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愛我,我愛你,蜜雪冰城甜蜜蜜!”
蜜雪冰城的這句廣告詞婦孺皆知,剛剛在港股上市的蜜雪集團,也是如今資本市場最火的股票。
3月3日,蜜雪集團上市當天盤中暴漲近50%,收盤暴漲43%。
3月6日,蜜雪集團再度暴漲15%,震驚整個港股圈。
上市短短四天,蜜雪集團漲幅已經高達70%!
“雪王”如此火爆,早就有跡可循。在認購階段,蜜雪集團就超額認購了5200多倍,簡直就是全民瘋搶。
蜜雪集團中簽者中最有名的是易方達基金的張坤,他管理的易方達亞洲精選獲配1000股,獲配金額為20.25萬港元。
張坤掌管的這只基金規模高達35億,也僅僅中簽了20來萬港元,可見蜜雪集團是多么火爆、多么受追捧、多么難搶到。
蜜雪集團的火爆,引發了市場各種傳聞。蜜雪集團市值超過星巴克的傳聞也甚囂塵上,不過這明顯是假的。
目前星巴克市值1200億美元,而蜜雪集團超過1300億港元,兩者市值差距大約7倍。
3月7日,蜜雪集團盤中再度大漲超過13%,但午后快速跳水,收盤上漲不到4%。
在k線圖上,蜜雪集團走出了一根長長的上影線。
這是否意味著蜜雪集團股價見底,接下來蜜雪集團有沒有暴跌的可能性?
來看看DeepSeek是怎樣回答的。
一、市場情緒與短期走勢:高熱度下的波動風險
申購倍率與資金推動
蜜雪集團港股公開發售獲5258.21倍超額認購,國際配售超購35.23倍,創港股新紀錄。這一現象與香港新股發行制度改革(FINI制度)密切相關:券商通過高杠桿融資(如200倍杠桿)吸引投資者,導致大量資金涌入,首日供需失衡推高股價。這種短期資金炒作可能帶來股價高開后的波動風險,尤其需關注基石投資者(如紅杉、高瓴等)鎖定期結束后拋售的壓力。
市場情緒與行業對比
盡管港股餐飲股整體表現疲軟(如奈雪的茶同期下跌11%),但蜜雪憑借低價定位和供應鏈優勢成為資金避風港。不過,新茶飲行業普遍面臨上市即巔峰的困境(如奈雪、茶百道),蜜雪的長期表現需驗證其增長持續性。
二、低價策略與消費降級:核心競爭力的雙刃劍
低價策略的競爭力
蜜雪冰城以6元以下產品為主打,通過自建供應鏈(原材料自產率超60%)和規模化運營降低成本,毛利率從2022年的28.3%提升至2024年的32.4%。在消費降級趨勢下,其高性價比產品契合下沉市場需求,門店數超4.6萬家(含海外4800家),規模效應顯著。
潛在挑戰
增長放緩:門店增速從2021年的50%降至2024年的25%,閉店率逐年攀升(2024年前三季度關店1298家)。
競爭加?。侯^部品牌紛紛以低價策略搶占市場,蜜雪需通過產品創新(如低糖飲品)或海外擴張(計劃2028年在日本開千家店)維持增長。
加盟模式風險:依賴加盟商快速擴張可能導致品控和管理難度增加,影響品牌口碑。
三、長期走勢的關鍵:供應鏈與戰略布局
供應鏈護城河
蜜雪自2012年起布局端到端供應鏈,擁有五大生產基地和覆蓋90%縣級區域的12小時配送網絡,原材料成本低于行業平均水平10%-20%。這一優勢支撐其低價策略,并形成品牌壁壘。
募資用途與未來規劃
上市募資凈額32.9億港元中,66%將用于供應鏈升級(如擴產和物流優化),12%用于品牌建設,12%用于數字化。若執行順利,將進一步鞏固其行業龍頭地位。
國際化與產品線拓展
海外門店已覆蓋11國,東南亞市場滲透率高,未來計劃拓展日本市場。同時,咖啡等新品類可能成為第二增長曲線。
四、綜合預測:短期熱度難掩長期挑戰
短期:市場情緒和資金推動可能延續股價熱度,但高估值和資金杠桿風險可能導致階段性回調。
長期:蜜雪的核心競爭力在于供應鏈和規模效應,若能持續優化加盟管理、拓展海外市場并創新產品,有望維持增長;但若增速進一步放緩或行業競爭加劇,股價可能承壓。
結論:蜜雪冰城短期內或受益于消費降級趨勢和資金追捧,但長期走勢取決于供應鏈效率提升、海外擴張成效及加盟模式可持續性。投資者需警惕高杠桿資金退潮和行業競爭帶來的波動風險。
(注:以上分析基于公開信息,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決策需謹慎。)
你喜歡喝蜜雪冰城嗎?看好蜜雪冰城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