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張氏中醫第六代傳承人張喜海,專注骨病40年。
肩頸總是感覺好像被東西壓著,想著是太累了,休息兩天就好,然而過了兩天,還是感到肩頸疲憊,就去按摩一下,按摩完當時感到很舒服,想著沒事了,沒想到幾天后的某個早上,發現脖子動不了了,只當是落枕,就這樣一直拖,結果癥狀逐漸加重,開始頭暈目眩,手指也發麻,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我有一個患者,吳先生,43歲,頸椎病多年,自述每到天涼時就感到頭暈,頭疼,偶爾還會手麻,肩膀感覺好像被石頭壓著,每到不舒服時,就會去按摩,然而過了兩天后,肩頸還是酸疼,為此在家做拉伸,拉單杠,但癥狀還是不見好轉,這才找到了我。
剛見到見到吳先生時,就發現他站立時雙肩高低不平,胸椎向一側微微彎曲,頸部肌肉明顯緊張,頭部不自覺地向一側傾斜。面色略顯蒼白,神情疲憊,說話時偶爾抬手揉按后頸。
他自述頸椎病多年,天氣轉涼時頭暈、頭痛加重,感覺頭部昏沉像被重物壓著,左手手指時有麻木感,雙肩發僵發酸,尤其久坐后更明顯。曾去按摩店放松,當時疼痛減輕,但兩天后癥狀又回到原樣。為緩解不適,他常在家做頸部拉伸,還會拉單杠鍛煉,但做完后肩膀反而更酸痛。
我伸手按壓他的頸椎和胸椎,發現多處肌肉僵硬如條索狀,按壓時他皺眉喊疼,尤其頸肩部和側彎凸側的肋骨間隙壓痛明顯。最后為他把脈,脈象弦細而緊,如同琴弦緊繃。
結合吳先生的四診,我辯證為頸椎痛(氣血不足兼寒凝經絡證)。
為此我將為吳先生采用中藥熱敷法,因其能直接將藥力作用于肩頸部位,通過熱力促進藥物滲透,溫通經絡、驅散寒邪,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緊張與疼痛。患者天涼癥狀加重,寒凝經絡是關鍵病機,熱敷可針對性化解。
選擇大椎穴作為主要熱敷點。大椎位于頸后最高骨節下方凹陷處,是督脈與多條陽經交匯之地。熱敷此穴能激發陽氣,驅散頸部寒氣,緩解頭暈頭痛,同時調節背部氣血運行,輔助改善吳先生胸椎側彎導致的筋脈失衡。
方:艾葉、川芎、桂枝、羌、獨活、伸筋草、雞血藤等等(具體用量根據患者情況而定)。
由于吳先生天涼頭暈、肩頸僵硬的寒凝癥狀。我將加入艾葉和桂枝能溫暖身體,驅散頸部寒氣,緩解他遇冷加重的頭痛頭暈。添加羌活、獨活專門對付肩頸部位的濕冷酸痛,就像給僵硬的肌肉松綁。川芎和雞血藤則是為了打通堵塞的血管,改善他手麻和側彎部位的氣血不暢。伸筋草則為潤滑劑,舒展吳先生因長期不良姿勢變得緊繃的筋脈。這些藥材配伍在一起,可以從根本上改善筋脈失衡,讓吳先生的肩頸和背部逐漸恢復柔軟靈活。
兩周后,吳先生來復診,他自訴每日熱敷后,感覺頸部和背部的肌肉逐漸放松,活動時的牽拉感明顯減弱。現在頭暈和頭疼的情況明顯減少,尤其是在天氣轉涼時不再頻繁發作。手部的麻木感也有所減輕,肩膀的僵硬和酸痛也逐漸緩解。感覺背部不像之前那么僵硬,也能挺直了一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