工能改變嗎?
不能??芍辽?,你可以不要騙自己。
你可以承認,這并不是理所當然,不是天經地義的。
你可以意識到,你本可以得到更好的,但公司的規(guī)則讓你得不到。
你可以不再嘲笑那些試圖改變的人。
因為他們做的,可能正是你不敢做的事情。
你可以不再把“順從”美化成“美德”,不再把“習慣”當成“應該”,不再把“認命”包裝成“成熟”。
你可以在現實中忍耐,但在心里保持清醒。
畢竟,醒著忍,比睡著忍,好歹不容易做噩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