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風光無限的瘋狂小楊哥,如今卻深陷復出失敗的“泥沼”,徹底涼得透透的,這劇情反轉,簡直比坐“死亡過山車”還刺激,直接把一眾網友的下巴驚掉了。
想當年,瘋狂小楊哥的直播間那場面,熱鬧得就跟“下餃子”似的,流量爆棚到“絕絕子”。他直播間里永遠掛著的那條銀色項鏈,可不是一般的“小玩意兒”,那堪稱小楊哥的“王炸”秘密武器,是“反向帶貨”的標志性符號。
直播翻車的時候,他抓著項鏈對著鏡頭歇斯底里地吼:“家人們,別買這‘坑爹’的玩意兒啊!”
結果神奇的是,下一秒產品銷量不僅沒降,反而像裝了火箭助推器,“嗖”地一下就沖上百萬,這操作簡直“666”。
被質疑賣假貨時,他摸著項鏈對鏡頭信誓旦旦地發誓:“用我的人格擔保,絕對‘靠譜’!”緊接著就在那砸鍋摔碗的一通鬧騰中,輕輕松松創造上億銷售額,這帶貨能力,讓人不得不服。
然而,“風水輪流轉,蒼天饒過誰”,曾經的輝煌如今已成為過去式。2024 年9月的美誠月餅事件,就像一顆威力巨大的“炸彈”,直接把小楊哥的“商業帝國”炸得“稀碎”。
當消費者發現所謂的“香港高端月餅”,其實就是廣州貼牌生產的普通貨,那成本僅59元3盒的廉價點心,被包裝成239元的“米其林臻品”時,一場信任危機瞬間“爆發”。
小楊哥團隊面對這場危機,給出的解決方案簡直讓人“笑不活了”,他們清空櫥窗、踢走主播,還在凌晨戴著 “綠魚頭” 和 “紅獅子” 頭套重啟直播,這一番操作,活脫脫就是在演一出荒誕“鬧劇”,和小楊哥早年視頻里被墨汁濺滿臉還強行搞笑的樣子如出一轍。
但這次觀眾可不買賬,彈幕齊刷刷地刷著“退錢”兩個字,那場面,就像一場聲勢浩大的 “討伐大會”。
瘋狂小楊哥之所以翻車,最大的問題就在于面對外界對三只羊網絡銷售問題商品的質疑,永遠不正面回應,總是用模棱兩可的話語,開啟“拖延戰術”。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做事出錯不可怕,可怕的是對待錯誤的態度。
就拿年初的李維剛來說,出問題后二話不說,自己墊錢賠付消費者,那叫一個“豪爽”和擔當。和李維剛相比,小楊哥在處理問題商品的態度上,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在直播電商這個領域,當主播體量達到頂流級別時,消費者最看重的其實就是信任。李維剛經歷墊錢賠款750萬后,抖音粉絲直接從700萬飆升到 1310萬,這增長速度,比火箭還快,直接“起飛”。
品牌方更是對他青睞有加,李維剛的專場合作費比市場價高出40%,為啥?就因為他那“假一賠十”的賠付背書,簡直就是一塊閃閃發光的“金字招牌”,讓消費者和品牌方都吃了一顆 “定心丸”。
網友們都調侃說:“現在誰敢坑老李?他賠得越狠,粉絲越鐵,商家都怕他‘較真’!”
瘋狂小楊哥跌落神壇,也和平臺的“去頭部化”策略脫不了干系。當三只羊集團香港分公司開業,和曾志偉碰杯的紅酒還沒來得及好好品味,合肥監管局的罰單就像一道“晴天霹靂”,直接凍結那花1.03億買下的總部大樓。
這邊“絕望周末”系列短劇,還在瘋狂“收割”著25億播放量,那邊直播間里 24000單問題月餅,卻制造了25萬條維權投訴。
想當初,2018年的抖音算法肯定想不到,那個把鞭炮塞進墨水瓶炸黑宿舍陽臺的六安青年,會在七年后成為直播界的“風云人物”,手握最鋒利的“雙刃劍”。
小楊哥把“反向帶貨”玩成流量密碼,直播間變成一個大型“馬戲團”。吃螺螄粉吃到嘔吐,結果螺螄粉銷量破百萬;煎雞蛋把鍋都煎糊了,不粘鍋銷售額卻超500萬;爆米花機都炸裂了,卻創造了2417萬觀看人次。
靠著這種“審丑經濟學”,三只羊在2023年狂攬160億GMV,比同年的東方甄選還高出17億。可這流量高塔雖然風光無限,卻也“危機四伏”。
如今,小楊哥從全網首個單平臺粉絲破億的“抖音之神”,變成了戴著卡通頭套,躲在角落試水的“隱身人”,這人生的落差,簡直比從天堂掉進地獄還夸張,真是“芭比Q了”。
小楊哥試圖通過視頻號、TikTok東南亞市場曲線復出,可現實卻給他潑了一盆又一盆“冷水”。
在越南直播三小時,可憐巴巴地僅賣出42單,這成績簡直“慘不忍睹”;在新加坡,還遭遇“假貨維權聯盟”舉牌抗議,那場面,要多尷尬有多尷尬;在視頻號試播三天后,賬號還神秘消失,仿佛人間蒸發。
這些數據背后,其實是平臺算法的集體“叛變”。抖音悄悄調整推薦機制,把他的直播切片從“必看推薦”移到“你可能認識的人”,這就好比把他從舞臺中央,趕到了角落里。
快手則趁機把辛巴直播間推上熱搜,還拿“假燕窩賠付億元”的往事,狠狠地 “嘲諷”了這位老對手一番。
當小楊哥粉絲從1.22億暴跌至9999萬時,抖音順勢把劉畊宏、董宇輝等 “正能量主播”頂上推薦位,還把三只羊矩陣號集體解除MCN認證,算法立刻給那些分流的腰部主播貼上“優質直播間”標簽。
這種“去頭部化”的操作,比直接封號還讓頂流主播們害怕,因為它讓小楊哥的過億粉絲從資產變成負債,每一個取關用戶都像是在給平臺助力,加速他的衰落。
瘋狂小楊哥的崩塌,可不是個例,而是直播電商行業必然會出現的現象。
李佳琦因為79元眉筆事件,從帶貨一哥的神壇上狠狠摔了下來,那“翻車”翻得叫一個徹底;辛巴喊著“家人至上”,最后卻動不動就發律師函警告,人設直接“崩塌”;東北雨姐打造的助農人設,也被拆穿是擺拍,“人設”碎了一地。
再看看薇婭,曾是直播電商界的“超級大佬”,卻因偷逃稅等問題,被依法查處,直接涼涼,曾經的輝煌瞬間化為烏有。
三只羊的情況更是典型,他們用“工資全交媳婦”的寵妻人設圈粉百萬,卻在 “沫沫事件”中暴露資本家的冷酷。他們承諾“假一賠三”,卻在梅菜扣肉、茅臺酒、五常大米等23起質量事件中,玩起“甩鍋三連”。
這種人設和現實的巨大割裂感,在2024年雙11達到頂峰。當小楊哥戴著 “綠魚頭”在矩陣號里跳著尷尬舞蹈時,辛巴卻在直播燒毀價值千萬的“問題蟹卡”,還高喊“我不賺臟錢”。兩位頂流主播的這一番魔幻對壘,把行業的辛辣諷刺展現得淋漓盡致。
所謂的“家人們”,在資本市場眼里,不過是待割的一茬又一茬 “韭菜”;所謂的“良心帶貨”,本質上就是精心設計的風險轉嫁游戲。
合肥監管局 6894萬元的罰單,不僅是對三只羊的審判,更是給整個行業敲響警鐘。央媒定性美誠月餅事件是“對消費者知情權的踐踏”,職業打假人王海還建立“小楊哥專屬檔案”,這下那些曾經游走在灰色地帶的營銷話術徹底失效了。
更要命的是,算法系統也開始秋后算賬,曾經助力小楊哥登頂的流量機器,如今正用“負向內容標簽” 把他往深淵里推。
當觀眾看膩了那些歇斯底里的表演,當平臺收緊流量閘門,那些依賴人設泡沫的網紅們,終究會被打回原形,露出本來面目。
未來的直播電商行業,究竟會走向何方?是會有新的模式和玩法出現,還是會在規范中重新洗牌?讓我們拭目以待吧,畢竟,這充滿變數的直播江湖,永遠不缺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