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最新密談曝光!“北溪二號管道”重啟在即,特朗普一石二鳥,狠狠背刺歐洲。歐盟后知后覺,“重兵”集結倫敦,決意與美俄對抗到底。
據德國媒體《圖片報》報道,美俄已經達成協議,將在未來重啟“北溪二號線。”按照該媒體的說法,特朗普的“特使”理查德·格內爾在最近一段時間內頻繁往返于瑞士和美國,是在與俄羅斯商量,重新聯通北溪天然氣運輸管道二號線的相關事宜。
據悉,這條“海底通道”曾經聯通了德國與俄羅斯之間的天然氣貿易。但因為俄烏沖突的原因,現在處于封存狀態。
此外還有歐洲媒體披露,除了重啟2號線之外,美俄兩國正在就“北溪一號線”的修復工作,進行著緊鑼密鼓的探討。
這可奇怪了,歐盟和美國這兩股勢力,最近正因為烏克蘭問題鬧得不可開交,這特朗普,怎么突然如此積極地幫歐洲做事?
隨著英國媒體《金融時報》的揭露,真相終于浮出水面——原來美國是想兩頭獲利,在德國和俄羅斯中間扮演一個中介的角色。
按照《金融時報》的說法,特朗普此舉的真正目的,是扼住歐洲獲取能源的要道,將“俄氣西輸”的閥門抓在自己手中,利用能源優勢狠狠拿捏英法德。
那么,就在俄烏密謀北溪管道恢復工程的時候,歐洲在做什么呢?他們正替美國服務,賣力地勸說美烏“重修舊好”呢。
實際上,自美烏和談破裂以來,英法德雖然光速“補位”表示力挺烏克蘭,但對于促成美烏和解一事,他們始終沒有放棄努力:
日前,北約秘書長呂肯特會見澤連斯基時,就勸他和美國重歸于好,歐美烏三方合力,共同對抗俄羅斯。
結果,美俄秘密共謀,重啟北溪管道的行為,讓歐洲成了“被出賣還幫著數錢”的小丑。
這怎么忍?后知后覺的英法德也是破罐破摔,做出了一系列冒險的決定。
當地時間3月2日,斯塔默召集另外17名領導人召開會議,十八路諸侯齊聚倫敦,歐洲興師動眾,究竟要干嘛?
“我們應該早點醒悟,法國已經決定,未來數年內把GDP的5%投入國防建設。”會議中,法國總統馬克龍就用一句沉痛的開場白,為這場會議定下基調。
除此之外,他還呼吁歐盟各國效仿巴黎,重整軍備。
馬克龍的呼吁,得到了歐洲諸國的響應。英國、丹麥和德國當場作出承諾,將在2027年以前,把國防支出的比重提升至2.5%。
這其中,作為美國直接出賣的對象,德國怨氣最大,相應地,他們的措施也最激進。新晉當選的領導人弗里德里希·默茨憤怒地表示,他的國家不能再依賴美國來防御。
據悉,為了提高軍事實力,德國豪擲千金。
目前,總規模達到4000億歐元的所謂“國防基金”已經在緊鑼密鼓地籌備當中。如果算上為此服務的基礎設施投資,德國此次的花費,將達到驚人的9000億歐元。歐洲此舉,毫無疑問給持續降溫的美歐關系,又潑了一盆冷水。
那么,擺出一副破釜沉舟姿態的歐洲,真有能力單獨面對俄羅斯,甚至在未來對上“美俄聯軍”時不落下風嗎?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純屬癡人說夢。
不說其他的,光是美國打出一張“從歐洲撤軍”的牌來,讓歐洲單獨面對俄羅斯,英法德都無力招架。除此之外,歐盟內部的團結,也是他們無力解決的大麻煩。
拿這次的“十八路諸侯會盟”來說吧、即便斯塔默此番占據天時地利,仍有希臘、奧地利等十一個國家未能出席此次會議。如此看來,歐盟并沒有改變其散裝的本質。
這時候有人要問了:這些道理普通人都明白,歐洲這幫政客難道是傻子嗎?歐洲絕不是傻子,他們只是借著這個機會釋放一個信號,向美國施壓。
換句話說,他們確實在賭,只不過賭的不是歐洲以一己之力抗衡美俄的可能性,而是特朗普能夠在歐洲的極限施壓下回心轉意,重新與歐洲、烏克蘭站在一起。
那么,歐洲這次豪賭能成功嗎?很顯然不能。因為歷史的教訓已經一次又一次告訴我們,在國際交往中,倘若一方勢力把希望完全寄托于另一方身上,那么它將毫無勝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