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聰七年(1633年),孝端文皇后哲哲的生母科爾沁大妃前來后金朝見皇太極。皇太極對岳母十分禮遇。此次科爾沁大妃來到后金,為自己的兒子奇塔特(與二婚丈夫索諾木所生,而索諾木是科爾沁大妃第一任夫君莽古思臺吉的孫兒)求娶皇太極第三女為妻。
皇太極第三女固倫端靖長公主,是皇太極與皇后哲哲所生的女兒。
若是按照被輩分的話,固倫端靖長公主要稱呼科爾沁大妃為外祖母。
這門婚事皇太極答允,并且在這年五月十一日,為奇塔特與固倫端靖長公主定親。
崇德三年十二月,固倫端靖長公主已經10歲,正式下嫁科爾沁部。
在固倫端靖長公主之前,皇太極已經將養女、和碩禮烈親王代善的孫女和碩公主嫁給了孝端文皇后的侄兒滿珠習禮,又在天聰七年時將第四女雅圖(孝莊所生的長女)指婚給了孝端文皇后的侄孫弼爾塔哈爾。
此次將固倫端靖長公主下嫁科爾沁部,便是在彰顯科爾沁草原在大清的地位。
然而,順治八年(1651年),固倫端靖長公主的夫君奇塔特便病逝了。
而這一年,公主尚且只有23歲。
雖然公主尚且十分年輕,但是因為此時滿清已經入關八年的時間,受漢文化的影響越來越深,即便是公主,夫君去世后也不得改嫁。
就這樣,固倫端靖長公主寡居了長達36年的時間,康熙二十五年時去世。
而實際上,固倫端靖長公主是大清公主在寡居后能夠改嫁他人的一個分界點。
在固倫端靖長公主之前的大清公主,若是夫君早逝,公主可以改嫁;而固倫端靖長公主之后的大清公主,即便是夫君早早便病逝了,也不可改嫁。
嚴格來說,是滿清入關后,大清的公主便不可改嫁了。
在滿清入關之前,大清一共有五位公主先后改嫁;甚至有一位公主先后三次嫁人,最后一次與夫君離婚后,只能靠著同母兄弟的贍養才能安度余生。
這五位大清公主,都是誰呢?
她們又為何可以改嫁呢?
大清第一位被夫君拋棄的公主——嫩哲格格
嫩哲格格是太祖皇帝努爾哈赤的第二女,是努爾哈赤側妃伊爾根覺羅.賴所生,多羅繞余郡王阿巴泰的同母姐。
嫩哲格格的第一任夫君,是努爾哈赤麾下的大將——伊拉喀巴圖魯。
能夠在努爾哈赤建功立業過程中,被封為巴圖魯,便可見伊拉喀應當是一位驍勇善戰的大將。
為了能讓這些驍勇善戰的大將對自己更加忠心耿耿,努爾哈赤首先想到的便是聯姻。
像努爾哈赤的嫡長女東果格格,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嫁給了“滿清開國五大臣”之一、原董鄂部首領董鄂.何和禮。
能夠娶到嫩哲格格為妻,對于伊拉喀來說自然是錦上添花,若是能夠與嫩哲格格感情深厚生下兒女,日后伊拉喀家族便會跟何和禮家族一樣,成為滿清的勛貴家族。
然而伊拉喀巴圖魯卻拋棄了嫩哲格格,太祖皇帝一氣之下將伊拉喀處死。
就這樣嫩哲格格便開始寡居,作為努爾哈赤的女兒,自然是金枝玉葉不愁嫁。
更何況對于有野心的努爾哈赤而言,自然會讓女兒再次嫁人。
到了天命年間時,努爾哈赤將嫩哲格格改嫁給了自己的親外甥達爾漢。
達爾漢是沾河寨長楊舒的兒子,所以嫩哲格格也被稱為沾河公主。
1583年時,楊舒與常舒兄弟二人,跟薩爾滸城長諾米納,嘉木湖寨長噶哈善哈斯虎商議后,一起歸順了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便將自己的同母妹妹嫁給了楊舒,將堂妹嫁給了常舒。
就這樣,楊舒與常舒兄弟二人,不僅是努爾哈赤的妹夫,而且還是后金建立的功臣。
后金建立后,努爾哈赤便將寡居的女兒嫩哲格格嫁給了楊舒的兒子、也就是努爾哈赤的親外甥達爾漢為妻。
若是按照輩分的話,嫩哲格格與達爾漢是親表兄妹的關系。
嫩哲格格的第二任夫君達爾漢,比嫩哲格格小7歲,在娶了嫩哲格格之后便被封為額駙。
在皇太極繼位后,達爾漢憑自己的戰功而被官至都統,順治元年去世。
而嫩哲格格,則是活到了順治三年,終年60歲。
大清唯一被凌遲處死的公主——莽古濟公主
莽古濟公主是努爾哈赤第二位大妃富察袞代所生的嫡公主,袞代雖然是二婚帶著前夫的兒子昂阿拉嫁給努爾哈赤,但是卻時努爾哈赤四位大妃中陪伴努爾哈赤時間最久的一位大妃。
在改嫁努爾哈赤后,先后為努爾哈赤生下兩個兒子一個女兒。
而這一個女兒,便是莽古濟公主。
袞代為大妃時,恰好是努爾哈赤統一建州女真、統一整個女真部時。
在努爾哈赤統一整個女真部時,十分講究策略,多次用聯姻來解決問題。
而莽古濟公主,作為努爾哈赤較為年長的公主,自然會被父汗嫁給女真各部首領。
萬歷二十七年九月,努爾哈赤率兵攻打海西女真四部之一的哈達部,哈達部首領孟格布祿與兒子吳爾古代投降建州女真。雖然孟格布祿投降努爾哈赤,但是因為有明廷的干預,努爾哈赤還不能讓哈達部直接消失。
換句話說,努爾哈赤需要留著孟格布祿與其子吳爾古代的性命,繼續為哈達部首領。
但是孟格布祿父子,需要對建州女真忠心耿耿。
然而在投降后不久,孟格布祿便想要除掉努爾哈赤,結果失敗反而被努爾哈赤所殺。
兩年后,努爾哈赤便將12歲的女兒莽古濟公主嫁給了吳爾古代為妻,并且讓吳爾古代重新回到哈達部為哈達部新任貝勒。
所以莽古濟公主,還被稱為哈達公主。
在莽古濟公主嫁給吳爾古代后不久,哈達部便鬧饑荒,吳爾古代走投無路便投奔到了建州女真。
自此,哈達部正式消失。
莽古濟公主與吳爾古代的婚姻,維持了二十幾年的時間,到了努爾哈赤晚年時吳爾古代病逝,莽古濟公主開始寡居。
莽古濟公主與吳爾古代生有最少兩個女兒,一個女兒嫁給了皇太極的長子豪格,一個女兒嫁給了代善的長子岳托。
在天命朝后期到天聰朝,有不少蒙古部落先后歸順后金。
為此,皇太極不斷地與蒙古諸部聯姻,將宗室女或者公主下嫁。
而尚且正在寡居的莽古濟公主,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改嫁給了蒙古敖漢部首領索諾木杜棱。
莽古濟公主與第二任夫君的感情很是一般,不過是皇太極朝政需要的結果而已。
在同母兄弟莽古爾泰、德格類先后去世后,莽古濟公主便被家奴冷僧機告發曾與莽古爾泰、德格類一起密謀造反;在莽古濟公主要遭難時,她的夫君索諾木杜棱不僅沒有幫助她,反而幫助冷僧機佐證,如此一來莽古濟公主曾想要謀反的罪名便成了板上釘釘的事情。
皇太極十分生氣,下旨將莽古濟公主凌遲處死。
就這樣莽古濟公主,成為大清唯一一位不得善終、而且還是被凌遲處死的公主。
大清唯一一位先后三次嫁人的公主——穆庫什公主
穆庫什公主是努爾哈赤第四女,其生母是努爾哈赤眾多庶妃中的一位——嘉穆瑚覺羅.真奇。
雖然嘉穆瑚覺羅.真奇僅為小福晉級別,但是卻十分得寵,是努爾哈赤所有后妃中生下子女數最多的一位。
而穆庫什公主,是嘉穆瑚覺羅.真奇所生的第二個孩子。
1608年,14歲的穆庫什公主嫁給了烏拉部貝勒布占泰。
布占泰是努爾哈赤第四位大妃阿巴亥的叔叔,也是烏拉部最后一位國主。
在沒有完全地把握將烏拉部結束之前,努爾哈赤想到的方式便是聯姻。
除了將女兒穆庫什公主嫁給布占泰外,努爾哈赤還曾將侄女也嫁給了布占泰。
后來烏拉部與建州女真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差,隨著努爾哈赤的勢力越來越強大,便開始正式攻打烏拉部,并且烏拉部所滅。
至于穆庫什公主的夫君——布占泰,則是逃到了葉赫部。
而穆庫什公主,則是回到了建州女真。
其實穆庫什公主回建州女真的時候,已經身懷有孕。
但即便是如此,努爾哈赤還是將女兒改嫁給了心腹大臣鈕祜祿.額亦都。
在額亦都的家中,穆庫什公主生下一個女兒,這個女兒后來嫁給了努爾哈赤嫡長子褚英的第三子尼堪為妻。
也就是說努爾哈赤的孫兒尼堪,是穆庫什公主的女婿。
然而就是這位女婿,讓穆庫什公主的晚年生活十分凄涼。
在生下女兒后,穆庫什公主還為第二任夫君額亦都生下兩個兒子:第十六子遏必隆與第十七子。
因第十七子夭折,所以我們一般認為穆庫什公主僅為額亦都生一子。
了解清史的應該知道,遏必隆在康熙朝時期的地位:
不僅為輔政大臣
而且還是康熙的岳父,遏必隆兩個女兒入宮:孝昭仁皇后與溫僖貴妃
天命六年,額亦都去世。
失去第二任夫君后,穆庫什公主再次改嫁,這一次改嫁并非別人,而是額亦都的第八子圖爾格。
圖爾格是額亦都與妻子郡主覺羅氏所生的兒子,而郡主是太祖皇帝的伯父武功郡王禮敦的女兒。圖爾格還是非常值得一提的,他作戰十分勇猛,屢立戰功,跟自己的父親額亦都一樣在去世后得到了配享太廟的殊榮。
也就是說,穆庫什公主嫁給了繼子為妻。
若是能夠在圖爾格家中安度余生,對于穆庫什公主來說也算是一個不錯的歸宿。
然而,崇德二年(1637年)已經43歲的穆庫什公主卻與第三任夫君圖爾格離婚。而穆庫什公主之所以落得如此結局,是因為她與布占泰所生的女兒。
(我們將穆庫什與布占泰所生的女兒,暫且稱之為烏拉那拉氏)
烏拉那拉氏長大后嫁給了褚英的第三子尼堪,但是婚后多年烏拉那拉氏卻遲遲沒有懷孕,烏拉那拉氏擔心自己會被夫君休棄,便將仆人所生的女兒當成自己的孩子。
而此事,穆庫什公主與第三任夫君圖爾格均知曉。
事情暴露后,穆庫什公主被革除和碩公主封號,圖爾格則是被革職,而且二人被判離婚。
離婚后的穆庫什公主,便離開時圖爾格的家,由自己的同母兄弟巴布海與巴布泰贍養。
原本穆庫什公主可以安度余生,但是沒想到,在順治五年時穆庫什公主卻被順治帝下旨抄家。
而原因竟然是:穆庫什公主與第三任夫君圖爾格、兒子遏必隆一起對遏必隆的妻子(代善第三子薩哈廉的女兒,薩哈廉是太宗十分器重的侄兒,此時薩哈廉早已去世)惡語相向。
順治十六年,穆庫什公主病逝,終年65歲。
嫁親兄弟二人的公主——固倫溫莊長公主馬喀塔
馬喀塔是皇太極與孝端文皇后所生的第一位公主,在天命十年(1625年)時出生。
了解清史的應該知道,從天命朝后期開始,滿蒙聯姻便已經十分頻繁。在蒙古諸部歸順后金時,努爾哈赤或者皇太極便會將宗室女或者公主嫁到這個部落。
而馬喀塔作為皇太極的嫡女,自然也是這樣的歸宿。
1635年,察哈爾林丹汗去世的次年,林丹汗的遺孀們便紛紛歸附后金。
其中便包括林丹汗的囊囊大福晉博爾濟吉特.娜木鐘,以及林丹汗的三福晉蘇泰。
蘇泰是皇太極生母孟古哲哲的堂侄女,嫁給林丹汗后為其生下長子額哲。
林丹汗去世后,額哲便為察哈爾新任大汗,蘇泰自然便被尊為蘇泰太后。
在蘇泰太后與兒子額哲歸順后金后,蘇泰太后改嫁給了姐夫、鄭親王濟爾哈朗,而額哲則是被皇太極封為察哈爾親王,并且娶皇太極次女馬喀塔為妻。
只可惜馬喀塔與額哲的婚姻僅維持了幾年的時間,1641年額哲便去世了。
額哲去世后,其異母弟阿布鼐繼任察哈爾親王之位。
阿布鼐是林丹汗囊囊大福晉娜木鐘所生的遺腹子,大概在1635年左右出生,比馬喀塔小10歲左右
蒙古有“兄死弟妻”的習俗,馬喀塔便改嫁給了夫君的弟弟阿布鼐。
康熙三年,馬喀塔去世,終年39歲。
在馬喀塔去世五年后,阿布鼐因多年未朝見大清皇帝,而被康熙幽禁盛京。
至于察哈爾親王之位,則是由阿布鼐的長子布爾尼承襲。
康熙十四年,布爾尼趁著三藩之亂時造反,被康熙平定;而被幽禁六年的阿布鼐也被康熙絞殺
孝莊所生的女兒——固倫端獻長公主阿圖
阿圖是皇太極第五女,也是孝莊所生的第二位公主。
崇德六年時,被皇太極指婚了喀爾喀五部之一巴約特部首領恩格德爾的兒子索爾哈。
恩格德爾在天命九年(1624年)時正式歸順后金,在此之前,努爾哈赤已經將弟弟舒爾哈齊的女兒巴約特格格嫁給了恩格德爾。也就是說恩格德爾,是努爾哈赤的侄女婿。
為了保持巴約特部同大清之間的關系,皇太極便在崇德八年將自己的女兒固倫端獻長公主阿圖嫁給了恩格德爾的兒子索爾哈。
只可惜索爾哈在順治初年便去世了,五年后固倫端獻長公主改嫁給了蒙古巴林部輔國公色布騰。
色布騰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二十一世孫,屬蒙古巴林部。
所以固倫端獻長公主,也被稱為巴林部公主。
后色布騰不僅被授予固倫額駙,還被晉封為郡王。
至于色布騰的孫兒烏爾袞,則是康熙皇帝八位女婿之一,娶康熙最寵愛的固倫榮憲公主為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