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年輕人也喜歡這個?聽說連姚晨、黃曉明都來了?」
正月初十,福州長樂,出租車司機旺叔和剛上車的客人閑聊,這是他上午接的第五單專程來看游神的客人。
除夕夜的春晚舞臺,「機器人扭秧歌」令觀眾發出了2024年末的最后一聲爆笑。相關話題迅速沖上高位熱搜,各類二創如潮水般涌現。
數據來源:微博熱搜
2025年的春節,在社媒上被封為「非遺春節」,評論區很多留言表示:今年的非遺文化輸出,不再是套路化的宏大敘事,「越來越年輕/接地氣/有意思了」。
小紅書評論截圖
美團旅行數據顯示,春節假期前五日,「非遺」搜索量同比上升212%,「非遺體驗」搜索量上升387%,「非遺手工」搜索量上升790%,「春節廟會」搜索量暴增633%。
值得關注的是,近4成非遺搜索者為00后年輕人,且較往年相比,00后人均多打卡1.2家小店,為市場增長帶來更多動力。
數據來源:美團旅行
抖音《2024非遺數據報告》中指出,00后和60后最愛看國家級非遺相關內容。
數據來源:抖音非遺報告
不同于以往的購物游、山水游和「特種兵式」打卡旅游,文化屬性更強的非遺游正在成為年輕人出行的熱門選擇。
春節過后,各媒體平臺有關「非遺」的討論熱度只增不減,這是曇花一現的流量狂歡,還是傳統文化與年輕靈魂的真正共振?
全國各地都有非遺基因,如何借力非遺帶動地方文旅?
如何讓非遺成為一個鮮活有趣的旅游元素,而不只存活在匯報和數據中?
非遺文旅想要出圈,打造一個有效的社交平臺話題是前提。
復盤過往非遺相關的文旅熱點,從最新的新聞/事件/產品中挖掘古老的非遺元素是第一步;借著新聞的熱度帶話題輸出相關目的地是第二步;
第三步就是博主/達人/素人的全方位種草,利用社媒的流量,在全網各平臺達成二次傳播、破圈傳播,達成有效種草。
小紅書熱門帖「泉州,一座巨大的趙麗穎痛城」今年春節假期,福建常住人口不到1萬人的蟳埔村,累計客流量突破43.18萬人次,創下日均5.4萬人次的文旅奇跡,這一切皆源于兩年前趙麗穎為《上城士》雜志拍攝的一組以「泉州簪花」為主題的時尚大片。
泉州旅游熱度持續高漲,以明星同款簪花為代表的非遺元素跨界「種草」更是展現出強大的吸引力:
抖音平臺上,蟳埔女話題播放量超過了15億次,小紅書app上以「泉州趙麗穎」為關鍵詞的筆記數量超2萬,「泉州文旅認證趙麗穎簪花出圈」等相關話題更是頻頻登上微博熱搜榜。
數據來源:微博熱搜
同樣在今年春節,安徽歙縣,一場以魚燈為主題的瞻淇「村晚」直播,令「魚燈IP」成為了現象級爆款:
抖音「遇見千年魚燈」話題播放量突破2.7億次,帶動瞻淇村游客量飆漲457%;短視頻投稿量同比激增168%,帶動歙縣吃喝游玩訂單量同比增長458%。
無論簪花還是魚燈,精準有效地提取「非遺元素」,并將其轉化為可穿戴、可展示、可傳播的IP符號,是實現目的地文旅爆紅的流量密碼關鍵所在。
抖音截圖
除了最直觀的明星同款和視頻直播,非遺元素在科技、游戲、動漫的跨界融合中,同樣展現出強勁勢能。
微博數據顯示,在這三類創新融合體驗場景中,95后/00后占比88%,TGI達到125。
不僅打破了傳統非遺傳播的局限,還通過多維度的生態組合與重構,為非遺IP與文旅產業的結合提供無限可能。
數據來源:微博數據中心
2024年冬季,《原神》與貴州文旅的深度聯動發布的「山水相逢」主題企劃,通過虛擬角色「魈」與「藍硯」作為文化使者的敘事設定,將貴州藤編與苗族蠟染等非遺元素融入游戲場景。
這種虛實相生的傳播策略,不僅引發玩家群體的線下打卡熱潮,更構建了數字原住民認知傳統文化的沉浸式入口。
原神
,贊1.7萬
當簪花圍從漁家日常升維為時尚符號,當游戲成為非遺傳播的新平臺,想要打造一個真正的非遺文旅IP爆款,從深挖文化、元素提取、跨界聯動再到媒體傳播缺一不可,
掌握、順應年輕人消費邏輯,才能形成「種草」閉環,完成從「遺產」到「資產」的完美蛻變。
當「消費降級」成為當代年輕人社交的流行詞時,另一邊,把錢花在刀刃上,只為快樂買單的「體驗式旅游」正悄然「升級」。
新京報貝殼財經《2024中國青年消費趨勢報告》顯示,對歷史古跡的探索成為年輕人心中第二大旅行體驗的選擇,42.32%受訪者將此類項目加入旅行行程安排。美食餐飲、購買特產、特色文化等體驗緊隨其后。
新京報《2024中國青年消費趨勢報告》親自學習技藝、品鑒非遺美食、觀看文化表演一直是非遺體驗的傳統「三件套」。
一改「枯燥乏味」的技藝學習,景德鎮陶溪川推出更輕量化陶藝制作體驗:30分鐘可完成的素坯繪制、1小時速成的釉下彩體驗,降低體驗門檻的同時,不乏個性化創作與樂趣;
將傳統制瓷工藝融入現代市集,打造出集非遺展演、創意工坊、沉浸式劇場于一體的復合空間。數據顯示,改造后園區90后客群占比從18%躍升至65%,夜間客流量峰值達2.3萬人次。
非遺的年輕化表達,不僅需要創新,更要建立符合年輕人情感訴求的價值連接。
目的地文旅,除了「無可復制」的在地文化氛圍,如何貼近現實生活,打造相關沉浸式場景,深入體驗細節,找到傳統技藝與z時代消費需求的共鳴才是重中之重。
美團旅行數據顯示,「00后」偏愛錯峰出游,美團節后「非遺體驗」搜索量上漲近3倍,2月5日以來,「非遺體驗」搜索量同比上漲295%。
「年輕人的非遺旅游」并沒有因春節的結束而斷崖下降,反而在持續環比攀升。
訂單來了數據顯示,熱門非遺目的地,除敦煌外,入住率均超全國平均水平,平均房價方面較去年都有下降。
春節期間,自貢旅游客流量164.84萬人次,同比增長21.27%,自貢民宿入住率78%與去年基本持平,平均房價350元,同比去年增長10%。
數據來源:訂單來了
飛豬平臺表現,非遺游的熱度高漲的同時,游客的人均住宿時長也有所增長,較去年同期提升了5%。
數據來源:飛豬旅行民宿產業加速向下沉市場滲透,深入鄉村的非遺游在某種意義上延長了住宿時間,
當「活化的鄉村」遇上「生動的非遺」,有著美好象征的鄉村民宿便不再停留于「住宿」,更成為一種獨特的生活方式載體。
2025新年伊始,飛蔦集民宿預訂小程序便馬不停蹄地更新了風物頁面,還上架了限定版·年夜飯菜單:秦嶺八珍火鍋、寧夏冰煮羊肉、松陽白切肚尖……
主廚收集四方風味,以紅酒、菌菇、折耳根等食材重構傳統,讓餐桌上的美食品鑒也能儀式感滿滿。
秦嶺八珍火鍋:采擷山中季節野味,精選秦嶺時令菌菇佐土雞煨天麻籽湯底,配手工特調的在地風物前菜,感知最本真的風土滋味。在巴谷宿集體驗重慶傳統手工磨豆花,割水稻;在黃河宿集品賀蘭山紅酒手沖搭配灘棗,聽當地老伯講述羊皮筏的故事;在秦嶺宿集游逛紅葉鄉集,和家人圍坐包餃子煮湯圓沉浸在獨屬西北的碳水宇宙……
作為一種為游客提供多重文化體驗的民宿聚合模式,宿集與非遺有著天然的契合度。
除了絕美風景和優質住宿產品,宿集在秘境注入:美術館、咖啡廳、小酒館、甜品屋、獨立書店等豐富業,讓好山好水不再無聊,吸引到更多年輕消費人群;
隨著黃河宿集、巴谷宿集、秦嶺宿集、草原宿集的持續曝光,那些秘境里難以為外人知的風物、風味、傳統手工藝、在地文化,也隨著目的地的流量攀升,被發現、被喜愛。
給當地傳統文化換上新的敘事方式,給第一現場的影像畫面配上輕松有趣的剪輯,用大眾喜聞樂見的邏輯和話術講故事,用遵循流量法則的投流玩法去推波助瀾……
破舊立新,拋下那些陳舊乏味的非遺文化模板,從用戶角度出發設計、包裝產品,才有機會在文旅流量大戰中,逐鹿中原。
宿集營造社
,贊638
2025年,非遺文旅前景廣闊。
「非遺風」席卷全球,隨著過境免簽外國人在境內停留時間由原72小時和144小時均延長為240小時,攜程入境游非遺項目增長7倍,攜程海外平臺上,「燈會」「廟會」「戲劇」等非遺相關項目門票同比去年增長近7.5倍。
據艾媒咨詢預測,2025年非遺消費市場規模將突破2000億,其中年輕群體將貢獻62%的消費增量。
非遺年輕化,國際化已成趨勢,如何精準接住這一波的「潑天富貴」,是各地文旅、目的地、文旅產品都想抄作業的關鍵難題。
把非遺元素融入目的地的日常生活,而非局限于大型節假日;注重「留量」而非流量,確保文旅產品、服務質量,確保口碑不會成為網絡輿情;以及,非遺成就的新目的地,如何確保不再上演「大魷魚、老酸奶」的千篇一律。
令非遺文旅保持長紅的,唯有非遺文化本身,用心做好「內容」,當其不再只是被瞻仰的文化標本,而是可參與、可創造、可傳播的生活方式,才能吸引更多年輕人的深度探索。
圖源/小紅書博主 Muir
部分參考資料
[1]. 《“游戲+”賦予《原神》《未定事件簿》更深厚的文化底蘊》,上觀新聞
[2]. 《傳統非遺“破圈”,體驗經濟撬動Z世代》,文化產業聯合會
[3]. 《品非遺、游古建,“新中式”的風吹到了旅游業》,光明日報
[4]. 《非遺風吹遍全球,攜程:非遺相關項目門票同比去年增長近7.5倍》,品橙旅游
*圖片來源:飛蔦集、大米、小紅書博主:Muir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