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藥中,其實有很多藥材的外形都非常相似,以至于會讓人難以分辨,如果藥物的功效或用途相似,倒還不必過于擔憂,但若是藥物之間的功效或用途,存在明顯差異,那么在這種情況下若是誤用了,就很容易造成不良影響,輕者可能會加重病情,重者甚至會導致體內的臟腑受到損傷。而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這2味藥材,就是外形相似,但功效相差甚遠。
在《本草綱目》中有過這樣一句話,“秋開花大如梧桐子”,此物能開出淡黃色的花,但其香味卻大過菊花,“別有旋花,乃鼓子花,非此花也”,它其實就是旋覆花。旋覆花的形狀和外形和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野菊花非常相似,而且生活中經常會有人將它們混淆,甚至認為旋覆花就是野菊花,但實際上,這二者之間的差異,還是比較大的。
1.外形差異
旋覆花也被人們稱為“金沸花”、“六月菊”,屬于菊科植物,它的花苞沉陷球形,并且上面會長有短毛,是一種藥用價值很高的花卉品種。而野菊花也是菊科草本植物,和我們生活中常見的菊花很相似,但是,與旋覆花相比,一般的野菊花個頭要稍微小一些,通常是深黃色的,并且大多生長在草地、馬路邊,也是一種藥用價值極高的植物。
2.藥性、功效不同
野菊花有著苦、辛,微寒的藥性,主要歸入肝經和心經,具有清熱解毒的效果。而旋覆花雖然也有苦、辛的藥性,但其微溫,偏咸,歸入的經脈是肺經和胃經,降氣化痰、降逆止嘔的效果會比較顯著。
3.應用不同
根據藥物藥性的不同以及歸入經脈的差異,這二者在疾病治療方面的具體運用也存在差異。旋覆花苦降辛開,可以降氣化痰,平息喘咳,消痰行水,祛除體內的痞滿,可以配合其他藥物,一同清熱化痰,化痰軟堅,祛除體內的痰邪。同時,該藥還能降胃氣而止嘔,對胃氣上逆導致的呃逆、嘔吐,會有良好的緩解效果,對于心肺的氣機阻滯,胸中結痰,嘔吐,噫氣等癥狀,也會發揮積極的調理作用。
而關于野菊花的臨床應用,則主要體現在兩方面。首先是清熱瀉火。本藥具有辛散苦降的藥性,清熱瀉火、利咽解毒、消腫止痛的能力比較強,是治療外科疔癰的良藥,例如,在《醫宗金鑒》中收錄的五味消毒飲,就是將本藥和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銀花等同用,能夠治療熱毒蘊結、疔癤丹毒、癰疽瘡瘍、咽喉腫痛。
其次是清瀉肝火。因為本藥歸入肝經,所以,針對肝臟病變的治療,往往也會有明顯的效果,本藥味道偏苦,歸入肝經,能夠清瀉肝火,同時也兼有散風熱的作用,經常和金銀花、密蒙花、夏枯草等藥物同用,緩解因風火上攻所導致的眼睛腫痛,此外,如果將該藥和決明子同用,也能起到清瀉肝火、緩解頭痛暈眩的作用。
總得來說,雖然旋覆花和野菊花外形相似,但功效、屬性等都存在著較大的差別,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盡快熟悉它們,并正確進行區分,準確應用,才能夠對疾病的治療以及緩解帶來極大幫助。
【本圖文由“神希園”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周淺,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復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