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在AI產業方面著墨頗多,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目標與舉措。全國政協委員、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接受了本刊記者采訪。他圍繞人工智能與安全兩大核心,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提案,同時對AI產業發展的關鍵趨勢進行了深入剖析。
《新理財》:周鴻祎委員,您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圍繞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目標與舉措,其中不少內容與AI產業緊密相關。您如何看待報告中這些與AI產業相關的政策方向,它們對推動AI產業發展和經濟轉型將起到怎樣的作用?
周鴻祎:《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明確“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并在“算力”“數據”方面進行了統籌部署。這意味著國家將全方位支持AI產業發展,并支持AI與各行各業的具體業務、產品服務相結合,真正把大模型的“能力”轉化成“動力”,這里蘊含著極大的創新創業機會。
最近DeepSeek火爆出圈,實現了重大技術突破,穩穩躋身全球大模型的第一梯隊。DeepSeek的模型不僅性能強、成本低、免費,最關鍵的是開源,這讓中國成為全球人工智能開源生態的領導者。DeepSeek證明,中國的創新環境完全能發展出世界領先、全球普惠的科技成果,也為我國人工智能發展帶來新思路。
去年7月,國內模型和GPT還有差距,為了推動AI走向人人普惠,360聯合DeepSeek等國內大模型廠商協同“辦大事”,打造了混合大模型,也就是現在的“納米AI”;目前“納米AI”還集成了包括豆包、通義千問等國內16家廠商的50多款模型,用戶可根據需求切換模型,也可以讓多個模型協作,并能打造個人知識庫和智能體,這讓AI變成了人人觸手可得的實用工具。也是在國家“人工智能+”行動引領下,360推動大模型在政務、金融、稅務、制造業等近20個關鍵行業的專業化落地,并牽頭成立大模型產業聯盟,與生態伙伴共同助力產業智能化。未來,360將把握DeepSeek引領的AI“換道超車”契機,推出更多企業級解決方案,助力“傳統產業優化升級行動”,同時深化與國內“朋友圈”合作,為更多中小企業、普通用戶打造生產力工具。
報告提到“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對于人工智能來說也是如此。作為既懂安全又懂AI的企業,360一直關注大模型安全。AI的廣泛應用,不僅帶來“幻覺”,也帶來基座模型、知識庫、智能體等安全問題,這些問題無法通過傳統安全方案有效化解。為此,360提出了“以模制模”,也就是用AI解決AI的安全問題,推出了大模型安全解決方案和DeepSeek安全方案,全面覆蓋大模型應用中的系統安全、數據安全、內容安全、“幻覺”和行為失控問題。我們也和國內一線大模型企業,以及高校、研究機構,聯合成立大模型安全聯盟,合力應對AI安全新挑戰。未來,360將繼續加強技術創新,與安全聯盟一起,深化產學研合作,保障AI安全、向善、可信、可控。
《新理財》: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中,您提出了哪些具體提案,這些提案背后的出發點和預期達到的社會經濟效益是什么?
周鴻祎:今年是我第八年參加全國兩會,我依舊立足主業,聚焦人工智能和安全兩條主線,帶來了三份提案,分別是關于統籌解決大模型應用安全的提案、關于適度包容大模型“幻覺”的提案和以安全即服務破解網絡安全行業困境的提案。
春節期間,國產推理大模型DeepSeek-R1的誕生標志著中國AI技術成功從“追趕者”向“領跑者”的角色轉換,為政府、企業與個人呈現出全新的生產力工具。由于DeepSeek-R1功能強大,且兼具開源、透明、免費等特質,尤其適合在政府與企業開展私有化部署,推進“數轉智改”,實現降本增效。在這一背景之下,人工智能大模型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一旦部署在政府、企業內部的基座模型、知識庫或智能體中任一環節出現安全隱患,都極有可能誘發整個生產環境暴發系統性風險,且無法通過傳統安全方案有效化解。因此,我建議相關部門鼓勵具備“安全+人工智能”完整解決方案的鏈主企業,針對人工智能應用所涉及的基座模型、知識庫、智能體等安全問題,以模制模,基于安全大模型技術開展研發工作,將安全要素深度嵌入人工智能應用全流程。同時,呼吁組建產業聯盟,打造安全產品,助力大模型安全保障普及至千行百業。
此次DeepSeek通過大模型技術范式的重大突破,讓大模型加速走進百行千業。但在應用過程中,包括DeepSeek在內的大模型都存在“幻覺”,偶爾會生成看似不合理、與事實不符的情況,由此也產生了一些爭議。在我看來,“幻覺”是一把雙刃劍,是大模型與生俱來的特點,是不可消除的,也決定其創造力和想象力,對于實現AGI(通用人工智能)極其重要,并可在科研、文藝創作等領域大放異彩。在醫療、法律、金融等對準確性要求高的領域,“幻覺”雖然可能出錯,但可以利用技術手段,如RAG(檢索增強生成)技術,通過比對專業知識庫、網絡實時信息等方式予以矯正。因此我認為,大模型發展關系國運,不能因過度追求準確而限制其創造力,需要對“幻覺”給予柔性監管,打造支持創新、包容失誤的良好環境,爭取讓更多企業“復制”DeepSeek的成功。建議借鑒“避風港原則”成功經驗,對大模型以及相關的產品和服務,實施柔性監管,適度包容大模型的“幻覺”,對于“幻覺”導致的一般性失誤,避免直接關停、下架,給予企業自我糾正的機會,促進企業大膽創新、放手競爭。
當前,伴隨國家數字化和智能化的發展,安全挑戰日益凸顯。網絡安全建設不能僅聚焦于大企業、國家部委和國家機關,那些地方國有企業及民營企業也非常重要,它們往往是供應鏈、產業鏈、生態鏈的重要一環。然而,當下網絡安全行業內卷嚴重,傳統網絡安全售賣硬件盒子的模式弊端盡顯,企業投入大量預算卻防護效果不佳,廠家也疲于應對定制任務,市場拓展受阻,造成“雙輸”局面。如今,軟件即服務(SaaS)已成為全球趨勢。SaaS服務產品具有產品可見、可體驗的優勢,價格便宜,交付簡單也容易推廣,能夠快速助力企業形成安全能力,構建防御體系。近年來,企業通過購買云服務、算力、存儲的模式極大地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有力推動了國家數字化建設進程。網絡安全行業也亟需跟上當前安全形勢需求,推動網絡安全的服務化轉型。對此,我呼吁政府鼓勵企業從購買硬件產品轉變為購買安全服務。建議財政部將安全服務部署納入專項補助項目,對積極采用安全服務的企業給予財政補貼或稅收優惠,引導市場向服務型轉變,實現網絡安全能力的跨越式提升。同時,鼓勵購買SaaS化的安全產品。國家可鼓勵和引導企業采購此類服務,讓企業能夠以低成本快速適配自身需求,直觀評估服務成效,從而有效提升網絡安全防護水平。
《新理財》:您曾提到AI進化會使全球50%現有職業被取代,DeepSeek的出現加速了這一過程,且今 DeepSeek寫文章能力能超過90%的人,編程序可取代80%面向前端的初中級工程師。您認為,在AI浪潮下,個人應如何做才能不被淘汰?政府和企業又應如何做好擁抱AI的準備?
周鴻祎:此前我也覺得AI低門檻的使用和近乎免費的成本應該會帶來普惠,縮小社會差距,讓大家更加平等。但現在看起來現實可能很殘酷,它可能進一步拉大人與人的距離,而且這個趨勢不可逆轉。因為DeepSeek雖然很強大,但是面對DeepSeek,不同人有不同的使用方式。
在我看來,AI不僅是技術革新,更是思維方式和社會結構的變革,每個人都應該積極擁抱AI,并通過以下幾點借助AI能力成為超級個體,才能不被時代淘汰。
第一,建立對AI的認知,培養AI素養。要相信大模型是真的智能,它將掀起一場新的工業革命,重塑所有行業,如果不相信可能就會錯過這個機會。同時,要學會跟AI打交道。使用AI并非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習慣,與傳統計算機工具下指令調用的使用方法不同,AI的特點是亦師亦友,需要把它當成顧問來交流傾訴。
第二,在AI時代,要鍛煉提問的能力和良好的表達能力,能夠一針見血的提出問題,這將在AI使用上事半功倍。
第三,不要有“懶漢”心態,與AI的交流過程比答案更重要,要學會與AI多輪對話,并在這個過程中受其啟發舉一反三。
第四,是要鍛煉自己的判斷能力。大模型具有幻覺這一特點,所以大模型提供的結果不一定正確,個人要學會通過搜索校對、多個大模型交叉驗證和建立個人知識庫等方式進行判斷甄別。
總之,DeepSeek雖然能力強大,個人使用綽綽有余。但要在政府、企業應用還需要和場景結合,不要幻想用一個大模型解決企業所有問題,而是要找垂直場景,做專業技能大模型。在我看來,企業內部未來一定是多個大模型組合工作,DeepSeek開源、免費、能力強大,但本地部署等特性則是打造專業大模型、垂直大模型、場景大模型的最佳選擇。有了場景之后,只有DeepSeek還不夠,解決企業應用,打造專業大模型,還應解決知識庫和智能體打造等問題。其中知識庫的打造是DeepSeek更懂企業的基礎,打造智能體則能通過大模型調用各種工具,將日常重復性業務流程形成Playbook,實現流程自動化。
《新理財》:DeepSeek 憑借性能優越、免費商用、訓練成本低等優勢,在全球引發高度關注,改變了AI產業的競爭格局。在您看來,這一開源大模型的成功對我國 AI 產業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提升有哪些具體推動作用?
周鴻祎:如今,以DeepSeek為代表的創新主體,通過強化學習的方式讓AI在推理上獲得了極大進步,開創了人工智能的新方向。從開源到低成本開發,從技術普及到科技平權,從技術民主化到行業引領,DeepSeek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人工智能技術從追趕到比肩的歷史性跨越,它的意義不僅僅在于中國人工智能公司對OpenAI等美國一線大模型公司的一次技術超越,更證明了中國用自己的智慧和獨特的路徑開創了影響全球的技術范式。
此次DeepSeek徹底踐行了開源精神,不僅開放了所有的權重參數,還公開了詳盡的技術報告,相當于DeepSeek把自己的知識分享給了整個人工智能產業和全人類。對全球大模型產業發展來說,可能會加速人工智能抵達AGI的進程,使全球AI發展中心向開源轉移,邁向普惠、平等的新階段,實現中國一直所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從國家層面而言,我認為DeepSeek稱得上國運級技術。一方面,中美在AI上的競爭會形成一個良性的結果,雙方會通過開源和開放的討論使技術交替領先,共同取得進步。同時,DeepSeek將以一種“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變成全球AI技術的標準及全球AI技術的“根技術”,有望重塑全球AI產業格局。中國堅持開源模式,其他很多國家和企業都會加入進來。大家都在用開源的成果,進一步貢獻自己的研究內容或者科研內容,這樣就形成一個強大的循環,中國可能就能成為全球大模型產業真正意義的領導者,并利用開源的先天優勢而保持長期的領先。
同時,由于DeepSeek開源免費、成本低,降低了企業使用的成本及中小企業的使用門檻,促進了創業公司和創業者的能力,讓中國的人工智能、大模型能力水平進一步普及。一旦大模型能力普及后,剩下的就是應用大爆發。應用大爆發最終也促使讓大模型技術走入千家萬戶和百行千業,有望助推中國在全球率先實現新一輪工業革命。
編輯:皓俊
《新理財》2025全年雜志開始征訂啦!
(點擊海報可直接訂購)
交流、合作、投稿、版權,請加微信:cfo920
聲明:“新理財”微信公號所刊載文章、圖片等,屬于相關權利人所有,若因客觀原因存在使用不當的情況,敬請與我們聯系及時依法刪除或修改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