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語言類學校,很多人可能有這樣的“刻板印象”——“那你英語一定很好吧?”
其實在上海外國語大學這只是“基操”,只要想學語言,法語、日語、德語、希臘語、阿拉伯語、斯瓦西里語、波斯語、土耳其語、哈薩克語……即使是非語言類專業的學生,也能在學校的通識課上接觸各種各樣感興趣的語言。
上外是新中國成立后興辦的第一所高等外語學府,在1963年就被列入教育部全國重點大學。上外的56個本科專業中,包括35個語言類專業和21個非語言類專業。在第四輪學科評估情況中可以看到,該校的外國語言文學獲最高評級A+,而政治學、新聞傳播學、工商管理學分別獲得B+和兩個B-。這一點就充分說明上外在非語言類學科的發展中也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績。
我國新一輪科技革命已然如火如荼,如何將“文科”與產業變革交叉融合形成交叉學科——“新文科”,是各高校都在探索和轉型的關鍵點。
為推動學校“新文科”的建設,2024年上外宣布首批9個微專業開啟招生。這些專業全都緊密結合當下科技革新和產業發展趨勢,圍繞國家緊缺急需人才培養,拓展和強化專業與課程建設。
每個上外學子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目標和職業規劃選擇適合自己的微專業。比如,未來如果想從事外交工作,可以選擇國際組織與全球治理,這門交叉學科主要研究國際組織運營規律、全球發展趨勢、全球治理動態、國際通用語言-英語、國際談判、國際法、國際關系等,對未來適應外事相關工作打下基礎;
如果想從事涉外金融,就可以選擇數據分析技術與應用,這個專業緊密結合大數據人工智能時代對高質量“新文科”人才的需求,為各類文科專業學生提供學習數據科學基本的知識與技術的平臺;
還有近年來大熱的涉外法治,通過掌握涉外法治基礎知識,培養跨文化溝通能力和復合型知識的提升。如果未來想要扎根上海,學習這門專業能大大提升行業競爭力。
時代的發展日新月異,在科技的興起浪潮之下外語該如何為技術賦能,這是國內語言類高校共同的課題。而上外作為語言類的頭部高校,已經交出了完美的答卷。
上外學子們不斷提升自己“跨學科、跨文化”的能力,打破學科壁壘,而微專業的開啟,又將為上外學子未來的人生規劃提供更多的可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